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张栻《南岳游山唱酬序(节选)》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张栻《南岳游山唱酬序(节选)》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张栻:南岳游山唱酬序(节选)

张栻

栻来往湖湘逾二纪,梦寐衡岳之胜,亦尝寄迹其间,独未得登绝顶为快也。乾道丁亥秋,新安朱熹元晦来访予湘水之上。留再阅月,将道南山以归,乃始偕为此游,而古田林用中择之亦与焉。……

戊寅,明发。穿小径,入高台寺。门外万竹森然,间为风雪所折,特清爽可爱。住山了信有诗声,云:“良夜月明,窗牖间有猿啸清甚。”出寺,即行古木寒藤中,阴崖积雪厚几数尺。望石廪如素锦屏,日影下照,林间冰堕,铿然有声。云阴骤起,飞霰交集,顷之乃止。出西岭,过天柱,下福岩,望南台,历马祖庵,由寺背以登,路不甚狭,遇险辄有石磴可陟。逾二十余里,过大明寺,有飞雪数点自东岭来,望见上封寺,犹萦迂数里许乃至。山高草木坚瘦,门外寒松皆拳曲臃肿,樛枝下垂,冰雪凝缀,如苍龙白凤然。寺宇悉以板障蔽,否则云气嘘吸其间,时不辨人物。有穷林阁,侍郎胡公题榜,盖取韩子“云壁潭潭,穷林攸擢”之语。予与二友始息肩,望祝融绝顶,褰裳径往,顶上有石,可坐数十人。时烟霭未尽澄澈,群峰峭立,远近异态。然其外四望,渺然不知所极,如大瀛海环之,真奇观也。湘水环带山下,五折乃北去。寺僧指苍莽中云:洞庭在焉。晚归阁上,观晴霞横带千里。夜宿方丈,月照雪屋,寒光射人,泉声隔窗泠然,通夕恍不知此身踞千峰之上也。

己卯,武夷胡实广仲、范念德伯崇来会。同游仙人桥,路并石,侧足以人,前崖挺出,下临万仞之壑,凛凛不敢久驻。再上绝顶,风劲甚,望见远岫次第呈露,比昨观殊快。寒威薄人,呼酒,举数酌犹不胜,拥毯坐乃可支。须臾,云气出岩腹,腾涌如馈馏,过南岭为风所飘,空濛杳霭,顷刻不复见。是夜,风大作。

庚辰,未晓,雪积窗有声,惊觉。将下山,寺僧谓石磴冰结,即不可步。遂亟由前岭以下,路已滑甚,有跌者。下视白云淆渤弥漫,吞吐林谷,真有荡胸之势。欲访李邺侯书堂,则林深路绝,不可往矣。行三十里许,抵岳市,宿胜业寺劲节堂。

盖自甲戌至庚辰凡七日,经行上下数百里,景物之美不可殚叙。间亦发于吟咏,更迭唱酬,倒囊得百四十有九篇。虽一时之作,不能尽工,然亦可以见耳目所历与夫兴寄所托,异日或有考焉,乃裒而录之。方己卯之夕,中夜凛然,拨残火相对,念吾三人是数日间,亦荒于诗矣。大抵事无大小美恶,流而不返,皆足以丧志。于是始定约束,翌日当止。盖是后事虽有可歌者,亦不复见于诗矣。嗟乎!览是编者,其亦以吾三人自儆乎哉!

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张栻偕好友朱熹及林用中同游南岳衡山,本文即为此次游山所作唱和诗集写的序。

诗序开篇便点明南岳游山的时间、人物和对南岳的向往之情。接下去是本文的中心部分。作者按登山的时间顺序,逐日记载游山的过程与观感。文章虽连记数日情事,却从容不迫,驭繁如简,把记游写景与表达志趣情怀自然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紧紧抓住风景之“胜”与登临之“快”两条基本线索,相互映衬,双管齐下,一气呵成。未到高台寺,只见“万竹森然”、“石廪如素锦屏”、飞雪数点东来、松枝凝缀冰雪……景物愈“胜”,而心目愈“快”;登临祝融峰绝顶,则见“群峰峭立,远近异态”,云海苍茫,“真奇观也”:夜宿寺中,则眼见“睛霞横带”、“月照雪屋”,耳闻窗外“泉声泠然”,使人心胸为之一爽,“恍不知此身踞千峰之上也”。次日再上绝顶,极目锦绣山河,但见远山尽收眼底,“比昨观殊快”。下山之时,又见白云在脚下“滃渤弥漫,吞吐林谷”,不禁复生荡胸之感。整个游山过程的所观所感,在作者笔下显示了强烈的感人力量。这不仅是由于所描述的景物壮美奇胜,使人耳目一新,更是因为作者所表达感情高迈脱俗,韵味无穷。

