《汉魏六朝散文·刘义庆·嵇康临刑》原文鉴赏
汉魏六朝散文·刘义庆·嵇康临刑原文鉴赏
嵇中散临刑东市1,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2。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3,吾靳固不与4,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5,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6。
【注释】 1嵇中散:即嵇康(223-262),字叔夜,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县西南)人。“竹林七贤”之一。三国时著名文学家、音乐家、思想家。曾任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因蔑视当权者。抨击礼教,触怒司马昭,因而被公开斩首。东市:洛阳旧有三市,马市在城东,所以称东市,乃处决死囚之处。2广陵散:琴曲名,又名广陵止息。3袁孝尼:即袁准,字孝尼,陈郡(治今河南淮阳)人。西晋时曾任给事中。4靳固:吝惜而固守。5太学生:古代最高学府中的学生。太学是传授儒经的最高学府。6文王:即司马昭。
【今译】 中散大夫嵇康在东市即将受刑,神态气质依然如故,然后与人要来一把琴,弹奏了一曲广陵散。弹完之后,他说:“袁准曾经要学这支曲子,但是我吝惜固守没有教他,广陵散从今之后便绝传了!”京师的太学生有三千人上书朝廷,请求(饶恕嵇康)让他担任太学中的教师,但未被获准。(嵇康被杀)不久,司马昭便后悔了。
【总案】 嵇康是魏晋名士中的代表人物,他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死亡本人生之巨痛,面对死亡惊恐失措亦屡见不鲜,然而嵇康在临刑之际,神色依旧,还潇洒地要过琴来,弹奏了一曲广陵散。作者以此表现了嵇康无所畏惧的气概,以及潇洒飘逸的名士风度。
-
【原题】:彦嘉能守当今之后伟人也余心向慕之常以未获识君为恨兹因孔纯老遂有邂逅之适其何幸如此将归纯老置酒饯别仆实预坐酒数行纯老丐诗于彦嘉以记坐上笑谈之乐顷刻扫数百言挥笔毫落纸云烟飞动永叔所谓盈前尽珠玑一一难简汰者殆谓是邪索鄙句不敢以固陋辞辄和
-
愚人食盐喻 【原文】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1]。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作品赏析汪中《述学·内篇》说诗文里数目字有“实数”和“虚数”之分,今世学者进而谈到诗中颜色字亦有“实色”与“虚色”之分。现在我们还
-
梓潼不见马相如,更欲南行问酒垆。行到巴西觅谯秀,巴西惟是有寒芜。
-
为爱逍遥第一篇,时时闲步赏风烟。看花临水心无事,功业成来二十年。
-
【原题】:道游武夷遇雨既渡复回明日竟敢游九曲而行因留二首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作者: 李青山 【本书体例】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专注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专注”的诗句,描写“专注”的诗句,关于专注的古诗。1.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释义: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2.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