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秋天的信》
闻山口五郎尺八
剑气是孤独的
剑声,有时是哭
如晾衣绳上的水珠
我们凝聚着生
天地茫茫
无非要完成各自的死亡
在我就要折断的时候
在我就要折断的时候
我要轻声哼唱。我的忍耐要唱出一支
豌豆花最高处的卷须
那样柔韧的歌曲——
一条小径曲折向上,手一样攀爬
没有花,只有叶子
没有歌词,只有乐曲
初秋天空的那种蓝
初秋天空的那种蓝
——你可以,把整个天空都安放在
一只白鹭鸟的脊背上
它驮着轻轻起飞
而丝毫不觉得有重量
注入我吧,沿着我的双眼——
倾倒出我体内,那暗沉沉的积水
(我的脚绊在了夜晚)
允许我,用初秋天空的那种蓝
书写:
我生命的、无人接收的信件
秋天的信
秋天
用大叶杨率先变黄的叶子
给我写信:死亡
是枯萎。也可以是最灿烂的淬炼
灯
我早已知悉
在我全部的生活中,唯有我的心是灯
额头,奇怪地
集中了所有皱纹。它们被扣押
作為一份,多年后的供状
这羞耻的标记——
学习,为你自己接骨吧
软弱啊,你将遍寻不到
一根树干,攀援停靠
死亡随想
1
为什么
死的列车常常在黄昏
开来
2
我要看看死亡
有多少张面孔——
我要看看哪一张
能让我惊恐——
3
死是倦怠
死更是热情
4
我们认不出,他们额头上的灰
那些秘密的死者
就平静地走动在我们中间
很可能,比我们笑得还灿烂
5
我们猜测死亡
我们嗅,我们比划它的形状
我们伸手指点它的面庞
“看,这就是死亡——”
而死者缄口
如畏惧,信守一个神秘、古老的约定
死:是最深的秘密
6
不要议论他人之死,作为
对死亡
和那承受了死亡的死者的敬意
他独自研读了这部大书
登高览胜
而我们才远远窥见那云雾缭绕的山顶
7
不懂得生
才试图研究死
不善于生
才在死亡中躲藏
8
某物囚我,如茧中之蛾
我用“死亡”的钉子在墙上打洞
得呼吸而存活
9
别的人临摹你
用睡眠
我用
——吻
10
我让我的心昏睡——
那些善于冬眠的将能活到下一个春天
11
我每回想茨维塔耶娃之死
我就同样死亡一次——
心灵的每一次哭泣都是死亡
12
当我
像黎明前的弯月躬身隐退
我希望,不必再次奉命登临这人世的剧场
13
你并未向我全部开放
在你神秘的梯级上
我仅仅是来到了
那第一级
-
坐来念念失前人,共向空中寓一尘。若问此花谁是主,天教闲客管青春。
-
曹植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
-
作者: 李志获 【本书体例】
-
《 感遇十二首其七 》 .[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释】 ①江南:长江以南
-
甘泉村没有泉但有树,流苏树前来看流苏树像是邂逅这辈子最不应该错过的一个人那些捏着手机为流苏拍照的看上去,多像在为这辈子没有轰轰烈烈
-
诗中首联以《三国志》起首,奠定咏史的基调;颔联描写眼前之景,写得气象开阔;颈联感慨自己政治上坎坷漂泊的际遇;尾联反用孙权使鲁肃屯巴丘事,表达内心的情感。全诗沉郁蕴藉,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首句“三分书里识巴丘”
-
雄藩镇楚郊,地势郁岧峣。双旌拥万戟,中有霍嫖姚。海云助兵气,宝货益军饶。严城动寒角,晚骑踏霜桥。翕习英豪集,振奋士卒骁。列郡何足数,趋拜等卑寮。日宴方云罢,人逸马萧萧。忽如京洛间,游子风尘飘。归来视宝
-
病逢佳节长叹息,春雨蒙蒙榆柳色。羸坐全非旧日容,扶行半是他人力。喧喧里巷踏青归,笑闭柴门度寒食。
-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①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 ②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 ③ ,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 ④ ,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
-
散文。吴伯箫著,写于1961年。作者忆述自己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使用过的一辆普通的农家纺车,细腻地描绘了纺车的外型、纺线的技术、姿态乃至技术革新与生产竞赛的场面,从各个方面表述对延安生活的深切怀念,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