结尾部分开头三句是对此行的归结与收束,落笔平稳,无懈可击。以下文字,则用以说明诗集的创作由来和成编经过,就序体来讲似乎必不可少,但对游记而言则似有蛇足之嫌。不过,我们要鉴赏的是游记部分,对这几句赘语也不必过于纠缠。

唐代大文豪韩愈来到衡岳,曾发出“虽有绝顶谁能穷”的感叹,要登上它的绝顶确非易事。可是,张栻等人不仅攀登上衡山绝顶,而且正值冬季,冒风冲雪,非有超出常人的勇气不可。怪不得后人称说这是一次“凌云雪游”,甚至为纪念朱熹、张栻而在莲花峰下建有“二贤寺”。的确,山路崎岖惊险,风雪寒威袭人,对于贪图安逸、怯于攀登的人来说,不可能有什么乐趣可言。山野荒寂,冰天雪地,对于酷爱繁华、留恋都市的人来说,也不会有什么美感和诗意。本文所展示的美学境界,决不是那种月白风清的阴柔之美,而是一种吞吐风云、宏伟奇丽的阳刚之美,足以振懦起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限风光的险峰,总是向着那些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勇士们微笑。这,也许是我们欣赏此文时所应悟出的启示。

猜你喜欢
  • 《王礼·矫轻儆惰二铭有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王礼·矫轻儆惰二铭有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礼

  • 《墨子·兼爱》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上]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 中学生《直率与含蓄》古诗词鉴赏

    这里谈的实际上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与间接抒情的问题。请看下面两首诗:候人歌 涂山氏女 春怨 〔唐〕金昌绪候人兮猗! 打起黄莺儿,莫

  • 韦应物《郊居言志》全诗赏析

    负暄衡门下,望云归远山。但要尊中物,馀事岂相关。交无是非责,且得任疏顽。日夕临清涧,逍遥思虑闲。出去唯空屋,弊箦委窗间。何异林栖鸟,恋此复来还。世荣斯独已,颓志亦何攀。唯当岁丰熟,闾里一欢颜。

  • 《长安秋夜赏析》

    这首《长安秋夜》颇具特色,因为这不仅是李德裕的诗,而且是诗的李德裕。它像是一则宰辅日记,反映着他从政生活的一个片断。   中晚唐时,强藩割据,天下纷扰。李德裕坚决主张讨伐叛镇,为武宗所信用,官拜太尉,总理戎机。“内官传诏问戎机”,表面看

  •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出处】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译注】千山万壑树木参天,到处响 起杜鹃的叫声。壑:山谷,一说此指 山岭。两句互文见义,很有气势,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耳目应接 不

  • 《惜诵》情诗三百首赏析

    惜诵 作者: 庆振轩 【本书体例】

  • 《忆旧游·送人犹未苦赏析》

    此词开头“送人犹未苦,苦送春、随人去天涯”三句下笔点题:暮春送人。二个“苦”字连用,点出送别的悲伤:词人在苏州仓台为幕僚,送别友人是常有的事,还不觉特别悲苦,但在此暮春季节,风雨送春归之时,友人向着天涯远去,心中顿时生出复杂的、莫名的、

  • 高文婷《我的单车丝路情》

    漫漫丝路,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在21世纪的今天,它又再次重新绽放自己的奇光异彩,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此相聚!在西北有一个

  • 李贺《上之回》全诗赏析

    上之回,大旗喜。悬红云,挞凤尾。剑匣破,舞蛟龙。蚩尤死,鼓逢逢。天高庆雷齐坠地。地无惊烟海千里。 作品赏析平叛,凯旋。注:1:上之回:乐府旧题。古辞写天子返回京师。2:悬红云,挞凤尾:红云,旗也。挞,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