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邹善《游劳山记(节选)》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邹善《游劳山记(节选)》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邹善:游劳山记(节选)

邹善

隆庆戊辰,孟冬之望,邹子善携诸生游大泽山。兴勃勃未已也,遂订劳山之行。越明日,抵平度。明日,抵即墨。雨阻一朝夕。越晨霁……由东南行五十里,至鹤山。登其巅,望东海,了无津涯,心目恍然,非人间境。王别驾九成、朱守备衣携酌岩下,幕天席地,乐融融也。

由鹤望上苑行,峰峦层叠,咸莲花状,耸云霄中。将暝,至上苑,寻丘长春炼药处。坐已,道人报:月上矣。遂登狮子峰观月,月色映海波,已溶溶不可状,而暮潮复撼激峰山有声。取酒酌崖头,诸生放歌,铿然与海涛应,不知身之尚在人境也。

卧未几,道人鸣钟以唤客,于是骈兴,复上狮崖。东向,顷之,满天霞彩,绚烂映海中,海面尽赤;又顷之,红光一道,从霞彩中直冲霄汉。成曰:“此旭日升处也。”又顷之,如大银盘中涌一朱轮,荡漾上下,若熔金状。已而渐升,咸谛视无瞬。

予顾诸生曰:“斯时念有妄乎?”不谋而一口应曰:“无之。”于是再酌复歌,更为明崖赋曰:“闲玩明明崖,日月递来往。沧波渺无涯,空明绝尘想。“下,憩于老君洞,杨令曰:“可更额为‘犹龙’。”复观仙人桥、白龙洞、眠龙石而行。约山行五十里,至华楼。月隐隐映松林间,清光逼人。

越晨,观玉皇洞,涉玉女盆,复稍东,坐仙岩以望巨峰。或曰:“上苑南即上宫,华楼东为巨峰,游若有未尽者。”海之奇,尽上苑;山之奇,尽华楼。涉固不能尽,亦不必尽也。复游南天门,坐平石上,石如台,前列华楼,后环攒峰,左右覆松数千株,苍翠可掬。天风飒飒时来,作海涛声,与歌声相和,于是纵歌复酌,浑如身历蓬壶中。……

夫岩壑之幽,沧溟之广,日月之奇,数日可谓遍历而备尝之矣。方其对山水、玩日月时,其心寂寂然,廓廓然,炯炯然,何也?

噫!吾心本自幽邃,本自广大,本自光明,一有所触,则心境会而本真露,斯固吾人平旦时也,能真识此体而时保之,处尘坌,不异清境,居室漏,常对真明,则志气如神,喧寂一致,方可以言学,方可以言游。不然,幽还岩壑,广还沧溟,明还日月,依然旦昼之拮已矣,而又何取于斯游?

六一公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予谓兹游又或不专在山水间。……遂书以为游劳山记。

位于青岛市郊的崂山,濒临大海,山势险峻,格调粗犷,风光旖旎。古来文人贤士道家名流,或驻足其间,或隐居于此,古迹甚多,遂使崂山成为游览胜地。

隆庆二年(1568)十月,山东提学佥事邹善,携学人三十余人游崂山,乘兴而来,兴尽而归,写下了这篇游崂山记。

崂山的景观,可分南、北、中三路。文章开篇,首先叙述作者“携诸生”经平度、即墨,向崂山行进,交代了游崂山走的是北路。北路群峰的翘翘者,当推鹤山。作者登上鹤山,遥望东海,烟波浩淼,“了无津涯”,于是神飞魄动,“心目恍然”。乍一步入崂山境内,便产生了“非人间境”的感觉。

