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相续的书写》梅子散文赏析
秭归乃诗祖屈原的诞生地,自古至今,文脉涌动。在宜昌市,秭归算一个散文写作比较踊跃的地方,有一百多位作者常年从事着散文写作,出书者多,在全国各级杂志发表文章者多。散文百家选发的这一组散文,四位作者是我县散文创作的新生力量,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寫作风格。
胡兴法的小平台选自其写老家作坊村的系列创作,作坊村是长江三峡西陵峡中的一个小山村,属于江边古镇洩滩的一个村落,山水变迁,世移时易,给村庄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变化,胡兴法用他特殊的语言讲述着作坊村的故事,语言精短,故事琐碎,但联结起来却是一个消失在时光背后的鲜活村庄。小平台其实写的是父亲的一生,人与故土的关系通过最平常的一些事情联系在一起。和小平台一样,付金华故乡的年味也是对旧时光的回忆。两篇文章的共同点,表达的都是让我们欲说还休的乡愁。年味渐远,乡愁渐浓,有些东西注定将随着时光远去,我们得适应新生活。可写作的方向,似乎总是向着过去的。
一棵野樱桃树和黄葛树的春天,表面写树,实则写人。前文作者写道:“我此番来,就是要告诉它,即使长在僻远的乡野,即使生活寂寞冷清,也仍然要活出一棵樱桃树的样子,活出自己的样子。” 后文作者在文末剖白:“站在黄葛树下,就像是见到了多年前的老朋友。望着它一身葱绿,在阳光下安之如素。我想,人生也应该像黄葛树一样,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努力地活出自己的一片精彩。”一个是告诉树要怎样活着,实际在说人应怎样活着;一个说人应像树一样活着,实际在赞美树的选择。两文作者并未相约,却一致提出了“活着”这个问题。由树及人,小中见大。
感谢散文百家给秭归的作者提供展示的大平台,与胡兴法文中被抛荒的“小平台”不同,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平台。
(本期栏目特约编辑:秦晓梅)
-
《中原音韵》 如斯世,遐溯眸。恻然他岐千阻留。 悔愆其后,妄人成故难携手。 竟时相思最嘘咻,梦柯望春桃花瘦。 绮情切骨入心头,岂同回眷东楼。 注:御定曲谱,切字处曲谱定用入声字。
-
古者师道德,汉魏以来师经学,隋唐而降所师者场屋之文而已,宜乎师道之不立也。|什么意思
《古者师道德,汉魏以来师经学,隋唐而降所师者场屋之文而已,宜乎师道之不立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作者简介马致远(约1251—1321),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最著名的戏曲作家之一。年
-
阊门曙色欲苍苍,星月高低宿水光。棹举影摇灯烛动,舟移声拽管弦长。渐看海树红生日,遥看包山白带霜。出郭已行十五里,唯销一曲慢霓裳。
-
李贺辞官正值青春才华横溢之时,他对自己的前程抱着无限的希望。谁知遭罹无缘无故的沉重打击,内心的愤慨是可以想见的。他的这首诗和另一首题为《出城》的诗便集中反映了他当时凄哀的心境。 诗的开头两句“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写诗人
-
渐素景。金风劲。早是凄凉孤冷。那堪闻、蛩吟穿金井。唤愁绪难整。懊恼人人薄倖。负云期雨信。终日望伊来,无凭准。闷损我、也不定。
-
古文观止·《左传》·郑子家告赵宣子 (文公十
-
楚国有狂夫。茫然无心想。散发不冠带。行歌南陌上。孔丘与之言。仁义莫能奖。未尝肯问天。何事须击壤。复笑采薇人。胡为乃长往。田舍有老翁。垂白衡门里。有时农事闲。斗酒呼邻里。喧聒茅檐下。或坐或复起。短褐不为
-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霞踏哮虎。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桐英永巷
-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关恨蜀川。归云已落涪江外,还雁应过洛水瀍。洛水傍连帝城侧,帝宅层甍垂凤翼。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柳叶园花处处新,洛阳桃李应芳春。妾向双流窥石镜,君住三川守玉人。此时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