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雪烹茶见禅心》刘鹏散文赏析
第一次煮雪烹茶,是在看红楼梦的时候,那日恰恰下着一场大雪。开窗,看到漫天的飞雪、一地的积雪,我放下书卷,跑进了雪地,掬起一捧雪,看它温柔地融化,慢慢地潜入心扉。
就是在这么一瞬间,电光石火般,想起了妙玉煮雪烹茶的情节。
妙玉招待黛玉、宝钗、宝玉喝“体己茶”,黛玉问她:“这也是雨水煮出来的?”妙玉冷笑道:“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妙玉是清高孤绝的,以至于她所选的烹茶之水,竟然大有来历,连黛玉也猜不到。古寺、梅花、五年前的雪水,我一概没有,我所能拥有的,就是此刻天地间的飞雪。它晶莹白净,不染红尘,我若采撷而来,雪的贞操为我而付,这样的雪水烹出的茶,怕也未必逊色于妙玉的“体己茶”。
于是乎,我取出一只盆,冷水热水的洗刷干净,将它摆放在雪地里,承接玲珑“天花”。回到屋内,燃起一炷香,就那么捧着书,斜倚在窗边,一页页翻阅,一遍遍偷窥雪的舞姿。檀香燃尽时,盆里也积满了雪花。我激动得放下书,跑进雪地,用青花瓷碗小心翼翼地挖出两碗雪,倒入水壶中,再把水壶架在炉上。火滋滋轻叹,好似在赞叹着雪的甘美清冽。
雪最温柔,最懂人心了。它知道我已口干喉燥,遇热便化作水,顷刻便沸腾,咕咕的叫唤着我快沏茶吧!可我又偏不顺从它,因为沸水泡茶是大忌,所以我反而又从盆里舀出一碗雪,匀些进入壶中。这时再提起壶,一股清冽的雪香就顺着壶口,欢快地奔涌进茶碗。碗中的尖尖绿茶,随着一分热,开出一朵花,随着一分烫,散出一股香。茶的绿意,在雪水中慢慢地、慢慢地洇开,宛若一幅水墨丹青。清、轻、静、映……分外惹人怜,教人欢喜沉醉。
端起小茶碗,左右轻摇,水墨丹青潋滟悠然,又再次变幻出新的花样。茶香与雪香,叠加着,氤氲着,喷薄着,吞吐着,我能够品味到这样的芬芳气息,怕是这个季节最优雅的享受了。
再让它们伴着书香与檀香吧。几种香,虽各有特质,清香却是它们的共性。有清香,则心生禅意,禅机,就能够在生活中左右逢源、雅泽他人。
张恨水在丹凤街里,也讲过煮雪烹茶的事,雪水的渊源与红楼梦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丹凤街里,品一品雪水煮出来的茶,仿佛就能让品者蜕去一身的泥胎土气,逃逸市井的污浊腥荤。原来,煮雪烹茶,也是参禅悟道的捷径。
我一边品茗,一边看窗外的雪。书中的故事,历历于心,想得久了,好像那场面也都搬到了我的院子来。三五好友吟诗联对,再没有这样的畅怀了。
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比如唐代诗人喻凫,在赠潘咸一诗里,写到“煮雪问茶味,当风看雁行”,今日尚能与朋友举杯品茗、闲看雁北飞。可朋友走后,今日情景,何日再现?喻凫以后会不会和我一样,陋室一人,自娱自乐?
没有朋友的相聚,煮雪烹茶是有遗憾的。但是会否正因为煮雪烹茶,给了诗人遣散不去的记忆,他反而更痴迷于这样的茶味呢?
茶、雪、炉火,是很容易附着上情感的。
卞毓方就写过一篇煮雪烹茶之忆。大意是:作者煮雪烹茶时,想起过去看到林清玄的煮雪,自己也变得神经质起来——恍惚间,在炉火之上,在水蒸气之上,依稀看到了阎纲、杨匡满、严阵等故人。
佛家有云:过去之心不可得……虽然不可得,但是煮雪烹茶中,暂时地放出自己的灵魂,不也正可以恍惚恍惚,穿回过去么?且不管种种痴心妄念,心有所喜便是善。
想想,也就释怀了。但是释怀之后,又平添了对未来的几许期待。期待雪能如约而至,期待煮雪烹茶的情趣,弥漫在心田,养育又一年的好心情。
也不知雪对这个世界有没有期许;雪是否渴望着年年冬日,与一个叫做茶叶的植物,亲密接触。我只知它随意随性,你愿意如何搓揉它、火烧它,它都没有一点怨言。你拉郎配,让它和绿茶亲吻,它也不抗拒。雪的心太澄澈,它生来就做好了依着你的准备。
这是一片禅心么?那一刻,我忽然醉了,醉在了一碗雪水泡成的茶香里,醉在了晶莹的雪世界。
-
唐·柳宗元 郭橐驼 ① ,不知始何名,病瘘 ② ,隆然 ③ 伏行 ④ ,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⑤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 ⑥
-
逐处花皆好,随年貌自衰。红樱满眼日,白发半头时。倚树无言久,攀条欲放迟。临风两堪叹,如雪复如丝。
-
苏轼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 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 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
-
【原题】:申伯坐上屡成佳语句独未见和德久贻信中之作次韵
-
诗人王维在亭子里等待、迎接贵宾,轻舸在湖上悠然驶来。宾主围坐临湖亭开怀畅饮,窗外就是一片盛开的莲花。诗歌将美景、鲜花、醇酒和闲情巧妙地融于一体,在自然中寄深意,与质朴中见情趣,娟秀飘逸的意境,令人陶醉。 此诗颇同《山居秋瞑》“竹喧”
-
但我还是不得不说,白居易的这首《长相思》就像是水做的,里面有水的轻缓,水的柔情。“汴水流,泗水流”六个字恰好印证了“水”的思想,一直默默东去,带有闲愁几许。
-
《交道非人益我,即我益人.求人益我者,进德之事,子夏之言近之;以我益人者,成德之事,子
《交道非人益我,即我益人。求人益我者,进德之事,子夏之言近之;以我益人者,成德之事,子张之言近之。非能自受天下之益者,不能以益人,
-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
名言: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
南图适不就,东走岂吾心。索索凉风动,行行秋水深。蝉鸣木叶落,兹夕更愁霖。明时好画策,动欲干王公。今日无成事,依依亲老农。扁舟向何处,吾爱汶阳中。清旷凉夜月,裴回孤客舟。渺然风波上,独爱前山秋。秋至复摇
-
知君念我欲别难,我今此别非他日。风里杨花虽未定,雨中荷叶终不湿。三年磨我费百书,一见何止得双璧。愿君亦莫叹留滞,六十小劫风雨疾。先君昔爱洛城居,我今亦过嵩山麓。水南卜宅吾岂敢,试向伊川买修竹。又闻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