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唐宋八大家·上梅直讲书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唐宋八大家·上梅直讲书

上梅直讲书

上梅直讲书

【原文】

轼每读诗至鸱枭,读书至君奭,常窃悲[255]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256]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与乐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257]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258],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259]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260]窥[261]其门。今年春,天下之士,群[262]至于礼部,执事[263]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诚不自意[264],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265];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266],非亲旧为之请属[267],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268]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269]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注释】

[255]窃悲:暗自悲伤。

[256]厄于:困顿于。

[257]从:跟从。

[258]益壮:日益成长。

[259]方:当时。

[260]未尝:没有。

[261]窥:拜见。

[262]群:聚集于。

[263]执事:指梅尧臣。

[264]自意:出乎意料。

[265]孟轲之风:孟轲的风格。

[266]先容:先替我推荐。

[267]请属:请求嘱托。

[268]闾巷:小的街道,即里巷。泛指乡里民间。

[269]温然:温和的样子。

【译文】

我每次读到诗经的鸱枭,读到书经的君奭,经常暗自悲叹周公没有遇到知己。等到读了史记,看到孔子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时,弹琴唱歌的声音却没有断绝,并与颜渊、仲由等学生互相问答。孔子说:“我不是犀牛老虎那样的野兽,怎么沦落到在野外游荡的境地?我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呢?”颜渊说:“先生追求的道是大道,所以天下不能接受;虽然这样,不被人接纳又有什么担忧的呢?不被人接纳更能突显您是君子。”孔子温和地笑着说:“颜回,如果你有很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虽然天下没有人接受孔子的理想,但孔子和他的学生竟能够自我满足而且是这样的快乐。现在我才知道,周公的富贵实在还比不上孔子的贫贱。凭召公的贤能,管叔、蔡叔的亲近,却不能够知晓周公的心思,那么周公跟谁一同享受这富贵的快乐呢?然而跟孔子一同过着贫贱生活的人,却都是天下的贤才,光凭这一点也就值得快乐了啊!

我七八岁的时候,开始知道读书。听说天下有一位欧阳公,他的为人就像古代孟轲、韩愈一类人;又有一位梅公,跟随欧阳公交游,并且和他共同议论文章。从那时起,我日益成长,开始能够读先生们的文章词赋,想象出先生们的为人,领会到先生们潇洒地摆脱世俗的快乐,而陶醉在自己的快乐之中。因为我当时刚刚学做诗赋骈文,想求得微薄的俸禄,自己估量没有什么才能可以进见诸位先生,所以来到京城一年多,不曾登门求教。今年春天,天下的读书人聚集在礼部,先生和欧阳公亲自考查我们。我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得了第二名。后来听说,先生喜欢我的文章,认为有孟轲的风格,而欧阳公也因为我能不作世俗的文章而录取我,因此我能留在及第的行列里,不是左右亲近的人先替我推荐,不是亲戚朋友为我请求嘱托,从前十多年里听到名声却不能进见的人,一下子竟成为知己。退下来思考这件事,觉得人不能够苟且追求富贵,也不能够空守着贫贱,有大贤人而能成为他的学生,那也很值得骄傲了。如果凭一时的侥幸而得意,带着成队的车马和几十个随从,使里巷的小百姓围着观看并且赞叹他,又怎么能代替这种快乐啊!

左传上说:“不埋怨天,不责怪人”,因为“从容自得啊,能够度过天年”。先生名满天下,但官位不过五品;面色温和而不恼怒;文章宽厚质朴而没有怨言。这必定有乐于此道的原因,我希望听到先生的教诲啊。

【解析】

上梅直讲书是书信体的应用文。苏轼在礼部考试中得到第二名,循例要向所有考官分别写感谢信。梅尧臣位分不高,本不一定能参与到阅卷工作中来。但由于挚友欧阳修的保荐,用临时借调的方法使他参加进来。在那一届的五六个考官当中,梅尧臣是品阶最低的一个。但这篇上梅直讲书却在得第落第的士人写给权贵和考官的信里属上乘之作。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苏轼非凡的见识眼力。

本文很明显地分为两个部分,先援引史实说明虽周公、孔子这样的圣贤也会有困厄不遇之时,而孔子身处逆境却能知足常乐;后半篇则直叙作者早有仰慕欧阳修、梅尧臣之心而终于受到他们的赏识,并赞扬了梅尧臣之为人。先是怀古,后转而叙今,似乎各有侧重,实际上前半篇是伏笔,后半篇则是实写,这正是本文写作上的的独特之处。

猜你喜欢
  •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1篇)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注释:①玉门:指玉门关。②金微山:即今天的阿尔泰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击破北匈奴

  •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严师:尊重老师。在学习中尊重老师是最难做到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例】“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

  • 《经略焕章先生宠赐千叶梅佳制似笑疏花太孤瘦赏析》

    【原题】:经略焕章先生宠赐千叶梅佳制似笑疏花太孤瘦故教密叶拥千层昔人所未经道真绝唱也褒不揆辄拾余意申呈仰焉规削

  • 汪精卫下野

    汪精卫下野是汪精卫在国民党内部斗争中失败的结果。蒋介石下野后,汪精卫以为自己可以做国民党的首领,主张召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想独揽大权。但是,南京的国民党政客以反共的“先进”自居,指责汪“溶共”“养奸

  • 苏洵《广士》原文、赏析和鉴赏

    苏洵 古之取士,取于盗贼,取于夷狄。古之人非以资贼、夷狄之事可为也,以贤之所在而已矣。夫贤之所在,贵而贵取焉;贱而贱取焉。是以盗贼下人,夷狄异类,虽奴隶之所耻,而往往登之朝廷,坐之郡国而不以为怍;而绳

  • 鲁迅《“这也是生活”……》散文全文

    “这也是生活”……这也是病中的事情。有一些事,健康者或病人是不觉得的,也许遇不到,也许太微细。到得大病初愈,就会经验到;在我,则疲

  • 费城风云

    【4064】费城风云(易中天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3 4万字,2018年2月第1版,58元)△“帝国与共和”三部曲之一,费城风云。共8章:[1]事出有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出处】唐.陈陶《 陇西行四首(其二) 》 【意思】可怜那些将士已变成无定 河边的尸骨,而家中的妻子还在梦想着 与他们早日团聚呢。无定河:源出今内 蒙古自治区

  • 季羡林《八十述怀》赏析

    季羡林《八十述怀》原文 季羡林这一篇《八十述怀》与他年轻时写的《黄昏》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作为八十岁的老人,又是世界闻名的大学者,他的心敞开来了,他的笔放开来了,率性而谈无拘无束,信口吐来皆成珠玉。这

  •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名句】君子有三戒 ①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② 。 【注释】①戒:防止,戒备。②得:贪得。 【释义】君子一生要防止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