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满地》苏启平散文赏析
乡愁是村头的一棵香樟。记忆是撑开的树冠,绿绿葱葱。每一片叶子记录一个人,或者一件事。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恰似穿过岁月,悠闲地站立在熟悉的树底。此刻,我只是昔日调皮的顽童,蹦蹦跳跳地拿着拨浪鼓,摇来晃去。那个塞给我糖果的奶奶去了哪里?什么时候才可以重新看到她慈祥的面容?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如今做了誰的新娘?
乡愁是屋场里的一口老井。愁绪是井里的水藻,柔顺丝滑。用手捧起一把泉水,是否能吃出往日的滋味?水里倒映着谁的脸,熟悉而又陌生?谁带走了我的天真,带走了我上好的年华?谁将我的青丝染成白发?谁让我稚嫩的容颜灰尘满面?不自觉地后退,后面不再是无忌的童年。在水井边歌唱,歌声依然渗透着泉水的甘甜。
乡愁是记忆里永远无法忘怀的一群人。亲人、朋友、同学,处处都有自己的身影。张三爷爷黑色的门牙,赵四奶奶微跛的右脚,邻家小妹晒在屋檐下的花格衬衫,路上小哥穿在身上的纯白背心。乡村用独特的事物标记每一个充满温情的人物。一个人就是一篇散文,一章小说,抑或一首可以引吭高歌的诗。乡村如果是一个王国,每个人都是乡村的传说,串连起来就是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
乡愁是老屋山脚的一抔净土。黄色的土,让人想起人类的肤色,还有泛黄的书卷。那刻,我方明白,青山绿水装扮下的村庄内心尊贵而永恒。用深情的眼打量熟悉的泥土,整个人都能感受故土的芬芳。内心的律动是大地的温度,柔和温馨。小心翼翼地用一张纸、一块布,带走一抔土。顺便带走一座移动的村庄,一个不老的故乡。从此,天地没有界限,他乡亦是吾乡。
乡愁是田野遗落的一根稻穗。饱满的谷粒吸纳大地的精华,最香甜的味道来自高山清冽的泉水,自始至终营养着我的记忆与诗情。一根稻草,用自己香脆的身躯给了牛羊无尽的温暖。月光下的田野,是村庄最为豪华壮丽的舞台,春夏秋冬轮番上演自然的微妙与奇迹。田埂如弓的背影,是父亲一生劳累最为生动的写照,显赫地悬挂在我童年记忆的厅堂。
乡愁还可以是一张纸,画满只有儿时伙伴才能读懂的文字。乡愁还可以是一句俗话,在时光淘洗之后依然如洪钟大吕。乡愁是故乡早晨朦胧的乳雾,是夜晚清亮的星空;乡愁是游子稠密的情思,是孩童无尽的依恋。
是谁无意打翻母亲古老的容器,散落了一地的谷子?满地的谷子,满地的乡愁。乡愁原来是故乡的宠儿,被每一个游子抱在怀里,揣在梦里。乡愁呀,乡愁,你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无处不在的影子。
(作者单位:湖南省浏阳市浏阳六中)
-
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汲井岁榾榾,出车日连连。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 作品赏析【鹤注】《唐·食货志》:唐有盐井六百四十,成州
-
悔别故山远,愁行归路迟。云峯杂满眼,不当隐沦时。
-
[北朝]民歌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这首诗是《折杨柳歌辞》的第五首,主要写人与马,人马相配,更能显示出北方民族的勇武精神。人是轻捷娇健之男儿,马为千里之快马。健壮的男儿必须骑
-
《天问》是屈原的第二首长篇诗歌杰作
-
灵山的夜晚 这是初秋的一个夜晚。 是过去和未来的许许多多的初秋夜晚中很普通的一个夜晚。 天气渐渐起了凉意,没有月亮,傍晚的时
-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是关于描写“场景记叙·元宵”类的诗句。 满城灯火流光溢霞,璀璨烂漫。
-
师第七 【题解】 师卦为异卦相叠(坎下坤上)。本卦下卦为坎,坎为水;上卦为坤,坤为地。地下有水,数量无穷,水流所向,随势而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填空,内容包括初一下册语文古诗填空题,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填空题二、理解型默写:1.普希金《,古诗文积累填空打开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篇目一】《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
-
卢照邻 长安大道连狭斜, 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 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 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 一群娇鸟共啼花。 啼花戏蝶千门侧, 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
-
吐谷浑盛强,背西海以夸。岁侵扰我疆,退匿险且遐。帝谓神武师,往征靖皇家。烈烈旆其旗,熊虎杂龙蛇。王旅千万人,衔枚默无哗。束刃逾山徼,张翼纵漠沙。一举刈膻腥,尸骸积如麻。除恶务本根,况敢遗萌芽。洋洋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