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薛舒《弄堂之隔》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薛舒《弄堂之隔》

我是外婆带大的。外婆家老房子的后门,通向一条弄堂,童年时代的我眼里,弄堂很宽,很长,每天有充沛的烟火气氤氲缭绕在面朝弄堂开启的每一扇门洞里。那是一条“繁华”的弄堂,有很多商店,油酱杂货店、布店、肉庄、五金铺、鞋帽成衣铺,甚至还有只在清晨和夜晚开业的杂货店,我们把它叫做“早夜商店”。

自打外公外婆家的绸布庄公私合营以后,外婆就一直是商业社“早夜商店”的营业员,她永远不会和我们一起吃早饭和晚饭,早上,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外婆早已去上班,晚上,外婆总要到我睡着后才能下班回家。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大约是我三岁或者四岁的时候,有一个夏天的清晨,我醒来,外婆照例已经去上班。我突发奇想要去找外婆,于是独自走出家门,走进后弄。我试图沿着弄堂找到外婆的早夜商店,可是我走错了方向,我走了很久很久,弄堂太长了,梦境般遥遥无尽,以我三岁或者四岁的脚步,我将永远走不出弄堂。我当然没有找到外婆的商店,我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我只记得,一个买完菜准备回家的邻居看见了我,她把我带回了家。

同样是三岁或者四岁,还有一回,依稀记得,我站在弄堂里,看着一辆带篷的大卡车载着外婆和弟弟远去。我大哭,因为我知道,外婆坐上车,肯定是要去弄堂外面,去更大更远的地方,坐在大卡车上的外婆,怀里抱着的是弟弟,而不是我。我看着远去的大卡车哭得气绝,因为我知道,以我的能力,我是无法走出弄堂的,可是,外婆没带我。周围的大人都在笑我,他们倚靠在自家的门框边,对着小小的我指指点点,而我,在哭泣的间隙偷看他们。他们无一例外地高大,他们的身后,是黑暗而又深邃的门洞,以及那一方门洞中我无以辨别的,他人的生活。彼时,小小的我,莫名生出一种无能为力的恐惧感,对于那些成年人,以及这条我无法逾越的弄堂。

这个曾经令我哀伤到悲劫的场景,至今还会偶尔出现在我梦里。长大后和外婆提起这段往事,外婆说,她是带弟弟去北京西路的儿童医院看病,比我小两岁的弟弟得了一种我们上海浦东人叫“奶痨”的儿童消化不良症。而我记忆中的大卡车,其实是一辆带篷的小货车,很小很小,差不多像现在的残疾人助动车。大卡车怎么能开进弄堂?外婆说。

外婆于92岁高寿去世,那天,我们全家回到老房子参加葬礼。再次走进弄堂,发现住户大多已搬迁,烟火气不再,弄堂比记忆中窄得多,也短得多,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总共不过两百米,并且,不再有任何一家商店开在里面。发丧的时候,大舅抱着外婆的照片,我的母亲和姨妈们哭着,一众亲人披麻戴孝走出家门,走进后弄。然后,我发现对门关闭着的玻璃窗上,赫然凑着几张浓妆艳抹的脸。

舅妈早就抱怨过,对门人家把房子租给了一群外来妹,“叽叽喳喳,烦都烦死了”。她在老房子里照顾瘫在床上的外婆已经一年,她每天目睹那群外来妹既是活色生香又是无聊落魄的日子,她无以体味别人的艰难,一如那些浓妆艳抹的年轻生命,也不能体会她的烦恼。

我跟着送葬队伍走在末尾,无意中抬头,看见老房子的蓝色门牌,上面写着:船板桥路209号。

距离我童年记忆中的弄堂生活已经过去四十年,可我从来没在意过,这条已经划入市政拆迁规划的、曾经令我绝望的后弄,是有它自己的名字的。

人与人生活的异同,大约都在一扇窗、一道门,抑或,一条弄堂之隔中被误解,而当你停下来注视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与你原来的认识,居然很不一样。

没有一个生命是为等待而存在的,世界在变,人也在变,弄堂里发生的一切,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猜你喜欢
  • 王维《投道一师兰若宿》全诗赏析

    一公栖太白,高顶出风烟。梵流诸壑遍,花雨一峰偏。迹为无心隐,名因立教传。鸟来远语法,客去更安禅。昼涉松路尽,暮投兰若边。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向是云霞里,今成枕席前。岂唯暂留宿,服事将穷年。

  • 《过皋亭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诸上赏析》

    【原题】:过皋亭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诸上人步月二首

  • 白居易《遇物感兴因示子弟》全诗赏析

    圣择狂夫言,俗信老人语。我有老狂词,听之吾语汝。吾观器用中,剑锐锋多伤。吾观形骸内,骨劲齿先亡。寄言处世者,不可苦刚强。龟性愚且善,鸠心钝无恶。人贱拾支床,鹘欺擒暖脚。寄言立身者,不得全柔弱。彼固罹祸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赏析》

    这是组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全

  • 韦应物《广陵遇孟九云卿》全诗赏析

    雄藩本帝都,游士多俊贤。夹河树郁郁,华馆千里连。新知虽满堂,中意颇未宣。忽逢翰林友,欢乐斗酒前。高文激颓波,四海靡不传。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明月满淮海,哀鸿逝长天。所念京国远,我来君欲还。

  • 苏轼《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全诗鉴赏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 《古文观止·《国策》·冯煖客孟尝君》鉴赏

    古文观止·《国策》·冯煖客孟尝君 齐人有冯煖

  • 白居易《答崔十八见寄》全诗赏析

    明朝欲见琴尊伴,洗拭金杯拂玉徽。君乞曹州刺史替,我抛刑部侍郎归。倚疮老马收蹄立,避箭高鸿尽翅飞。岂料洛阳风月夜,故人垂老得相依。 作品赏析琴尊:一作琴樽

  • 寓言《指鹿为马》全文和鉴赏

    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也,以鹿为马。”高曰:“陛下以臣言不然,愿问群臣。”臣半言鹿,半言马。 当此之时,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从邪臣之说。 —

  •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解题】 此诗最大特点之一,是以美景托愁。诗开首就展现出一片桃源景象,把人引到一个世外桃园之中,何来谈愁。随着诗人进山的行程,人们看到的是:林木深深,溪流潺潺,麋鹿出没,野竹、飞瀑、碧峰,犹如美不胜收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