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邱少梅《凭栏处愁绪生》散文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邱少梅《凭栏处愁绪生》散文鉴赏

栏杆,常常是诱发人伤感的机关。好端端的人,独自站在栏杆上,望春花秋月,望云卷云舒,望苍苍长天与渺渺春秋,也將无端地哀上心头,生出诸多愁绪。更何况本是伤心人?伤心人常抚伤心物,伤心物惹发人伤心。

特别是在千古宋词里,栏杆总是伤心物。栏杆之词于宋词,仿佛水之于鱼,吞吐之凭藉;仿佛叶之于花,凄美之托举;仿佛酒之于豪杰,块垒之消长;仿佛帏之于征妇,春梦之掩饰;仿佛琴瑟之于深闺女,心事之幽泻;仿佛琵琶之于商人妇,暗恨之弹拨。

在婉约凄丽的词中,栏杆入词率胜比琴瑟琵琶,与花、月、楼、柳差可比拟,成为词人寄情达绪的凭借意象。“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不必说,其八声甘州以栏结尾:“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小女子”李清照常以“栏”作“小女子”文学——“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杆慵倚……”读宋人词句,触目多是“栏杆”。无论春秋,抑或是雨中花中月中斜阳中,倚栏者都是伤心人。情愈深者,凭栏之情愈切。有情无处诉,即与栏杆相诉;相诉栏杆,栏杆本是伤心物,情更难遇。陆游与表妹唐婉,情深意笃却不可白头偕老,共演一场千古爱情悲剧,唐婉之钗头凤让人不忍卒读:“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李煜的词,写栏杆甚多,也实是因其愁重恨多所致。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所谓眼界始大,乃是李煜凭栏所眺者非是征人、商贾、玉郎等,而是“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所谓感慨遂深,也非常人之春情、闺情与怨情,乃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江山之恨、家国之痛。男人怕入错行,女人怕嫁错郎。工于词、善书画的李煜如果做一个专业词人或书画家,也许生命能够善始善终,而人生亦将臻于辉煌。然而他位居九五之尊,是治词之能手并非治国之高手,这注定了他令人扼腕的悲剧命运。由帝王到囚君,由饫甘餍肥到赐毒身亡,人生大起大落、大开大合、大喜大悲、大乐大哀,怎么会不“感慨遂深”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囚居的小楼或许也会有栏杆吧?睹物怀旧,李煜想起的是故国的玉砌雕花且刻凤的栏杆,伤彻词人肝肠,也伤痛他人肺腑。在汗牛充栋的词作中所描绘的栏杆,没有哪一人哪一处的栏杆有李煜的豪华与贵重,也同样,没有哪一人哪一处因栏杆而引发的感伤有李煜的哀痛与沉重。抚囚楼之栏杆,望故国之雕栏,无限岁月之感、家国之思、系囚之恨,俱涌心头。其悲恨愁思,也实非滔滔而去滚滚东流的春水所能比拟!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独自莫凭栏,独自一人不要去凭栏远眺啊,此声感慨,鬼神也为之泣。李煜作此词不久即赐毒身亡。这是一声绝叹啊!王国维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我无从考证,小楼或亭台之设栏杆始于何代,又出于何思。从实用价值来说,或许是为了休闲,或立或坐或倚于栏杆,文人可饮酒,女人可望郎,游子可怀乡,志士可寄远,总之,这实用主义的栏杆更多的是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抒怀意味,成为情感的凭托与催发情感的诱因和契机。小女子怀春自不必说,强说秋愁的多情郎自不必说,善感多思的文人骚客自不必说,至痛如李煜者自不必说,即使是英雄,或是从不作儿女态的武夫壮士,也抚栏伤怀,产生百般感慨。抗金名将岳飞,一生戎马倥偬,疏于文词,然于潇潇雨后登楼凭栏,也豪情顿生,慷慨激昂,大气磅礴,写出千古绝唱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好诗词需要好由头,好由头才能牵出好诗词。岳将军这满江红固然是其壮心烈胆与热血激脾所奔泻,也是凭栏望雨激荡英雄肝胆所触发。

栏杆终究是伤心物,只是英雄伤心别有衷肠。南宋吴渊并非名词家,然其念奴娇却不失名篇风致,读之让热血男儿血脉偾张而奔涌。

“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

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雄豪杰。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云暗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结尾“栏干捶碎”,着一“捶”字,英雄手腕也!英雄形象因此毕现,而英雄心情尤荡人心。吴渊壮士有心报国,却无路请缨,帝王把杭州作了汴州,皇帝不急却急死壮士。“岁月匆匆留不住”,江山未复,而鬓已星星将成老朽。不捶栏又有什么可捶?八九百年后,我仿佛还听到英雄捶栏的铿然一响,仿佛看到被捶碎的心情如一地鸡毛散落。

