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老舍《宗月大师》作品赏析|导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老舍《宗月大师》作品赏析|导读

宗月大师

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我九岁才入学。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教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间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

母亲是最喜脸面的人。她迟疑不决,光阴又不等待着任何人,荒来荒去,我也许就长到十多岁了。一个十多岁的贫而不识字的孩子,很自然的去做个小买卖——弄个小筐,卖些花生、煮豌豆或樱桃什么的。要不然就是去学徒。母亲很爱我,但是假若我能去做学徒,或提篮沿街卖樱桃而每天赚几百钱,她或者就不会坚决地反对。穷困比爱心更有力量。

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我说“偶然的”,因为他不常来看我们。他是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可是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有工夫来看穷朋友。一进门,他看见了我。“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的母亲。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在酒后,他常以学喊俞振庭的金钱豹自傲),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使我感到我大概是犯了什么罪。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的震动。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二天,我像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入学。学校是一家改良私塾,在离我的家有半里多地的一座道士庙里。庙不甚大,而充满了各种气味:一进山门先有一股大烟味,紧跟着便是糖精味(有一家熬制糖球糖块的作坊),再往里,是厕所味,与别的臭味。学校是在大殿里。大殿两旁的小屋住着道士,和道士的家眷。

大殿里很黑、很冷。神像都用黄布挡着,供桌上摆着孔圣人的牌位。学生都面朝西坐着,一共有三十来人。西墙上有一块黑板——这是“改良”私塾。老师姓李,一位极死板而极有爱心的中年人。刘大叔和李老师“嚷”了一顿,而后教我拜圣人及老师。老师给了我一本地球韵言和一本三字经。我于是,就变成了学生。

自从做了学生以后,我时常地到刘大叔的家中去。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中几十间房屋都是出廊的。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地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此外,他还有几处铺店。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他绝不以我为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做人。

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去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他是阔大爷,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人们吃他,他甘心教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是被人骗了去的。他不管,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到我在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花园。不过,在这个时候,假若他肯用用心思,去调整他的产业,他还能有办法教自己丰衣足食,因为他的好多财产是被人家骗了去的。可是,他不肯去请律师。贫与富在他心中是完全一样的。假若在这时候,他要是不再随便花钱,他至少可以保住那座花园,和城外的地产。可是,他好善。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忘了自己。

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和他过往地最密。他办贫儿学校,我去做义务教师。他施舍粮米,我去帮忙调查及散放。在我的心里,我很明白:放粮放钱不过只是延长贫民的受苦难的日期,而不足以阻拦住死亡。但是,看刘大叔那么热心,那么真诚,我就顾不得和他辩论,而只好也出点力了。即使我和他辩论,我也不会得胜,人情是往往能战败理智的。

在我出国以前,刘大叔的儿子死了。而后,他的花园也出了手。他入庙为僧,夫人与小姐入庵为尼。由他的性格来说,他似乎势必走入避世学禅的一途。但是由他的生活习惯上来说,大家总以为他不过能念念经、布施布施僧道而已,而绝对不会受戒出家。他居然出了家。在以前,他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他也嫖也赌。现在,他每日一餐,入秋还穿着件夏布道袍。这样苦修,他的脸上还是红红的,笑声还是洪亮的。对佛学,他有多么深的认识,我不敢说。我却真知道他是个好和尚,他知道一点便去做一点,能做一点便做一点。他的学问也许不高,但是他所知道的都能见诸实行。

出家以后,他不久就做了一座大寺的方丈。可是没有好久就被驱除出来。他是要做真和尚,所以他不惜变卖庙产去救济苦人。庙里不要这种方丈。一般地说,方丈的责任是要扩充庙产,而不是救苦救难的。离开大寺,他到一座没有任何产业的庙里做方丈。他自己既没有钱,他还须天天为僧众们找到斋吃。同时,他还举办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穷,他忙,他每日只进一顿简单的素餐,可是他的笑声还是那么洪亮。

