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秋的云南》
人们将一年平分成四季。四季里,我更爱秋天,更爱云南的秋天。
十月末,云南的秋天算是真的来了,秋天的云南轰轰烈烈,山间层林尽染、红黄相附,斑斓绚烂,惹人眼醉。我猜,这是独属于高原山峦的秋天。
重阳节临近,第一朵菊花悄然绽放,云南的秋天也就来了。秋高气爽、天高云远,人们沐浴在暖意融融的秋光里,悠闲自在。彼时,天上的闲云,悠悠地来,转眼之间,又悠悠地游走了。
秋天的云南,碧空悠悠,层林皆染。极目远去,大地山峦好似一幅幅天然的水墨画,人在山林,惠风拂畅,对着林海闭目屏息,瞬时神清气爽。再细目遥望,金灿灿的野果在向你招手,黄橙橙的稻穗在向你弯腰,那些山峦上红黄相间的林叶,一片片,一层层,真是令人沉醉。
早晨起来,秋意在乡村铺展开来,目力所及,满眼是金秋的橙黄。村庄的田野上是金色,墙头踱上一层金光,村庄外的草地上满是金灿灿的,那些柔软在秋天的暖阳下一步步放大。再往远处,没有收割的稻穗和熟透的玉米也被浓重的秋染黄。这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一年中美好的时刻。
秋天的晴朗日子,天空碧蓝如洗。秋阳是暖色,大地泛着股股甜香。秋天的韵脚从酷夏里延伸开来,人们就该忙碌了。
秋天,大地悄然从绿肥的暑期里挣脱出来,土地变得枯瘦荒凉。秋天的清晨和黄昏,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刻。晨曦,秋雾淡淡泛起,一缕缕袅袅的白烟涤荡在云南的村庄山野。傍晚呢?秋风悄然拂来,血红的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山峦泛着金色,田地里每一株庄稼闪烁着。在云南,秋天是一场渴望,也是一切猝不可及的喜悦,被珍藏在一双双粗裂的手心和沧桑的心里。那些碧蓝的云空,蓝的沁进人的心脾肺腑。菊花已经含苞待放,发出冷峻的馨香。路旁熟透的棉花,冒着点点洁白。秋天的田野,大家开开心心,满载着喜悦,安然和感恩!
晚间蛐蛐儿叫唤起来,凉意深深。秋天的云南月儿圆润润、明晃晃的,那种毛茸茸的温柔肆意挥洒着。月亮升起来,月光汹涌,秋夜渐近,无限秋意袭来。群山寂寂,月光满山,月色满怀。在盈盈的月光下,整个人变得清明澄澈起来。
云南的秋天,令人喜悦,也叫人烦忧。
进入秋天,秋雨繁多。秋天的雨像狗皮膏药,下起来就没完没了。一落雨,气温骤然直降,冷得像冬天。那是只有云南乡村的秋天才会有的雨景,烟雨蒙蒙,淫雨霏霏的,能让人心里骤然生出无数隐忧和悲叹来。秋天的真实愿景是:万家忙碌,众生皆苦。
每年秋天,收获的季节,我都会兴奋喜悦;都会隐忧担心。面对浩浩荡荡的秋收队伍,面对辛苦忙收的农人;看着一陌千倾的金黄,感慨万千。往事如风。秋天里正刮着一场厚实的风。秋天的一场风。苞米在风中摇曳,金黄的玉米穗直指青天。苞米已经金黄茫茫,蔓延原野。深处的成熟的庄物,包裹其中,迎风而动,却默不出声。夜里,我用安静的耳朵倾听风掠过的声音和月光尖尖的喘息。这些风物仿佛在用耳语告诉我,哦!秋天来了,云南的秋天来了。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向南,内容包括带“向南”的诗句,带“向南”的诗句,关于向的古诗词。自古多情空余恨,多情总被无情恼。昨夕有意耐纷纷,今宵无情好淡淡。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赠别二首 杜牧 梅落新春入后庭,眼前风物
-
古文观止·清文·全祖望·梅花岭记 顺治二年乙
-
雨中忆夫(选一) 作者: 晁采
-
读书可以得到好运,不读书只好去求助他人。
-
温伯雪子适齐 ① ,舍于鲁 ② 。鲁人有请见之者,温伯雪子曰:“不可。吾闻中国之君子 ③ ,明乎礼义而陋乎知人心 ④ ,吾不欲见也。”至于齐,反舍于鲁,是人也又请见。温伯雪子曰:“往也蕲见我 ⑤ ,今
-
闻道西亭偶独登,怅然怀我未忘情。新花自向游人笑,啼鸟犹为旧日声。因拂醉题诗句在,应怜手种树阴成。须知别後无由到,莫厌频携野客行。
-
施闰章 地有乐乎游观 (1) ,事不烦乎人力 (2) ,二者常难兼之;取之官舍 (3) ,又在左右,则尤难。临江地故硗啬 (4) ,官署坏陋,无陂台亭观之美 (5) 。予至则构数楹为阁山草堂 (6)
-
踏青是指初春时节,到郊外散步游玩。古时候称为“踏青”。立春之后,阳光明媚,杨柳依依,春水盈盈。憋了一冬的人们至郊外游玩,可谓心旷神
-
以日苏签署《中立条约》为转折点,中苏关系逐渐逆转。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苏联的生存面临严峻考验,对华援助完全中止,其远东政策的重心从战争初期的帮助中国拖住日本,确保自身安全,转变为敷衍中国,稳
-
唐·元结1永泰丙午中2,巡属县至江华3。县大夫瞿令问咨曰4:“县南水石相映,望之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