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节气里的秋意》梅玉荣散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节气里的秋意》梅玉荣散文赏析

]立秋:古典青花瓷

一定是秋的气息浸染了你。你肌肤爽净,纤尘不染,温润有致,恰似杏花春雨的江南

一定是秋的色泽丰富了你。你眼神恬静,如丝如缎,有些顺滑,滑向一片蒹葭水域。有些柔软,软成春水里荇菜鲜嫩,那采摘的玉手,纤纤而翩翩。

你氤氲成一个迷蒙的梦境。鸟声在云雾里,在溪谷里,扑腾。你缭绕成一曲缠绵的音乐,水花清透,如一粒粒俏皮的雨珠,向心田迸溅。

青花瓷。立在秋的芦苇丛中,默念你的名字,便陷入一个文字深渊。

青,轻灵清新,有纯棉的手感;花,明媚娇妍,芬芳在云端萦绕;瓷,甜糥易碎,一如你的亭亭和傲然。

青花瓷,轻唤你的名字,秋色便入心,秋景也怡人。你,站在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站在展览馆柜中, 积满灰尘,站在无数爱怜、抚慰、艳羡、贪馋的目光中,卓尔不群,通体写满偏僻的泪。

你遗世独立,像坚守爱情一样,坚守古典。

处暑:茶意紫砂壶

那声音,来自泥土。

那气味,来自丛林。

那清芬,来自一点点生活感悟。

那蕴藉,来自相对而坐,微笑不语。

来品茶。可以茉莉,可以桂花。品三两春风,二钱流水。品五分家长里短,五分诗词歌赋。让时间在话语中慢慢绽放,再凋谢。

将要来临,或即将逝去,快乐是花,痛苦也是花。一切都可以归于茶,归于落叶般的寂静,倦鸟般的栖息,就像肆虐已久的暑气,被季节彻底清除。

尘世总有纷乱困扰,迷惑眼睛与灵魂,那么,需要内敛的力度,把过度的狂放,收紧。需要让一颗心,在茶水中浸润,怀揣热烈的情怀,渐次微凉,最后变成,无须言说的冷。

然而,那些青春过往,那些疼痛而青葱的旧事,那些来不及品咂的小忧伤,那些世事炎凉的万千感慨,仍在一把紫砂壶里,翻滚、沸腾,呼啸成,海的模样。

白露:雁归来

是远古时代,一种叫蒹葭的植物,加深了乡愁, 或者相思的浓度。

是那水边的伊人, 如霜似雾,照见了我们失落已久的诗情,视野里,一片空无。

抬头。长空写满雁字,一行一行,都是历史写给未来的飘逸的行书。

低头。远处是苍茫,近处是萧瑟。拾起一枚枚草叶,沾满了白露。

白露,是慈母牵挂孩儿的泪;白露,是丈夫写给妻子的信;白露,是沾湿老父亲衣袖的思念;白露,是故乡那个皮肤白白的女孩的乳名。

是季节的眸子,澄澈如秋水。

一颗白露,足以喂养整个村庄。游子的心,乘着雁翅飞回故乡。

秋分:有一种月光叫中秋

老屋,是一艘搁浅的船,横在萧索的记忆里,静静等待,起航的哨音,却不再响起。

那些半梦半醒的往事,漂浮在时光的河流中。风,将咸涩的目光扯碎,梦中依然,浸满腊梅芬芳。

一声孤独的犬吠,喊出记忆里幽蓝的月光。

菜花,桃树,担水的母亲。村头永远站立着那棵百年樟树,眉头冷峻, 写满沧桑。把月色裁成一条土路,从不眠的那盏灯,直通远方。

他乡,总是莫名的冷。他乡,总有无形的伤。酒瓶已空,心也空,手中攥着鸟鸣和青草的香,皱皱的家信,被月光照得发烫。

有一种月光叫中秋。

月缺,是锋利的镰刀,又一次割伤,母亲的期盼;月圆,是硕大的磨盘,沉沉地压在,游子的心上。

寒露:菊有黄花

是谁,从寒露里拾起失落的火星,点亮这些大地的灯盏?从村庄到河流,抖落一身寒霜,次第燃起的缤纷与娇妍,

人世依然烟尘漫漫,无数颗心灵, 沉没于灯红酒绿,麻木将感动覆盖,冷漠把温情掩埋。

菊,已被淡忘成一曲萧瑟之歌,在天地间隐隐奏响,却无人应和,尽管妖娆,尽管妩媚,歌声,却凄冷依然。

一夜寒凉之后,是谁,揭开秋天的帷幕?