他的庙里不应佛事,赶到有人来请,他便领着僧众给人家去唪真经,不要报酬。他整天不在庙里,但是他并没忘了修持;他持戒越来越严,对经义也深有所获。他白天在各处筹钱办事,晚间在小室里做功夫。谁见到这位破和尚也不曾想到他曾是个在金子里长起来的阔大爷。

去年,有一天他正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他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许多舍利。

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

他是宗月大师。

【导读】

让灵魂指引灵魂

还记得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节目吗?濮存昕朗读的宗月法师让多少人感动不已。“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老舍先生在宗月大师的感怀让具有相似经历的濮存昕终生难忘。看完文章,真的让人唏嘘不已,心潮难平:世上竟有如此悲天悯人的人,如此默默奉献、不计名利的人,如此抛却家业、救济穷人的人!

老舍先生对宗月大师的描写,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朴实而自然。先是说到他幼时上不起学的情景,一个“偶然”,他上学了。“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刘大叔(宗月大师)的话如同一缕阳光,照亮了幼年老舍的心灵,也从此改变了老舍的命运,“我于是,就变成了学生。”没有宗月大师,或许就没有日后的作家老舍。

老舍的恩人刘大叔不仅救济老舍,凡有人求他,他都出手相救,甚至到了舍弃自我的程度,“人们吃他,他甘心教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最后竟至倾家荡产,可仍然热心慈善事业,“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之后刘大叔丧子,继而一家人都遁入空门。正是宗月大师不惜一切救济穷人的无私行为,教会了老舍什么才是真正的“舍”,这正是佛家的慈悲心肠。精神感召下,老舍也主动加入慈善的行列,“他办贫儿学校,我去做义务教师。他施舍粮米,我去帮忙调查及散放。”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把这句话用在宗月大师身上,一点都不为过。宗月大师就是一轮黑夜里的月亮,用自己吸收来的光亮无私地去照亮别人。每天只吃一顿简单的素餐,宗月大师的“笑声还是那么洪亮”。所以老舍先生走上写作道路时,最终把“老舍”确定为自己的笔名:舍己惠人,一以贯之。其实,宗月大师引领的不仅是老舍,还有我们这些普通人。

猜你喜欢
  • 《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赏析》

    文忠周郎皆为难得一遇的贤才,东坡以其自比,对其持激赏之意,无论是著文还是作诗,应如若同文忠周郎一般怀有真性情,此二人乃真正的性情中人。苏轼在《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也有言:“皇天遣出家,临老乃学道。”从中可见一生执着于道义,正是秉持

  • 语文7下的古诗词(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下册所有的古诗名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语文7下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下册所有的古诗名字,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所有古诗,求七下语文所有的古诗词篇目。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有:《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 欧阳修(北宋)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庐陵

  • 茅盾《雷雨前》赏析二

    茅盾《雷雨前》原文 茅盾《雷雨前》赏析一 《雷雨前》、《黄昏》、《沙滩上的脚迹》这三篇作品的中心的思想还是一样(茅盾语),整组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黑暗社会,坚信革命必定胜利。 当时是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庙碑·《弘法寺创建碑铭》(樊克正)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庙碑·《弘法寺创建碑铭》(樊克正)

  • 国学名句“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出处和解释

    【名句】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语出宋代韩琦《九日水阁》诗。不要嫌弃深秋的花圃花色浅淡,你且看看金黄的菊花在霜过之后如何散发醉人的香气。比喻人能保持晚节,老而弥坚。

  • 《谏逐客书》原文、注释、赏析和鉴赏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 ① ,东得百里奚 ② 于宛,迎蹇叔于宋 ③ ,求丕豹、公孙支 ④ 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 ⑤ ,移

  • 白居易《独酌忆微之 时对所赠盏。》全诗赏析

    独酌花前醉忆君,与君春别又逢春。惆怅银杯来处重,不曾盛酒劝闲人。

  • (陆文夫)《围墙》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陆文夫围墙》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陆文夫 昨夜一场风雨,出了些许小事:建筑设计所的围墙倒塌了! 这围墙要倒,也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因为它太老了。看样子,它的存在至少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了;已几

  • 柳永《诉衷情近》全诗鉴赏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作品赏析【注释】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