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叔河《今夜谁家月最明》随笔
今夜谁家月最明
五十多年前在报社,志浩兄作文曾署名“张千弩”,俞润泉、朱正和我跟他开玩笑,简称为“张弓”。后来扩散到大伙中间,也没经过什么“约定”,便“俗成”为“张公”,积重难返,就这样喊下来了。
张公同我们几个,本来也只是一般的同事,仅仅因为都喜欢看些联共党史和政治经济学以外的书,有一点共同爱好,见面时不免多谈几句。一九五五年反胡风,便把这四个人“整”成了“反革命小集团”,随后改为“反动小集团”,随后又改为“落后小集团”,最后才说本来并没有什么小集团,二三十岁的人却都七老八十了。但这样“整”也“整”出了一点副产品,就是我们之间不寻常的交情,既同为涸辙之鲋,自不能不相濡以沫也。
十多年前我写了篇小文,题曰卅五年前两首诗,这两首诗便是志浩兄的中秋对月同叔河作二首,如今收在他这部诗集里。此诗和此文,即可以证明我们交情的久远了。如今志浩叫我为诗集作序,我想即以此旧文充数。杜诗云“庾信文章老更一九六一年中秋节的晚上,张公提了一斤月饼来我家,他住南门外侯家塘,我住北城教育街,相距约八九里。两人都刚摘掉右派帽子,没有正式工作,靠刻钢板维生,刻一张蜡纸六到八毛,能将计划供应的食物买回就不错,月饼理所当然成了稀罕之物,很快便被孩子们分吃完了。
喝完一杯茶,闲话片刻,张公便起身告辞,我照例送他回去。出门时还不到九点,从又一村到南门口,历来繁华热闹的街道,因为“大办城市人民公社”,撤并了商业网点,“三年自然灾害”又带来了商品匮乏,店铺都已经关门,时逢佳节却行人特少。只有天上还未受到“人间正道”的影响,依旧是月到中秋分外明,电压不足而黯淡的路灯为月色所掩,行道树下黑暗得简直怕人,张公和我便在这黑暗中走着,一路伴随着我们的,只有树梢摇落的秋声……
张公一直不做声,我偶而说句把话,他也只以哼哈回答,于是我也沉默了。出了南门口,路更宽,人更少,法国梧桐的飒飒声也更响,寂静中我的心只觉得一阵阵紧缩,张公却忽然低声吟咏起来,是一首七言绝句:
今夜谁家月最明,城南城北满秋声。
长街灯尽归何处,萧瑟人间两步兵。
“刚作的吧?”我问道。“是的,送给你的。”
“是首好诗”,我说,“不过这里只有一步兵,没有两步兵,我是既不能酒,又不能诗呀。”
张公不答话,却低声吟出了他的第二首来:
艰难生计费营谋,日刻金钢懒计酬。
未必此生长碌碌,作诗相慰解君愁。
“也写得好,只是太乐观了。”我说,心中不禁凄然。
他勉强一笑,听得出,笑声也是凄凉的。
这时已经走到侯家塘的十字路口,为了不打扰住在路旁菜土中矮屋里的张公的妻儿,我们便在路口分手了。
一个人踏着月色回家,夜深了,更冷清,我的心头却泛起了一股温暖。
从那晚起,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五年,这两首诗却一直存在我心头,无论在月黑风高的长夜中,还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它们都是这样的温暖,这样的鲜明。
——文章是抄完了,但还须说明一点,志浩兄这两首诗,集中自注作于一九六二年,我在文章中写的却是一九六一年。错的是谁呢?也许是我吧,但白纸黑字十年前就已写成,题目也不想从卅五年前两首诗改成卅四年前两首诗,于是只好像易子明同志给我作“小集团分子”结论时宣布的那样,再一次的“知错不改”了。
(二零零七年一月)
-
【名句】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注释与译文]燕雀一类小鸟只能在篱笆间游戏,怎会知道鸿鹄遨游在天地之间呢?诗句比喻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庸人不会理解壮士的志向。《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陈涉的话:“燕雀安
-
序 【本书体例】
-
训曰:仁者以万物为一体,恻隐之心触处发现。故极其量,则民胞物与无所不周;而语其心,则慈祥恺悌随感而应。凡有利于人者,则为之;凡不利于人者,则去之。事无大小,心自无穷,尽我心力,随分各得也。 【注释】
-
多病多愁心自知,行年未老发先衰。随梳落去何须惜,不落终须变作丝。
-
《雄毅过古人,诚信包当世。》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万里谁能访十洲,新亭云构压中流。河鲛纵玩难为室,海蜃遥惊耻化楼。左右名山穷远目,东西大道锁轻舟。独留巧思传千古,长与蒲津作胜游。
-
【释义】 该句为一幅对联,也可看做是一则格言。意思很直白: 三国诸葛亮一生办事很谨慎,北宋宰相吕端在小事上糊糊涂涂,大事上绝不糊涂。 【评析】 上个世纪70年代,病榻上的毛泽东在一次召见元帅叶剑英时,
-
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
-
《弃妇》是李金髮的一首诗。读完这首诗,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弃妇命运的深情关注。诗中的弃妇形象深深触动了我,她的辛酸和无奈让人叹息。通过描绘她的遭遇,李金髮展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困境和无力。诗中的情感真挚动人,让人不禁为弃妇感到心疼。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弃妇生活的描写,传达了对改变这种命运的无力感。弃妇似乎注定了她的悲惨命运,即使她有再多的苦求和祈祷也无济于事。这让我思考起了社会的不公和女性的地位。通过这首诗,我更加理解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所受的不公待遇。同时,我也对弃妇这一社会群体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关注。这
-
(明)谢士元 地轴分明载六鳌①,昔人城此岂知劳②。 北兵仰视规模壮③,南斗平临地利高④。 余玠经营心不死⑤,王坚战守计徒劳⑥。 百年俯仰成古今, 满目寒云半野蒿。 【题解】 钓鱼城在合川县东5公里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