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母爱如灯》陈祖明散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母爱如灯》陈祖明散文赏析

今晚,同学聚会,回到家已是子夜时分,发现家里的门灯亮着,看来古稀之年的母亲记性差,又忘记关灯。而“忘记关灯”这四个字,是我小时候母亲常在我耳边唠叨的话。

初中时,母亲总是教导我们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家里电灯泡的瓦数常用最小的,昏昏暗暗,跟火油灯似的。我对母亲说:“换个60瓦的吧!亮一点,读书清晰。”母亲说:“你在火油灯下不也是读完了小学?也拿过奖状。”有时候,我去房间了,堂屋的灯没关,母亲会悄悄关掉,嘴里又在唠叨:“你看又忘记关灯了!”在我的印象里,母亲是一个用电节约的人。在农村装通电灯多么不容易,盼了几十年。所以,母亲特别珍惜用电。

说起火油灯,那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事,像烙印在心里。读小学,村里还没通电,就点着土做的火油灯读书、写作业,母亲在一边陪着我。她手里从不闲着:纳鞋底、缝衣服,或是挑选田园的种子。她和我合用一盏火油灯,来节约火油。那时候,火油都是凭票供应,很紧张。母亲就把两瓶火油塞在床底下,像宝贝一样藏着,怕人偷去似的。

四年级暑假,邻居小军约我晚上去田野“照田鸡”,我说没灯没火油。小军说灯自己做,容易的;火油么,你我家里各自倒一点。我说母亲会骂的。小军说就一点点,而且暑假晚上不做作业,火油用得少。我点头了,在母亲的床底下偷偷倒了有半斤火油,晚上收获了半竹篓田鸡。

第二天,这事被母亲知道了,她不由分说,狠狠地举起赶鸡用的小竹棍,往我的屁股上、手上打,嘴里一个劲地骂:“我叫你偷火油!我叫你偷火油!”又把半竹篓田鸡倒进水沟。母亲发泄完后,看着我身上的一道道血痕,抱着我痛哭:“孩子,你真不懂事,要好好读书,火油多金贵,出了钱也买不到。这两瓶火油是积存下来供你读书的,是父母的指望!”从此,一盏小小的火油灯永远记在我心里。母亲用一盏小小的火油灯,把我送上锦绣前程。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造了别墅,为了真诚地回报母亲,给她房间装了空调,买了电视机,电灯也装得明明亮亮。可母亲到了夏天,很少开空调,摇把蒲扇,开个微型吊扇,把一个个炎热的夏天熬过。开灯也省,开了吸顶灯,就不开筒灯,还是按她几十年不变的习惯,节约用电。在母亲的心里,一盏火油灯、一盏电灯,那是多么金贵!是照亮桌案的灯,是照亮子女前程的灯。

关了门灯,开启堂屋的灯,从母亲的房门口经过,见房门虚掩着。我开口随便问一下:“妈,你睡了?门灯又忘记关。”母亲说:“我没睡,灯是为你开的。怕你多喝酒,找不着钥匙。”我打开母亲房里的灯,原来她和衣靠在床上。我被感动得流泪,明白了母亲的心思:她在等一个晚归的人平安到家,灯是为他亮着的。母亲的爱似涓涓细流,滋润着心田;母亲的爱似一盏小小的火油灯、一盏家中的门灯,照亮着家院,照亮着我的心。

猜你喜欢
  •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赏析》

    该诗当是诗人在至德(唐肃宗年号,公元756年—758年)间任鄂州转运留后,出巡到夏口一带时所作。   该诗是遭贬后触景感怀之作。诗中对被贬于岳阳的源中丞,表示怀念和同情,也是借怜贾谊贬谪长沙,以喻自己的遭贬谪。前六句主要是描绘江乡浩渺

  • 大丈夫不怕人,只是怕理;不恃人,只是恃道。

    【名句】大丈夫不怕人,只是怕理;不恃人 ① ,只是恃道。 【译文】大丈夫不怕人,只怕理;不依靠他人,只依靠道理。 注释 【注释】①恃人:依仗他人。

  •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唐诗宋词名句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意指时下之人不能领悟凌云木的价值,必须等待凌云木真正达到崇高地位才会被人所赞美。凌云木,即神木,可见李白对于真正才华的崇拜之心。这句名句让人深思,也揭示了凌云木这个比喻的一种深刻意义,即真正的才能必须经历时间的洗礼和考验,始能得到认可。

  • 《盘中诗》情诗三百首赏析

    盘中诗 作者: 苏伯玉妻

  • 诗词《芣苢》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①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②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③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④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⑤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⑥ 【注释】 ①采采:采了又采。芣苢:车前草,旧

  • 苏轼《残句衡茅稚子璠玙器》全诗鉴赏

    残句衡茅稚子璠玙器。

  • 罗隐《感弄猴人赐朱绂》诗意|阅读答案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著绯!罗隐(833—909),本名横,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少英敏,善属文

  • 许安仁《梦中作》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许安仁《梦中作》 山色浓如滴,湖光平如席。 风月不相识,相逢便相得。 【译文】 山色浓翠欲滴,湖光平静如席。清风明月虽然不相识,一旦相见便成莫逆。 【集评】 宋·许顗:“季父仲山,病中梦至一处泛舟,环

  • 古文辞类纂《柳子厚石涧记》全文

    柳子厚石涧记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

  • 宋朝著名词人生平简介汇总

    辛弃疾1104~1207年,南宋诗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