同样在南宋,一位在千军万马中可取上将首级的勇将,却未能成为史上名帅,成的只是名词人而已,他便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辛弃疾。想当年,辛弃疾22岁,率两千人抗金,23岁带五十余人深入五万大军的金营取叛敌首级,并带一万人归国。多年以后,这位南宋勇将,壮志难酬,万字平戎策,换得的是东家种树书。其心其意,又有谁能理解?红巾翠袖,又如何揩得净英雄泪?“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词人一生所兀兀追求的,是功名吗?是利禄吗?时光像水一样流去,家国仍在风雨飘摇之中,生前身后名尚没赢得,白发已生。英雄是孤独的,是寂寞的,也是万般失意而无助的。他人无法理解英雄之心,英雄唯有把此情托予栏杆。 他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叹道:“……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南宋是中原英雄哀痛的一个时代。

遍拍栏杆的余响, 仍在历史的天空回荡,词人的栏杆今又存何处?

如今,栏杆是一些灰褐的古影,在文字的楼台亭阁中晃动。

而生活的摩天大厦里却无栏杆,如同英雄少了一副心肺。栏杆,那长长的廊、疏疏的栅所构成的诗意的栏杆,已被压缩为一块两米见方的阳台。可是,阳台上还能眺望么?阳台上堆满了坛子废椅,阳台上已密密地安装了铁条。这一拳宽的铁条,眼睛望过去,眼睛也被切成条条,你想拍一拍,手都放不进,又何尝拍起?

这防盗网阳台只能说是略略放大的鸟栏吧!我是这鸟栏里一只没心肺的鸟,只有往宋词里飞,往宋词之“凭栏处”飞,人才变得有心有肺,变为一只有心肺的鸟。

……

猜你喜欢
  • 有关于美与丑的议论文素材、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题解析 [解题]美与丑(beauty and ugliness),即美丽与丑陋。美,是让人感觉赏心悦目的,让人产生愉悦的心情的事物。而丑,是让人感到不舒适的,反感的事物,与美相反。 [析题]有的人可

  • 杜甫《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以下七首,吴若本逸诗》全诗赏析

    惠子白驹瘦,归溪唯病身。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崖蜜松花熟,山杯竹叶新。柴门了无事,黄绮未称臣。

  • 山地笔记

    当代短篇小说集。贾平凹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1月出版。列入“萌芽丛书”。这是作者的第一本作品集。内收短篇小说37篇,均写于1976年底至1979年底。作者说,本书各篇所记录的都是曾使他激动过的人

  • 《上山采蘼芜赏析》

    【注释】 ①蘼芜:一种香草,叶子风乾可以做香料。古人相信靡芜可使妇人多子。 ②姝:好。不仅指容貌。当“新人从门入”的时候,故人是丈夫憎厌的对象, 但新人入门之后,丈夫久而生厌,转又觉得故人比新人好了。这里把男子喜新 厌旧的心理写得更深一层。

  • 明清小说之《聊斋志异·小谢》内容解读与赏析

    中国古代,婚姻大事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婚前,男女双方不相熟乃至不相识的也比比皆是,对他们来说,初次相见,婚姻已经现成,感情的生疏、思想的隔膜自不待言,“天作之合”是他们唯一的心理安慰。所以在小

  • 西沟散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看过散文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沟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西沟在村庄最西头儿,西沟在我眼里是个阔大的水塘,听村里的老人们说:“西沟先前就是个小水咕噜沟,也不晓得咋变得恁阔大……”我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神奇。  西沟东岸座落着一排排破旧的茅草屋,家家户户的门楣都是朝南开。二爷家紧临西沟,他在西沟里搭

  • 怎样让一年级的孩子快速背古诗词(一年级孩子背诗的窍门)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怎样让一年级的孩子快速背古诗词,内容包括一年级孩子如何快速被诗词,一年级孩子背诗的窍门,一年级孩子背诗的窍门。一年级孩子背诗的窍门口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所学的古诗一般不长,但不一定好读,因为古诗的用字与诗句都非常精炼,而且又是离我们

  • 写文化传承的古诗词(关于文化传承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文化传承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文化传承的诗句,关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都,与传承文化相关的古诗。. 昨日因成今日果,前人栽树后人凉。2.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3. 相依为命苦亦甜,传世诗书光华中。4. 冰青,取之于蓝而青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一首五言七言交错的古诗,慷慨悲凉,大气磅礴,苍劲有力

    【题解】 子昂于三十九岁时在武攸宜军幕北征契丹,他要求分兵万人为前驱,以奋身报国,但为武攸宜拒绝,还因此被贬为军曹,子昂遂缄默不语。一天,他登上蓟北楼,独立苍茫,感怀古今,慷慨流涕而作《登幽州台歌》。

  • 岑参《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一作无名氏诗,一作李》全诗赏析

    峥嵘丞相府,清切凤凰池。羡尔瑶台鹤,高栖琼树枝。归飞晴日好,吟弄惠风吹。正有乘轩乐,初当学舞时。珍禽在罗网,微命若游丝。愿托周南羽,相衔溪水湄。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