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叔河《也谈《四库全书》》随笔
也谈四库全书
文渊阁本四库全书,抗战前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过,原书到了台湾,在那里又影印过一次。二十年前,台湾影印本被内地复印了大肆销售,本单位打算买一部,我不赞成。当时我正编印周作人的书,就顺便引他的话道:
中国读书人说起四库全书来,总是五体投地的佩服,这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它是誊写本,不讲校勘,远不如后来诸家校本之有学术价值;尤其是按照皇帝的意思乱改古书,如乾隆尊崇关羽,改谥壮缪为忠武,将陈寿三国志里的本文也改掉了……
这些话没人肯听,周作人的话更不能听,书很快就买回来了。开始还有人出于好奇,去翻看一下文渊阁那颗大印,很快就无人问津,现在早已七零八落。
七部四库全书(今存三部半)全是手抄本,手抄必然出错,今古盖无不同。周作人说它错得多,近谈瞿兑之读史零拾,可知周氏说得一点不错。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让修的,也是修给乾隆皇帝看的,读史零拾便用乾隆皇帝批评四库全书的话,以说明四库全书错误之多。它引乾隆御制诗集卷四十戊申题文津阁一首原注云:
缮写四库全书,每份三万六千册,鲁鱼亥豕,原有不免。去秋驻跸(避暑)山庄,偶阅文津阁之书,初不意其讹舛至于累牍连篇。
于是对总纂官纪昀(晓岚)、陆锡熊“薄示创惩,以为误公者之戒”,对总校官陆费墀则降旨革职,并罚其出资将文汇(扬州)、文宗(镇江)、文澜(杭州)三阁之书装潢制函排架,陆氏大概将好多年的俸禄都赔光了。御制诗卷五十二庚戌文渊阁题句一首又注云:
缮写四库全书,卷帙浩繁,不能保其无错,初不意连篇累牍,竟至不胜枚举。
左一个“累牍连篇”,右一个“连篇累牍”,都是皇帝老子自己开金口。不然的话,有谁敢批评“盛世修文”,敢批评钦定的“文化工程”呢?但四库全书错误之无法掩饰,却由此可见。
抄得错字连篇,还只是四库全书毛病的“小焉者也”,更要不得的是它的乱改古书。周作人的话也许不足为凭,那么就来看看鲁迅是怎么说的吧。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云:
学者们几乎一听到“钦定四库全书”这名目就魂不附体,膝弯总要软下来似的。其实呢,书的原式是改变了,错字是加添了,甚至于连文章都删改了。
准风月谈·四库全书珍本云:
(四)库(全书)本有删改,有错误,如果有别本可得,就应该用别的善本来替代。
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云:
文字狱不过是消极的一方面,积极的一面则如钦定四库全书,于汉人的著作,无不加以取舍,所取的书,凡有涉及金元之处者,又大抵加以修改,七经,二十四史,通鉴,文士的诗文,和尚的语录,也都不肯放过,文苑中实在没有不被蹂躏的处所了。
就是这样一部书,偏偏有人要印,有人愿买。印了文渊阁本,又印文津阁本,又印文澜阁本(这可是只剩下半部后来补抄的),恐怕转移到“三线”去了的文溯阁本也在计划着要印了吧,这就是今天古籍整理出版的水平。
(二零零六年八月)
-
香靥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自识伊来,便好看承,会得妖娆心素。临歧再约同欢,定是都把、平生相许。又恐恩情,易破难成,未免千般思虑。近日书来,寒暄而已,苦没忉忉言语。便认得、听人教当,拟把前言轻负
-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描写秋天景色
-
这是一首写广西瑶族女子参加赛歌节的诗。以少数民族的生活为题材的诗,在古典诗歌中为数甚少,何况又写得如此色泽明丽,情景宜人,这就更为难能可贵了。
-
有人家甚富,止有一男,宠恣过常。游市,见一女子美丽,卖胡粉,爱之,无由自达,乃托买粉, 日往市,得粉便去,初无所言。积渐久,女深疑之。明日复来,问曰:“君买此粉,将欲何施?”答曰:“意相爱乐,不敢自达
-
作品:《商君书》 简介《商君书》,又称《商君
-
作者: 杨士奇 【原文】: 洪武乙亥(1),余客武昌。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
名言: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①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②湿, 清辉③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④, 双照⑤泪痕干! 【
-
宋词典故·竹夫人 【出典】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二五《送竹几与谢秀才》诗:“留我同行木上座,赠君无语竹夫人。”清·查慎行注:“山谷云:‘竹夫人,乃凉寝竹器。憩臂休膝,非夫人之职;而冬夏青青,竹之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