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彭丽群《中国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彭丽群《中国画》

当下,中国画越来越被我国人民所喜爱,生活中处处可见书画作品。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中国书画这一古老的东方瑰宝,正逐渐走进千千万万寻常的百姓家。中国画以它独具的艺术语言,把凝重的时代痕迹、遥远的时尚空间、古朴典雅的艺术感染,浓缩于赏心悦目的咫尺之间,使人们工作的劳累、人世的喧嚣,顷刻间得到化解。

中国画艺术与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我们的精神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艺术家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国画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对人类社会,对人类文明同样承担着重要责任。艺术是通过形象再现社会生活的。中国画不少作品是表现时代性(如清明上河图)、地方性(如黄土高原或塞外风光)、地方风情(如少数民族),还有社会生活、自然风貌、动植物特性等。这些作品,都使我们从形象上认识历史、社会和自然。所以,无论作者有意无意,艺术品自然而然,或多或少,都会给人们这种认识、智力的作用。中国画讲画理、画情、画趣,具有教育功能,往往反映作者的正确观点。只是它的作用,是通过感情上的渗透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不是立竿见影的说教。它的作用不是其它方式所能办到的。某些丑恶现象,往往法律手段不能制裁,道德的格言也不能使那些生活空虚和庸俗的人有所收敛。但通过绘画艺术等艺术形象的鞭挞和嘲讽,往往得到意外的效果。只不过绘画艺术的教育作用,不是板起面孔教训人,而是将教育寓娱乐欣赏之中,让欣赏者从中得到教益。

一幅好的国画作品,是具有美的感染力的,好比放出的气息,这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还得有信息的接收引起共鸣,才能发生作用。这就是说,光有好的国画作品还不够,还得有喜欢和欣赏中国书画的人。不同的天赋、兴趣、爱好、文化、经历及艺术修养等因素,成为欣赏者的综合素质。其素质越高,欣赏水平越高。就会认识和喜欢比较好的绘画作品,就容易理解和接受美术作品中的情感。如同中餐更能濡养国民的身体,作为国粹的中国书画比其它画种更贴近我国民众的生活,它释放的情感更易为中国人所接受。

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接受的中国画是“雅俗共赏”这一类型的。所谓“雅俗共赏”是指专家和同行认可、广大群众喜欢的一种风格。“俗”不是指“低俗”,而是易被多数人欣赏接受的通俗。它们多有清新绚丽的画面,温和自然的神韵,既符合传统又具有现代意识。现代社会要求艺术适应面广,中国画作品不仅要给画界同行看,更要给不会画画的平民百姓看,否则必然失去生命力。美术作品要给人以美的享受,有的人画所谓的“丑人”“怪石”“呆鸟”,违反美学规律和造型艺术法则,违反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大众的欣赏习惯,认为“丑”“怪”就是与众不同。而这种形象使人看了难受,造成了精神污染,背离了美的初衷,得不到人们的认可。美术作品,是否“美”是至关重要的。

在华夏大地上,从天南到海北,从城市到乡村,从民间到宫苑,处处都能看到中国书画的身影,显示着中国画的精神,从而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收藏和悬挂书画,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除了用国画装饰居室,历代文人雅士还喜欢请人在扇面上作畫,夏天随身携带,既能纳凉,又可以时时欣赏,成为“行走的中国画”。

猜你喜欢
  • 戴叔伦《京口怀古》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戴叔伦京口怀古大江横万里,古渡渺千秋。浩浩波声险,苍苍天色愁。三方归汉鼎,一水限吴州。霸国今何在?清泉长自流。作者简介戴叔伦(73

  • 《容斋随笔·东坡自引所为文》译文与赏析

    东坡自引所为文东坡自引所为文 【原文】 东坡为文潞公作《德威堂铭》,云:“元之初,起公以平章军国重事,期年,乃求去,诏曰:‘昔

  • 白居易《对酒自勉》全诗赏析

    五十江城守,停杯一自思。头仍未尽白,官亦不全卑。荣宠寻过分,欢娱已校迟。肺伤虽怕酒,心健尚夸诗。夜舞吴娘袖,春歌蛮子词。犹堪三五岁,相伴醉花时。

  • 韩愈《题炭谷湫祠堂》全诗赏析

    万生都阳明,幽暗鬼所寰。嗟龙独何智,出入人鬼间。不知谁为助,若执造化关。厌处平地水,巢居插天山。列峰若攒指,石盂仰环环。巨灵高其捧,保此一掬悭。森沈固含蓄,本以储阴奸。鱼鳖蒙拥护,群嬉傲天顽。翾翾栖托

  • 韦应物《燕衔泥》全诗赏析

    衔泥燕,声喽喽,尾涎涎。秋去何所归,春来复相见,岂不解决绝高飞碧云里,何为地上衔泥滓。衔泥虽贱意有营,梁朝日巢欲成。不见百鸟畏人林野宿,翻遭网罗俎其肉,未若衔泥入华屋。燕衔泥,百鸟之智莫与齐。

  • 古籍名著《明文海》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明文总集,四百八十二卷。清黄宗羲编

  • 拜上帝教

    “拜上帝教”是洪秀全起义的秘密组织,又称“拜上帝会”。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创始人和领袖,广东花县人。1836年,洪秀全在广州应考时,得到了一个叫梁发的布道人所写的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1843

  • 《智通寺联语·《红楼梦》》原文与赏析

    《红楼梦》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这副对联出现在《红楼梦》的第二回中。它

  • 李商隐《燕台四首·春》全诗赏析

    风光冉冉东西陌,几日娇魂寻不得。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暖蔼辉迟桃树西,高鬟立共桃鬟齐。雄龙雌凤杳何许,絮乱丝繁天亦迷。醉起微阳若初曙,映帘梦断闻残语。愁将铁网罥珊瑚,海阔天翻迷处所。衣带无情

  • 《渡青草湖》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渡青草湖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芳。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滔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