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泉洲《畅想小草》
畅想小草
畅想小草畅想小草
文 / 詹泉洲
在中国文学的发展长河中,小草无疑是一个独特的意象。作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与小草结下不解之缘。文学作品中,吟咏小草的诗文比比皆是。诗经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就是芦苇。时隔两千多年的时空,我们仿佛能看到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诗中的那个那主人公那神情焦灼、心绪不宁的情状,其思慕追寻恋人的情状,多少年后,仍不时地显现于我们的眼前。小草充满诗意美,洋溢着满满的中国的人文精神。
小草在其纤弱的体格中,洋溢着积极向上的豁达的个性精神。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岁一枯荣”,枯荣,兴败,生死,都是世之常情,不禁让人有淡淡的感伤与叹惋。“春风吹又生”,春风来了,小草又满怀信心地重获生机与活力,不断开辟新天地。你看,小草是多么的豁达,多么的积极向上!
小草的种子,有的落在悬崖峭壁的石头缝里,但只要有一点水分和阳光,小草就能顽强的长出。秋天到了,小草经霜枯萎了,貌似就要永远离开这个世界,但是,第二年的春天,峭壁上依然生长着生机盎然的小草。经历了多少的风风雨雨,经历了多少的风霜雨雪,在一场场的劫难中,小草一次次傲然再次挺立。在其纤弱的体格中,小草洋溢着怎样的一种顽强不屈的个性精神!
“茅檐低下,溪上青青草。” 小草,给人满怀的希望。当大地从冰雪覆盖的大地中重新苏醒过来,当人们看到一丛丛的小草从地下钻了出来,春天的喜悦就慢慢地洋溢在人们的脸上。一个个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收获、关于未来的理想扑面而来。人们仿佛看到了收获累累的未来,看到了青春与爱情的希望。于是,脚下的步伐也不断地变得坚定、从容。
春天,小草带着希望而来,高兴地露头打望,兄弟姐妹们一起,装点这满世界的翠绿。夏天,小草一片茂盛,展现了蓬勃的生机与青春的活力。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小草经历风霜考验的季节,叶子渐渐变黄,它在思考将来的去处。冬天,大雪纷飞,叶子枯黄。为了报答大地的滋养,枯黄的叶子扎向大地的怀抱,变成了大地的营养,怀着感恩的心,报答大地。感恩,让大地变得美丽,也让世间的一切,变得美丽。
一棵小草是弱小的,一丛小草是葱茏的,绿茵茵的草坪是青翠的,而漫野的青草,则是让人震撼的。而这些,来自于小草的团结,他们手拉手,根连根,一起度过春夏秋冬,一起经历风霜雨雪。从一芽的绿色,到苍翠满人间,这是团结的精神,这是团结的力量!
从大自然的小草,我想起了人世间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他们也许很卑微,但他们坚韧顽强;他们也许所处的环境不好,但不管身处何处,他们都能很快适应,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他们手拉手、心连心,用团结的奋斗精神,开拓出了一片片的新天地。他们的身上,有着小草的精神,有着小草的力量。就是他们,创造了伟大的历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我们忘不了,农历庚子年初,一场百年不遇的瘟疫袭击中国。武汉封城,全国警戒。忘不了,多少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他们日夜奋战在抢救病患第一线;忘不了,多少快递小哥、外卖小哥,日夜穿行在大街小巷,将丰富多彩的商品,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了千家万户;忘不了,公交司机、的士司机,在那不平凡的日子里,日夜穿梭在大街小巷,保证了城乡交通的正常;忘不了,小区保安和其他的物业管理人员,他们日夜坚守工作岗位,为进出小区的居民量体温,保证了小区百姓的安康;忘不了,千千万万的中小学教师,他们通过网络给孩子们上课、改作业,又有多少人熬坏了眼睛;更忘不了,在祖国的漫长边防线上,我们的战士们时刻紧盯着边防线上的恶狼恶狗,随时准备驱逐来犯之敌!……,有太多太多平凡的百姓,有太多太多普通的工作者,是他们,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谱写了一曲曲的感天动地的抗疫之歌!是他们,一起铸就了保障共和国安宁的钢铁长城!他们的身上,蕴含着不平凡的小草精神!是他们,谱写了一曲曲激动人心的小草之歌!
礼赞!小草。
-
名言: 言必当理,事必当务。 句意: 言谈一定要合于道理, 事情一定要干紧要的。 出处: 《荀子·儒效》
-
意象派*诗人表现的意象都是客观生活的意象,故称“客观意象”。如特·伊·休姆*的名诗《在船坞上》:“午夜时,在寂静的船坞上,/缠绕在高
-
赠黎安二生序赠黎安二生序 【原文】 赵郡苏轼[52],余之同年友[53]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54]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
-
成相杂辞 作者: 李山 【本书体例】
-
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溪汀眠鹭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层岫回岑复叠龙,苦篁对客吟歌筒。 作品赏析晚凉景也。注:1: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玉烟,雾气也
-
奉使推能者,勤王不暂闲。观风随按察,乘骑度荆关。送别登何处,开筵旧岘山。征轩明日远,空望郢门间。
-
兰香爇处光犹浅,银烛烧时焰不馨。好向书筇一窗下种,免教辛苦更囊萤。
-
【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扬州)人。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作为词人,他虽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但词风不像
-
南朝乐府·杂曲歌辞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
-
《为学大病在好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明·王守仁 《传习录》上,治学禁忌类名言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