是谁,打马奔驰在草原?

是谁,指引一列火车穿过田野和寒风?

大地暗中升温。骨节燃烧得啪啪作响,一道盛筵,摆在溪涧,摆在河谷,摆在日渐荒芜的屋檐。

遥望长天,雁字深沉。

听从灵魂的调遣,我煮酒烹茶,洒扫庭院,就着一首诗的温度,和着一颗心的节拍,决意,固守一个不凋的秋天。

霜降:剑气

凛冽,犀利。黑夜里一道剑光,挑开历史的帷幕,把时代的症结一一击落。

剑锋所指,民心所指,浩然之气充溢天地之间。目光如炬,点燃几千页兵书,手如长猿,探索到光明的内心。掏一把,一个开元盛世;掏一把,一个大漠纵横。

在火把熄灭之前, 坚信抵达。但没有谁,能预设桂冠,只有风,埋伏在你必经的路口,一声声轻唤:青铜,青铜。民贵,君轻。

独行侠。这世间最完美、最超然的英雄,在历史和命運交界处,于一个深夜,倒伏于三尺大雪,鲜血,迸流成一道耀目的风景。

如今回到现实的霜。 霜凝结在村庄屋顶,凝结在碧草细嫩娇弱的芽尖,像一面小小的镜子,映照太阳的纯度,高山凝成一道屏障,溪水化作泠泠的刀剑之声。

霜色正冷。

剑锋已露深秋之相,无法划出,你我心中,最圆满的憧憬。

猜你喜欢
  • 张岱《西湖七月半》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张岱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

  • 古代名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注释与译文

    【名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与译文]这两句词,写登高远望离人的情景:能望到的,只不过是一片长满青草的平原;即使能望到平原尽头,又还有春山挡住视线,而离人还在春山之外,如何看得见呢?这

  • 欧阳修《苏主簿挽歌》全诗鉴赏

    布衣驰誉入京都,丹旐俄惊反旧闾。诸老谁能先贾谊,君王犹未识相如。三年弟子行丧礼,千两乡人会葬车。我独空斋挂尘榻,遗编时阅子云书。

  • 白居易《酬南洛阳早春见赠》全诗赏析

    物华春意尚迟回,赖有东风昼夜催。寒缒柳腰收未得,暖熏花口噤初开。[古诗云:口噤不能开。]欲披云雾联襟去,先喜琼琚入袖来。久病长斋诗老退,争禁年少洛阳才。

  • 王昌龄《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全诗赏析

    良友呼我宿,月明悬天宫。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削去府县理,豁然神机空。自从三湘还,始得今夕同。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各有四方事,白云处处通。

  • 《问说》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 (1) ,非问无以广识 (2)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 (3) ,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 (4) ,其奚决

  • 《鹧鸪天·元宵后独酌赏析》

    此词写元宵节后的独酌思乡。“迟迟月”与“翦翦风”,点缀出早春夜晚的清寒,也烘托出怀乡的愁绪。末两句以歌酒故作宽解,更见乡愁的深挚婉曲。

  • 白居易《早热》全诗赏析

    畏景又加旱,火云殊未收。篱喧饥有雀,池涸渴无鸥。岸帻头仍痛,褰裳汗亦流。若为当此日,迁客向炎州。[时杨、李二相各贬潮、韶。]

  • 《代东门行赏析》

    诗的前六句写离别时的送别场面,运用顶真修辞手法,将这几句一线贯穿。接连出现两个“离声”和“涕零”。增强了诗的缠绵悱恻之情。给诗定了沉郁的基调。诗的首句,借用惊弓之鸟的典故,用以比喻“倦客恶离声”——久倦羁旅的游子最厌恶、最害怕的便是离歌

  • 白居易《闲坐看书贻诸少年》全诗赏析

    雨砌长寒芜,风庭落秋果。窗间有闲叟,尽日看书坐。书中见往事,历历知福祸。多取终厚亡,疾驱必先坠。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我心知已久,吾道无不可。所以雀罗门,不能寂寞我。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