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杨慎《游点苍山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杨慎《游点苍山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杨慎:游点苍山记

杨慎

自余为僇人,所历道途,万有余里,齐、鲁、楚、越之间号称名山水者、无不游。已乃泛洞庭,逾衡、庐,出夜郎,道碧鸡而西也。其余山水,盖饫闻而厌见矣。及至楪榆之境,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比入龙尾关,且行且玩,山则苍龙叠翠,海则半月拖蓝,城郭奠山海之间,楼阁出烟云之上,香风满道,芳气袭人。余时如醉而醒,如梦而觉,如久卧而起作,然后知吾曩者之未尝见山水,而见自今始。

嘉靖庚寅,约同中溪李公为点苍之游。二月辛酉,自龙尾关窥天生桥,夜宿海珠寺,候龙关晓月。两山千仞,中虚一峡,如排闼然。落月中悬,其时天在地底。中溪与予各赋一诗。诗成,而月犹不移,真奇观也。下山乘舟至海门阁小饮。

壬戌,复行入关,由混混亭而升觉真庵,北折入谷口,观宝林寺山茶。因叩圆海寺,瀹茗煮泉,坐于万松之阴。已乃拄杖下北涧,渡石关,至鹤顶寺,松林荫轩,洱波在席,相与趺坐酌酒。时夕阳已沉西,山缺处犹露日影,红黄一线,本细末宽,自山而下,直射洱波。僧曰:“此即鸳浦夕阳也。余波皆碧,独此处日光涌金,有鸳鸯群浴。今则网罟太密,此景时有时无,不常然也。”曰:“但观于涌金流采,已自胜耳。”……

壬辰登帝释寺,松萝苍翠,固止宿焉。夜中静默,聆丁东琳琅,如琵琶笙箫,又如琴瑟。有顷而寂。旧闻兹地夜聆天乐,故名其峰曰“应乐”。中溪曰:“岂山腹空洞,万窍递响耶?”予曰:“如此则不应有作止也。”僧曰:“世传空中陨石,上有帝释像,今所奉者是已。帝释为天主中最尊,故有天乐随之。”予曰:“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言。此亦世外事,不可以臆见度其是非也。”

癸已,北渡两涧,乃至无为寺。有汝南王碑,声如玉磬,清越可听。因以木击之,歌少陵“春山相求”之诗。闻北冈有元世祖驻跸台,后人屋之。方至其处,大雨忽至,遂趋屋下避雨。轩窗洞豁,最堪游目。则见满川烈日,农人刈麦。予曰:“异哉,何晴雨相兼也?”中溪曰:“此点苍十景之一,所谓‘晴川秧雨’者是已。……

自念放逐以来,得此佳游,真如隔生事矣。中溪与予赓和诗若干首,汇为一帙,题曰点苍杂咏云。

点苍山,又名灵鹫山,也作苍山。在云南大理洱海之西。自古以来,苍山洱海,为西南胜概。杨慎这篇游点苍山记,以饱游中原山水的眼光,渊博的学识,简练的文笔,即兴的议论,优美的描绘,向读者展示出苍山洱海的美丽风光,令人读后不觉神思飞越,欲作一朝畅游之想。

点苍山,南北长四十多公里,东西宽二十多公里,偌大一座名山,要将众多景点一一介绍给读者,而不繁杂失统,是一件颇费踌躇的事情。作者采用了一种极简捷的手法,就是以自己的游踪为线索,串连各个景点,纚纚如贯珠而出之:山形曲折,山色葱笼;一小溪,一山涧,一寺宇,一田畴;或深临百仞之洞穴,或俯瞰万顷之海波,皆有亲临其境之感。同时,作者又有意识地以时间为叙,形成全文张弛有致的节奏,很自然地将游踪所及划分为几个大的景区,以此来安排详略。一般每一景区,皆有一描写之重点,余则略写。在简略之处,惜墨如金;亦不忘随处点染,或写景物,或道掌故,皆能涉笔成趣。详处则不惜重彩浓墨,而又能富于变化:龙关晓月,直写眼前所见之实景;鸳浦夕阳,则借僧语,补出未能获见之胜概;夜听仙乐处,巧设疑窦;晴川秧雨处,故为问答,皆能极尽变化,多角度,多侧面地写出点苍山气象万千的风光。

