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你念一句,我念一句》宁雨散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你念一句,我念一句》宁雨散文赏析

灶火舅舅的眼睛一直看着墙,从拧第一个玉米棒,一直到第十二个。牙白的玉米粒一颗赶着一颗的脚步,步调一致地跳进他面前的笸箩中,跳成一条小小的瀑布。而他的目光一直在墙上,连眼皮都没朝下抹搭一次。舅舅拧玉米粒不用铳子,铳子离不了眼睛的配合,用空玉米轴当工具,他就可以完全把眼睛腾开看墙。

我悄悄绕到笸箩前边,伸开双臂,把他面前的墙给挡了个严实。灶火舅舅故意把脸黑了一下,一副气咻咻的样子。他越是这样,我越是捣乱,爽利把整个小身子贴到墙上。灶火舅舅起身到院子里摘了一枚海棠果,他还想以老法子糊弄我,可我已不稀罕这样小恩小惠的把戏,我想知道一堵糊满黑黄书页的墙怎么就能把他的眼睛吸住,他必须向我坦白那书页上的秘密。

灶火舅舅笑了,微黄的牙齿,像两行闪烁着幽光的玉米。他哄我,你别捣乱了,我领着你念墙上的字吧,我念一句,你念一句,等你念完了这一墙字,你就能明白其中的秘密。

灶火舅舅说:“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念。”我接一句:“神农编稗子草。念。”舅舅又笑,他停了手里的活计,伸过两根指头在我的大脑门上轻轻弹了一记。

十年之后,我抱着干宝的搜神记饭都忘吃,灶火舅舅教我读其中的神农鞭百草如在昨日,他的笑容闪烁着玉米般幽邃的光泽,狡黠或得意。这时,灶火的名字已经在村里传得比神农还要神。他用白菜疙瘩、大葱白和芫荽根炖汤,一分钱没花,就治好了一街人的“温气病”。他用清明前的苜蓿芽熬米粥,治他媳妇的肺病,媳妇病好了,还接连生了一凤一龙俩宝贝孩子。

村里一个叫小有的,得脚气,十个指头缝都烂出了红肉,又疼又痒穿不上鞋,下不了地挣不到工分,恨得直撞墙。灶火舅舅教给他一个方子,把玉米轴烧成灰,用芝麻油调了,敷到脚上,用玉米轴煮水当茶喝,一天三次。小有不信,还以为灶火捉弄他。小有媳妇心想,灶火平常也不是个捉弄人的人,再说了,玉米轴子家里堆成山不值一个钱,不如就试试。嘿,试了一天,小有的脚不疼不痒了,就是老憋得慌,一个劲上茅厕撒尿。一个星期下来,脚气居然没了半点踪影。

我家与灶火舅舅家是东西邻,我姥姥和他娘好得像亲姐俩。我七岁之前经常半天半天“长”在他们家里,并且有幸成了灶火舅舅的墙书弟子。灶火是暮生,怕养不活断了家里的根脉,一生下来就由接生婆抱到灶台上,从事先取下铁锅的灶腔送到灶火门,再接出来,拜了灶神。拜了灶神的灶火果然身强体健,耳聪目慧,读小学、读初中都是年级第一。老师们说,看人家灶火,跟他爹一样,天生一块料儿就是为了念书。话传到灶火他娘——我东院姥姥的耳朵里,却像天边滚过来的炸雷,生怕躲闪不及。灶火舅舅的爹本来是在北京念书的,得了痨病,回家养着,儿子还没出生就咳血咳死了。东院姥姥认为,是书夺了丈夫的精魂,她不能眼瞅着儿子再读书累死,果断辍了灶火的学。

队长听说灶火舅舅肚子里的墨水不少,让他当记分员、宣传员,他都委婉地辞了。他情愿跟别的社员一样天天倒腾土坷垃窖子粪,耕耩锄耪。阴天下雨不出工就在家分拣他的课本,还有他爹传下来的线装书。他把书拆成一页一页的,糊在墙上。过一阵子,墙上的书页子让烟熏得焦脆了,便再糊上一层。

书糊在墙上,墙成了灶火舅舅独创的开放式书架。睡觉之前,他读东墙书;拧玉米粒、纺棉花,他读西墙书。小有跟灶火舅舅差不多大,没事爱串个门儿。小有贼瘦,走路轻得像狸猫。他走到灶火家窗台根了,灶火还没发现,他的眼神被墙上的字给粘牢了。“干嘛呢,灶火?”小有进屋,啪的拍了一下灶火的后背,灶火被唬得一激灵。转过身,他却马上给了小有一拳:“正打蚊子呢。你这鬼鬼祟祟的,让我把蚊子放跑了。”

明明念书,却撒谎说打蚊子。那时候,村里蚊子真多,唱着歌飞来飞去寻找攻击目标的花蚊子,竟成了灶火舅舅偷着念书的保护伞。他把书糊在墙上念,一来是背着他娘——我东院姥姥。姥姥辍他的学,担心他念得累坏身子。他把书糊了墙,明里是跟老人家表了孝心的,书都毁了,一个字不念了。二来是他念书得背着村里的人。村里高音喇叭天天在喊,搜神记、梦溪笔谈、素问、本草,那都是“四旧”、是黑书。

