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
作者: 李勤印冷文生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开首言“愁”,这在清照的词中是不多见的,可并不给人以直露的感觉——这全凭渲染的手段。好的国画手每当用墨造就了山峰骨架,就会用或浓或淡的墨点渲染,以使山更苍茫而有情致。这里的“愁”字就是全词的骨架,而那云雾、瑞脑等等客观物象就都是渲染之笔了。阴沉的天气,云雾凝而欲坠,丝丝缕缕的瑞脑烟香,把人心中的愁结带上了浓云聚集的地方。诗人为何而愁?没有交代,我们凭着直觉,只感到她终日无聊,心绪沉重,在焚香排遣那漫长难熬的时光。瑞脑香在兽形的香炉中燃尽了,系在上边的愁结,不但没有解脱,反而空空荡荡的象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无法安顿。这里,作者写云雾写焚香都给人心理一种暗示,构成通感,人心的愁苦焦躁,仿佛如薄雾浓云一样无边无际,又仿佛和着干燥的香在一起燃烧。云雾的凝重缭绕,香烟的空灵飘渺,人的缠绵悱恻,三者交汇,竟无法分辨其孰我了。
重阳佳节,秋意已浓,寒气侵袭着“玉枕纱厨”,半夜时分,人愈发感到凉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当此之际,诗人又如何熬度这寂寞清冷的夜光?何况此等苦楚已非今年所有,自己已不知独自熬度了几个重阳佳节了。那一个“又”字正是诗人和着泪水的悲呼!秋凉和着冰雕玉砌的相思,象是两扇雪翅结成玉色蝴蝶,凌乱地飞舞,在词人凉凉的心中。
“东篱把酒黄昏后”,这又把我们带进斜着残阳的秋日黄昏。浑浊的暮霭,黄暗的秋色,如血的残阳,其情其景,格外凄楚。词人篱边对菊独饮独酌,她吞咽着孤独寂寞,又似乎借着酒醉在佯装旷达,以慰思情。菊花盛开,微风送来馨香,扑满怀袖,她的苦绪反而愈发的凝重而强烈了,她陷在不可名状的惆怅之中。诗写至此处,似乎已经把相思念别的主旨揭示出来了,但也毕竟是读者一方隐隐约约的把握而已,诗人总是缄口无言。她在竭力避免平铺直叙,她是把凝聚着深情的自然景象描绘出来,令人去品味咀嚼其中丰厚的蕴含。
此时,清照面对着那秋风中萧瑟的孤芳。薄帘被西风卷起,愈显出秋风之紧,居人之空。她感到自己也仿佛是这黄花中的一枝,在秋风的摧残下寂寂的开着,任其憔悴凋零。她曾幻想摆脱掉这种愁苦的命运,可又怎么能够做到,到头来终究落个心老人瘦。作者以“人比黄花瘦”一语终了全词,也正如琴弹至佳处,嘎然而止,似有知音来访,弦断音空,使人读罢黯然神伤。
整首词皆以有形写无形,把情感埋藏在秋日随处可见的景象里,就象把老酒置坛中深埋入土,待到佳日,起封而饮,自然是琼瑶佳酿,醇香四溢,令人回味和陶醉。
-
吾闻阴阳在天地,升降上下无时穷。环回不得不差失,所以岁时无常丰。古之为政知若此,均节收歛勤人功。三年必有一年食,九岁常备三岁凶。纵令水旱或时遇,以多补少能相通。今者吏愚不善政,民亦游惰离於农。军国赋敛
-
这首诗描写真州景物风情,表现了真州景物的美丽、真州风俗人情的淳朴。 清新自然是这两首诗的特点。诗中景物淡远幽雅,特别是前一首写渔村的景物,为前人之诗所少见,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而这些景物都好似是诗人触目所见,信手拈来,十分自然。而所
-
《志合岂兄弟,道行无贱贫.》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志合岂兄弟,道行无贱贫。》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原文〕 麟之趾, 振振公子, 于嗟麟兮。 (韩于作吁。) (趾、子,之部。) 麟之定, (鲁定作顁。) 振振公姓, 于嗟麟兮。 (定、姓,耕部。) 麟之角, 振振公族, 于嗟麟兮。 (角、族,侯部。
-
【原文】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 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箝在口。 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 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 “我车既攻马亦同”,
-
主道第五 【题解】 “主道”即作为君主之道。这个“道”是从老子虚静无为、谦退自持的思想中引申出来的,但与老子形而上的要言妙道异
-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
(七言绝句李白“早发白帝城”) 早晨,我辞别了满布美丽彩云的白帝城,由于舟行迅速,所以相隔一千里的江陵,只一天的工夫就可以赶到了。 “白帝城”位于四川省奉节县扬子江岸边的城市。 “江陵”指湖北省江陵县
-
【注释】:(武夷一道人,自号痴颐子,又号丽阳。嘉靖初,修真于接笋峰,遗蜕葬于峰之石壁。有吟稿一册。或云道人汪其姓。)
-
一桃城的郊外有一个大得的让人容易迷路的桃园。桃园四周没有种那些长满刺的铁篱寨、马甲子、蔷薇。你什么时候想去桃园溜达一圈,都可以就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