从“由鹤望上苑行”至“兴尽而后归”,为文章的第二部分,是记游。作者依时间和游程的先后顺序,记叙了三天的游览情形。面对目不暇接的崂山风光,作者作了精心剪裁,描写详略有致。有的一笔带过,有的寥寥数语,只起点睛作用,如“峰峦层叠,咸莲花状,耸云霄中”,突出了崂山山石形状的独特。又如写海上观月,“月色映海波,已溶溶不可状,而暮潮复撼激峰山有声”,绘色摹声,构成一章海上明月交响曲,引人遐思。登狮岩观海上日出,则加以详尽的描写:“东向,顷之,满天霞彩,绚烂映海中,海面尽赤;又顷之,红光一道,从霞彩中直冲霄汉……又顷之,如大银盘中涌一朱轮,荡漾上下,若熔金状,已而,渐升”。这里,既有色彩的渲染,又有生动的比喻,非常有层次地、活脱脱地将海上旭日东升的壮观展现了出来。写南天门远眺也颇为精采:“前列华楼,后环攒峰,左右覆松数千株,苍翠可掬,天风飒飒,时来作海涛声”。使人仿佛置身于群山环抱、绿色波涛的世界,别具幽趣。抒写主观感受的句子“不知身之尚在人境”,和“浑如身历蓬壶中”,皆与前文的“非人间境”相呼应。

在摹山描水中,还穿插了与诸生的问答,使文章妙趣横生,又颇有深意。当诸生“咸谛视无瞬”,沉溺于胜景时,作者问道:“斯时念有妄乎?”诸生不谋而应曰:“无之。”山川日月竟有荡涤“妄念”的力量,更可见崂山风光之美了。

文章最后一段是议论。为什么“方其对山水、玩日月时,其心寂寂然、廓廓然,炯炯然”呢?经过反思,悟出的答案是:如果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幽邃”、“广大”、“光明”,那么一旦接触到美景壮观,自然会产生共鸣,主客浑如一体,物我相惬。因此,他指出,这次游崂山的收获,决不专在山水之乐。作为司掌教育的地方长官,邹善勉励诸生:“吾人平旦时也,能真识此体而时保之。”就是说,平时要加强思想修养,保持和发扬“志气如神、喧寂一致”的良好心境。

综观这篇游崂山记,记游山水,疏密有致,运笔活泼,而情由景生,理由情出,叙述、抒情、议论三者契合无间,能给人以美感,给人以启迪。

猜你喜欢
  • 〔波兰〕雅·伊瓦什凯维奇《草莓》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波兰〕雅·伊瓦什凯维奇 【原文】: 时值九

  •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注释、译文和感悟

    (孔)子曰:“《关雎》 ① ,乐而不淫 ② ,哀而不伤。”(《论语·八佾》二十) 注释 ①《关雎》是《诗经》的首篇,诗中运用起兴、排比的手法,借助想象,描写了一位男子追求他心目中理想女性而不得的忧思,

  • 蹇先艾《茅店塾师——鲁游随笔之三》

    跨出了狭笼似的骡车,我和M君走进曲阜县城的一家茅店。雷鸣惊耳的轮声在街头寂灭了之后,我的被扰乱的心才渐渐平静起来。十八里长途的车行的颠顿,在一个缺少坐这类古车经验的人看来,虽说充满了异样的情趣,然而身

  • 崔颢《杂曲歌辞·长干曲四首》全诗赏析

    君家定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去来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希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 山水名胜诗之《过淮阴县题韩信庙》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宋)杨万里 鸿沟只道万夫雄,云梦何消武士功①。 九死不分天下鼎,一生还负室前钟②。 古来大雁愁无益,此后禽空悔作弓③。 兵火荒余非旧庙,三间破屋两株松。 【题解】 关于韩信的是非功过,古人多有讨论,

  • 李白《送储邕之武昌》全诗赏析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诺为楚人重,诗传谢脁清。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第一百七十八卷

  • 什么是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接受研究,接受方法,是西方文学研究中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因为它产生于联邦德国南部康斯坦茨,又称康斯坦茨学派。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出现了一股非政治化,非思想化的纯学术研究思潮,以美

  • 苏轼《苏幕遮》全诗鉴赏

    暑笼晴,风解愠。雨後馀清,暗袭衣裾润。一局选仙逃暑困。笑指尊前、谁向青霄近。整金盆,轮玉笋。凤驾鸾车,谁敢争先进。重五休言升最紧。纵有碧油,到了输堂樱

  • 周作人《北京的茶食》

    在东安市场的旧书摊上买到一本日本文章家五十岚力的《我的书翰》,中间说起东京的茶食店的点心都不好吃了,只有几家如上野山下的空也,还做得好点心,吃起来馅和糖及果实浑然融合,在舌头上分不出各自的味来。想起德

  •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内容】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