但是,以游踪为线索,眼光则易于局限,故作者时而宕开一层,拓开境界。开篇总写一笔,遥望点苍,已见其压倒中原诸名山之秀,而“山则苍龙叠翠,海则半月拖蓝”数句,以简练形象之笔,活画出一座点苍山的全部精神。篇末又专写跳出远观,卧数溪峰一节。这样的安排,犹如画龙点晴,作者游程所历景点风光,皆一齐生气贯注,飞动起来,点苍山不是作为碎拆下来的七宝楼台,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留在了读者的心目之中。

明史·杨慎传称慎“记诵之博,著作之富”,为明代第一人。以杨慎之博学,发而为文,直有一种书卷秀气,此文亦不例外,或考订古迹,或引用故典,既增添了山水的文化内涵,亦令人读来觉含蓄有味。歌少陵春山相求之诗,则“伐木丁丁山更幽”的句子,益显出汝南王碑“声如玉磬,清越可听”之美,尤其增加了苍山的幽邃清绝之感。晴川秧雨的描述,则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以得罪放逐之身,漫游点苍,却能摆脱宦途不顺的烦恼,写出如此优美动人的文字,皆在于他能以全身心去聆味自然之美,寄满腔热忱于山水楼阁之间,故能情与景会,情景交融。因此,作者的一切叹赏,惊愕、顿悟、疑惑,乃至默默的涵咏,平静的叙述,皆能使人见其性灵,并能引起读者的认同,情不自禁地与作者一起陶醉于云海丘壑之间。对于作者,欣赏山水胜景,固然是他藉以摆脱人生鸡虫得失,求得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而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讲,则无疑有助于我们了解故土山水,有助于我们对自然美审美能力的提高了。

猜你喜欢
  • 《古文观止·黄宗羲·过云木冰记》鉴赏

    古文观止·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岁在壬午【1】

  •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全诗赏析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剧谈怜野

  • 千家诗《同王征君湘中有怀》译文与注释

    同王征君湘中有怀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 陈谨之《一个“未遂”菜农的致敬信》

    乐义大叔:您好,请允许我这么冒昧地称呼你。对于怎么叫你,我纠结了很久。我知道你有很多闪着金光的称号:寿光县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全国

  • 唐宋散文之李清照《词论》全文翻译与鉴赏点评

    李清照《词论》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

  • 苏轼《舟中夜起》注释和评析

    微风萧萧吹菰蒲①,开门看雨月满湖。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夜深人物不相管②,我独形影相嬉娱。暗潮生渚吊寒蚓③,落月挂柳看悬蛛。此生忽忽忧患里④,清境过眼能须臾⑤。鸡鸣钟动百鸟散⑥,船头击鼓还相

  • 薛瑄《游草堂记》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薛瑄的《游草堂记》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草堂的美景和作者自身的感受,展示了一幅宁静和谐的意境。文章语句流畅,文辞优美,让人仿佛置身其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宜人的环境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之处。这样的写作手法与描写的主题相得益彰,给读者心灵带来一片宁静,引人深思。

  • 《学者之难得,所从来久矣.道不远人,人自远之耳.人心不能无蒙蔽,蒙蔽之未彻,则日以陷溺

    《学者之难得,所从来久矣。道不远人,人自远之耳。人心不能无蒙蔽,蒙蔽之未彻,则日以陷溺。诸子百家往往以圣贤自期,仁义道德自命,然其

  • 张祖文《洗脚田》

    本期推出鲁18张祖文的一部中篇。作为大学毕业后进入西藏工作的祖文,以创立“藏边体小说”产生较大影响。“藏边体小说”这一概念,其内涵用

  • 《伤歌行》情诗三百首赏析

    伤歌行 【原诗】:昭昭素明月(1),辉光烛我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