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庄子·内篇大意》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庄子·【附录】·内篇大意原文鉴赏
大道不明,群言般杂。自家一个身心不知安顿何处,以无主之衷,涉乱世之末流,其遇害何可胜道哉!果其德全于己,道契乎天,则以之经纬宇宙,六五帝而四三王,何不可之有乎?此七篇相承之大意也。但其文有空写、有实写;有顺写、有反写;有谈写、有浓写;有近写、有远写;有半写、有全写;有加倍写、有分帮写。使笔如使利斧,当之者摧,遇之者碎;涌墨如涌海潮,直者山立,横者罔连。寻行逐字,既无从测其言外之指;高际阔步,又未免失其句中之义耳。空写而远写者,逍遥游是也。不言道,不言心,借一鲲鹏指点出活泼泼地、使人瞥地便见得个道之全体,此庄子第一吃紧为人处也。何谓顺写?齐物论是也。层层分疏,段段销化,止是承其意而解之,毫不作对面抢白语,而闻者早已不党心折而诚服,盖最是其平易近情文字焉。养生主一篇,则淡写者矣。通篇只“缘督以为经”一句,是养生之法。其余如“游刃有余地”、“不蕲畜乎樊中”、。大传不知其尽”,皆略略数语,绝不矜张,而不可不养之意,自悠然于言外。所谓妙道无多,要语不烦者也。人间世许多说话,只是近写,只是半写。古今同此人间世,世有治乱,道有污隆,庄子惟说得处乱世一边道理。其处治世者,都未道出。第于末章,“天下有道,圣人成焉”二句,微及之,盖渠特据目前以示法。其云“方今之时,仅免刑焉”者,正此篇之所由作也。不然,庄子岂全求无用者哉?反写、加倍写,德充符便纯用此一种笔墨矣。千古德充符者,孰有逾于羲、黄、尧、舜、孔子者乎?嫌正说之不畅不醒,故略而不道,特去寻出几个兀者恶人来,此加倍法也。说兀者恶人,而谓其从游者与仲尼相若,哀公、灵公俱信之、悦之,此又加倍法也。说兀者恶人,而又借孔子之推尊赞仰,以极力形容之,甚且谓孔子为桎梏所苦而不可解,此又加倍法也。要知其意,以为人贵有德,德全而形不全,尚且如此不可及,而况全形全德之人,其为卓绝,更何如邪!若夫分帮写来,而又写得周全浓至,宁有如大宗师之一篇者哉。天人有无之介,存亡生死之几,推而行之之先后,冥而合之之深浅,反而至之之次第,无不尽情剖露。论语之朝闻夕可,孟子之不贰顺受,盖皆于此篇毕宣其蕴矣。此老胸中了然,笔下了然,战国诸儒,洵未有能及之者。至于应帝王之正而后行,顺物无私,立乎不测,游于无有,用心若镜,不将不逆,以及凿窍而混沌死者,或正说,或反说,总皆帝王之实理、实事,失之便不可以君人者也。故此一篇为实写,亦为近写,而与首篇之空写、远写,作大开合大呼应,乃文章家最大章法也。此七篇之文,各有指实,实相承而文各足,善读者分之曰七篇,可;融之曰一篇,亦可。(庄子解)
-
陕州司马去何如?养静资贫两有余。公事闲忙同少尹,料钱多少敌尚书。祗携美酒为行伴,唯作新诗趁下车。自有铁牛无咏者,料君投刃必应虚。
-
【5345】大数据(〔美〕道恩·E·霍尔姆斯著,李德俊、洪艳青译,译林出版社,牛津通识读本之一,16 75印张,2020年10月第1版,39元)△8章
-
他是他老子的普普通通的儿子,儿子的平平庸庸的老子,一群毛孩子的瘦骨嶙峋的爷爷和外公,几几乎乏善可陈,暮年对影常叹息:“一生哪得真闲
-
【5386】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进化的证据(〔英〕理查德·道金斯著,李虎、徐双悦译,中信出版社,37万字,2017年3月第2版,68元)△13章:
-
根据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他在游历赤壁时所写。这篇文章描述了他面对壮丽的赤壁景色时的感受和思考。苏轼通过对所见所闻的叙述,表达了他对历史遗迹的敬仰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赤壁之战的故事也为他提供了启示,让他对忠义和友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整篇文章语句通顺,符合原义。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出处】唐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译注】在花间摆了一壶酒, 只是独饮而没有朋友与我共醉。诗人很善于 发现生活的乐趣,以奇特的想象,变清冷的场面而为热闹,以 自解其孤
-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
1945年由法国诗人伊西多尔·伊苏*在巴黎发起创立的一个现代主义的文学流派。这一派主张把法语单词拆开成一个个音节,甚至拆成一个个字母,
-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作品赏析【注解】:1、罗袜:丝织品做的袜子。2、却下:还下。3、玲珑句:虽下帘仍望月而待,以至不能成眠。【韵译】:玉砌的台阶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伫立露水
-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出处】唐马戴《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 【意思】薄暮时分,秋风摇曳。傍晚的雾气在江面上缓缓飘游聚集,捎带着侵人的寒意。夕阳西降楚山,泛着淡黄的 光茫。诗句清超、空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