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宗《狗屎运》
小喻时运不济,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在市里先后参加了两次公务员考试,虽然两次笔试成绩都是第一名,但不知怎么回事,最后却还是在面试中被刷了下来。
没有门路、没有靠山的他心灰意冷地回到家乡——偏僻山区小县E县。说来也巧,他回到E县没几天,就遇上县里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本来,他对这次考试不抱任何希望。谁想到,这次,算是老天有眼,他终于考上了县农业局下属单位——县农科所。
小喻被招聘到县农科所没多久,屁股还没坐热,正好赶上县里开展“精准扶贫下乡驻村”活动。县里决定从各单位抽调人员,小喻所在的县农科所摊上了一个名额。
让谁下去呢?洪所长怕得罪人,就干脆来个高度民主——召集全所干部职工开会,传达县里的会议和文件精神,动员大家发扬风格报名下基层。
但没有一个人主动报名。因为大家心里都打着小九九,“精准扶贫下乡驻村”,可不是游山玩水,是个苦差事。所以,不少人找各种理由请洪所长“通融通融”、“网开一面”。张六说,我家有实际困难,父母年老体弱,妻子有病,希望所里照顾照顾。吴二说,我有胃病,一痛就要命,所里总不能没有人道让一个病夫下乡吧。王九也拿出医院刚开出的病历证明递到洪所长面前……
见谁都不愿意下乡,洪所长好不气恼:“你不去,他不去,大家都不去,那就让我这个所长去吧!”有人说,哪儿能让领导去呢,何况您老人家一走,不是群龙无首吗,非乱了套不可!后来,有人提出按工龄长短或抓阄的方式进行,但最后都被大伙否决了。
“还是我去吧!”这时候,一直默不作声的小喻站了起来。
“你?”洪所长跟着大伙一愣,把目光移向小喻。
小喻说:“让我试试看吧!我刚从大学毕业步入社会,这次扶贫下乡驻村活动是个好机會,下去锻炼锻炼,对我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洪所长紧紧地握着他的手:“那就只好委屈你了。”
大伙皆大欢喜,脸上的阴云一扫而光,笑得格外灿烂,然后挑好的对小喻说:“小喻,下基层挂点的重任就全拜托你了,你回来后我们一定让洪所长给你加发奖金。”
小喻所驻的村是黄竹塘村,乃全县最边远贫穷的地方,人称E县的西伯利亚。但小喻并没有灰心,而是带着村干部一头扎进工作中。经过反复勘查、论证,他认为这里只有发展特色农业,农民才能脱贫致富。他利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村里分别搞了超甜玉米和烤烟种植示范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尝到甜头以后,他又指导村民在全村逐步铺开。由于家家户户都种植了超甜玉米和烤烟,群众的收入增加了,荷包胀了。只是小喻人变黑变瘦了,落了好几斤肉。
小喻帮助黄竹塘村群众发展特色农业,脱贫致富的事迹被县“精准扶贫下乡驻村”办公室整理成原汁原味的文字,并很快上了“精准扶贫下乡驻村”活动简报和E县党建网、政府网。
每期“精准扶贫下乡驻村”活动简报都是要报县委书记的,而且E县党建网、政府网,书记是经常浏览的。书记一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即坐车来到黄竹塘村。在田头,书记果然看见卷着裤腿、双脚沾着泥巴的小喻。
慧眼识英才的书记大为感动,回到县里后,除要求有关部门在全县推广黄竹塘村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超甜玉米和烤烟的经验外,他还在县委常委会上点名要提拔小喻。
县委书记钦点的,岂有不通过之理?很快,组织部门下来考察。之后,小喻被任命为县农科所副所长。次年春,小喻又参加了县里的公务员考试,这回他终于榜上有名——被录用了。不久,县委书记把小喻调到自己身边当秘书。几年后,经县委书记再次在县委常委会上提名,小喻当上了县农业局副局长。
小喻连升几级,当上了县农业局的副局长,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这让县农科所洪所长大大出乎意料,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小子行的是什么狗屎运,初出茅庐没几年就捞了个副局长!妈的,老子工作了二十多年,还是个不列级的股级干部。早知道那次下乡驻村能提拔,还不如我亲自下去呢,太便宜那小子了!”
张六、吴二、王九既羡慕又嫉妒。他们觉得当初不该把机会让给小喻的,让小喻像坐直升机一样得到了提拔重用。捶胸顿足之余,他们都在急切地盼着县里下一轮下乡驻村活动尽快到来,盼望着也能像小喻一样行个好运,弄个副局长什么的当当。
-
典源出处 《左传 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故谋作乱。 释义用法 齐侯派连称、管至父去卫戍葵丘,当时正是瓜熟季节,答应第二年瓜熟时派人接
-
作者: 赵光勇 【本书体例】
-
两鬓苍然心浩然,松窗深处药炉前。携将道士通宵语,忘却花时尽日眠。明镜懒开长在匣,素琴欲弄半无弦。犹嫌庄子多词句,只读逍遥六七篇。
-
作者: 文淑慧任光
-
盛时陪上第,暇日会群贤。桂折应同树,莺迁各异年。宾阶纷组佩,妓席俨花钿。促膝齐荣贱,差肩次后先。助歌林下水,销酒雪中天。他日升沉者,无忘共此筵。
-
就是在面对多个敌手的情况下,采取某种手段,制造和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挑起敌手相互之间的斗争,达到一石数鸟的目的。 曹操采用谋士荀或的“二虎竞食”之计,企图要刘备和吕布相互残杀,以除心腹之患,不料此计被
-
国学名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出处和解释
【名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 语出三国诸葛亮《便宜十六策·纳言》。雨水透过屋顶漏在地下,要制止住它,就得在屋顶上堵塞漏洞;屋顶堵不好,雨水滴漏不止,地下就不能够居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必背古诗词孟子三则,内容包括初中生必背古诗词50首原文,初中生必背古诗文,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1.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
-
首句“江山也要伟人扶”,写得十分凝重,即山水也需要杰出的人物扶持,也可以理解为国家社稷也需要杰出人物扶持,出句不凡。次句“神化丹青即画图”,指的是西湖的天然景色已入化境,本身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图。作者是来谒墓的,之所以要对眼前景色来一
-
张旭 春草青青万里余,边城落日见离居。 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 这首诗的创作意向并不十分明朗。题目为“春草”,但是,只有首句贴题。春草是那样的碧绿青翠,以致于诗人的思绪随着这茵茵春草一直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