灶火舅舅出名之后,他的墙书还有他的蚊子障眼法不胫而走。很多人后悔,怎么脑子这么笨,当初呼啦一下子就把祖传的书烧了个精光。

我考上大学,灶火舅舅很是高兴,每次见面都跟我聊大学、聊图书馆的书。开学前,他送我一件礼物,一个长20页的书单。一数,正好300本。我说:这么多书,多长时间读完?灶火舅舅笑笑,一个学年总可以吧,一年不行两年,读不完也没关系。念书是为了明理的。你觉得心里亮堂,念一个字,也是不白念。念得稀里糊涂的,就算念完一屋子书也没用。

有一天忽然接到舅舅的电话:“听出来了不?我是你灶火舅舅。”我想起他那两排玉米般闪烁着幽邃光泽的牙齿,不由促狭:“神农以赭鞭鞭百草,灶火以百草医百病。”舅舅接招,却是稳稳的一句:“鞭百草以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记得你是编过稗子草的,那你知道稗子草的平毒寒温之性吗?”我一时语塞。

灶火舅舅给我打电话,一共有三件事。第一件,让我帮忙购买食用黄秋葵的种子,他想在自家菜园里试种一下,若适应,就在他牵头的百草蔬菜合作社推广。种子县里没的卖。第二件,他想跟我谈谈孙犁。灶火舅舅说,他在村委会看报纸,知道我出了一本散文集,书他找来从头到尾读了,有些篇目有孙犁早期作品的味道。但他更喜欢孙犁晚年写的文章,晚华集、老荒记、无为集、芸斋梦余都好。他觉得孙犁晚年作品更筋道、更耐嚼。第三件,灶火舅舅希望我抽空能到老家住些日子,多找些村里上岁数的人了解了解肃宁当年的抗战史。他说,看了几个电视剧,心里堵得慌,净是胡编乱造的。说,你该写个东西,留下点真实的记忆。要抓紧些,再过不了几年,上岁数的都死光了。他为我预备了几本肃宁文史,让我回去拿。

今春回乡,顺访灶火舅舅家。进门,家里却只有东院姥姥一人,百草蔬菜大棚有要紧事,舅舅两口子刚走。老太太坐在老海棠树下的蒲墩上,手里抓着个旧学习机,里边正念三字经,是灶火舅舅的声音。舅舅念一句,姥姥也跟着念一句。

猜你喜欢
  • 唐宋词之黎廷瑞《大江东去题项羽庙》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大江东去 题项羽庙》 鲍鱼腥断,楚将军、鞭虎驱龙而起。 ② 空费咸阳三月火,铸就金刀神器。 ③ 垓下兵稀,阴陵道隘,月黑云如垒。 ④ 楚歌哄发,山川都姓刘矣。 ⑤ 悲泣呼醒虞姬,和伊死别 ,雪刃飞花

  • 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阅读答案及赏析

    李白的《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是一篇描写离别情景的诗歌。在诗中,李白借东石门与杜甫的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怀念和珍重。他以凄凉的景物、深沉的词句,将离别的悲伤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李白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使这首诗成为人们思念别人时常常朗诵和赏析的经典之作。

  • 李商隐《闲游》全诗赏析

    危亭题竹粉,曲沼嗅荷花。数日同携酒,平明不在家。寻幽殊未极,得句总堪夸。强下西楼去,西楼倚暮霞。

  • 孟浩然《闺情》全诗赏析

    一别隔炎凉,君衣忘短长。裁缝无处等,以意忖情量。畏瘦疑伤窄,防寒更厚装。半啼封裹了,知欲寄谁将。

  • 《墨子·非攻》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上]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①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 ② ,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滋甚 ③ ,罪益厚。至入人

  • 李白《悲歌行》全诗赏析

    悲来乎,悲来乎。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悲来不吟还不笑,天下无人知我心。君有数斗酒,我有三尺琴。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悲来乎,悲来乎。天虽长,地虽久,金玉满堂应不守。富贵百年能几何,

  • 曹操为什么没有留用张松

    张松是一个叛徒的典型。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叛徒。不是那种痛感神经过于敏感,由于挨打不过,实在忍受不了皮肉之苦,骨头一软:行了,行了,

  • 《浮士德》

    《浮士德》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作者:[德]歌德 类型:诗剧 背景搜索 本书成书于1773年—1831年间,前后延续近60年。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一生经历丰富,青年时风雅潇洒深受女性青睐,

  • 古代民歌《(八角鼓)怕的是》全文、鉴赏和深度意境解读

    怕的是梧桐叶降,怕的是秋景凄凉,怕的是黄花满地桂花香,怕的是碧天云外雁成行,怕的是檐前铁马叮响,怕的是凄凉人对秋残景,怕的是凤枕鸾孤月照满廊。 这是一首表现思妇生活的小曲。此诗所写正是一位在离别中孤居

  • 有关于带草的古诗词(带草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于带草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带草的诗句,描写草的诗句古诗大全,带草的诗句。诗中草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