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高康《淡去的年味》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高康《淡去的年味》

临放寒假的一天,有个同事突然问我:“过年有意思么?我咋觉得没一点意思,你觉得呢?”我为之一怔,说:“过年放假总可以休息下来,不用再整天忙碌了。”我一时半会找不出合适的理由让同事畅快起来,但此时已插上翅膀飞向了儿时过年的情景中去了。

儿时的过年,往往是从杀过年猪开始的。儿时的过年,往往是从杀年猪开始的。那时生产队还没有解散,社员们一起劳动,一起分配劳动果实。每年的腊月二十前后,生产队都要杀一头猪让社员们高高兴兴过个年。那个贫困的年代,平时人们是很难吃到猪肉的,所以等到杀猪这一天,大人小孩别提有多高兴了,队里四五十户人家都会赶到一个场院,大家一起动手来杀猪,小孩就在一边看热闹玩。

有几个麻利的妇女已经在大口锅里添满了水,烧着旺火,只等水开。七八个精壮小伙已经挽袖束腰,手拿麻绳走向猪圈去逮猪。它嗷嗷地叫着在猪圈里横冲直撞,不肯束手就擒。一个眼疾手快的中年人瞅准机会,嗖地一下就把绾好的绳索套在了猪脖子上,然后大伙拉绳子的拉绳子,抓猪腿的抓猪腿,提尾巴的提尾巴,死拉硬拽地把它拖出了猪圈。被拖起的猪“吱啦……吱啦……”地叫个不停,那声音极其刺耳,任凭它声嘶力竭地嚎叫,小伙子们还是把它抬上了一辆倒扣在地的架子车上,当然轮子已被卸掉,现在做“刀俎”更为合适,因为车背面的横档正好可以防止猪一挣扎而滑落。大肥猪已被死死地摁住不能翻身,屠夫手握尖刀只轻轻地一抹,猪脖颈上的血水便喷薄而出,有人赶紧伸出盆子接住。猪突然噤若寒蝉似的不吭声了。

被放完血的猪再一次被人们架起来投入到一口大铁锅内。大口锅边立时围满了一圈人,他们用一种带有小孔的石头(后来才知那种石头叫副石,或擦屋安,就是现今养盆景用的石头)去搓猪毛。不一会儿,热腾腾的猪尿泡被大人吹得鼓鼓囊囊的,它的出口已被扎紧,就像一个硕大的白皮球,小孩子们便一哄而上去争抢。拿着猪尿泡的人一看给谁都不对,只好抛出去很远让孩子们自己去抢。孩子们先用手臂像打排球一样把猪尿泡打来打去,及至看它沾满泥土后,干脆扔到地上,把它当足球踢了。

一头猪顶多也就能杀一百四五十斤净肉,每家每户能分到的猪肉也就二三斤,凝固以后的猪血太少,不一定家家户户都可以分到。母亲知道我爱吃猪血,宁肯给别人让出半斤肉都要让我吃到猪血。得到猪血的我如获至宝,急忙喊着母亲回家给我煮猪血吃。玩了半晌的我早已饥肠辘辘,也因着自己对猪血早已垂涎三尺,当猪血还在锅里沸腾的时候,我的喉咙里早已不知伸出了多少只手。母亲刚从锅里捞起它放在案板上,我就迫不及待地伸出手指扣一小块放进嘴里。顿时,香、嫩、滑、爽充斥着我的每一个感官细胞,我慢慢地咀嚼着,细细地品尝着,享受着这人间难得的珍品佳肴。

如今,我也长大成人,对儿时吃猪血仍然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有一年年根腊月,母亲对上小学的我说:“今年过年想要什么新衣服呢?”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买一身军装吧,别的我不要!”几天后,母亲上县城跟了一次年集,果然把军装给我买回来了。母亲笑嘻嘻地把我叫到身边,从袋子里掏出一身儿童军装铺开在炕上,我喜出望外,一把抱紧母亲说:“妈妈你真好!”母亲微笑着说:“快穿上让妈妈看看!”我急切地脱了旧衣,穿上军装,妈妈帮我系上扣子,再给我戴上一顶大檐帽,我紧走两步来到穿衣镜前,镜子里立时出现了一个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的将军,简直帅呆了!母亲笑眯眯地说:“你看,我儿就是当官的料……”那年正月我们村恰巧过庙会耍社火,学校里承担了仪仗队的任务,我就是旗帜队的一员,而这套崭新的“将军服”正好派上用场,着实让我显摆了一次。

除夕一到,家家户户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整个一下午“劈哩啪啦”、“轰隆轰隆”的爆竹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该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了,父亲已备好桌子、开启了酒瓶,巧手的母亲端上来各式的炒菜、凉菜,全家老老少少围坐在一起,一边看着央视春晚,一边吃喝,一边说笑,其乐融融。这样丰盛的饭菜、这样富裕的家庭、这样幸福的生活,在以前的生产队时期你想都别想。如今我还能记得,父母每年给我们姊妹三个的压岁钱从二元、五元……二十元、五十元,年年是递增的。给过压岁钱的母亲常常会叮嘱我们姐弟几个:“把钱装好了,今晚别掏,来年就会引来更多的钱”。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了母亲的用意,过去的人都是穷怕了,过年了,只好把新的希望寄托给明年。现今,我们都长大了,有了各自的儿女,父母却一年比一年衰老了,平日里,他们能否衣食无忧、健健康康;过年了,他们能否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地过一个好年,这才是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正月里走亲戚,今天舅家、明天姨家,后天姑姑家,大后天还有个姨婆家、舅爷家……反正每天都是好日子,平时没机会走的都要一一走到,可以说,中国人的年就是继承传统美德的年,自古推崇“礼尚往来”,亲戚朋友之间的走动无疑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同时,也让这个喜庆的年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时的我们特别喜欢走亲戚,我们不管买礼品、还是提灯笼,去了就是玩,就是吃,临回家时,还会得到亲戚们发给的压岁钱,过年的这几天,我们整天无忧无虑、戏耍玩闹,何乐不为?当然,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大人也不怕花钱购置年货、买礼品、为小孩散发压岁钱了,可是,过去几年,有人正月走亲戚都难,为什么?“钱”字挡道。现在呢,如果谁还说“小孩爱过年,大人怕花钱”的俗语,我想,应该过时了吧?

我们这一代人,走过了贫穷,经历过艰难,也赶上了好社会,吃、穿、住、行、用日益满足以后,觉得过年就这样:无非吃吃喝喝、穿穿戴戴、放放烟花、走走亲戚、游游玩玩,年年如此,叫人索然无味。时代的变迁,叫我们不再盼望着过年,因为,我们所需的一切,平时就可以唾手可得,无须等到过年时才祈求实现。可是,亲爱的,我们有没有想过:人都是自小长大,逐渐变老的。当我们为了人生去放手一搏的时候,亲爱的,你可曾想到了父母,想到了日夜牵挂着子女的父母?当我们身强力壮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却渐渐地老去,他们行走在世上的年日又是多少?他们平日里不想给我们添麻烦,电话里常说“好着哩,好着哩!”,我们难道就这样忍心在过年的时候不回家看看他们吗?我们有着幸运的今天,难道不是生养我们的父母所赐?

“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儿行千里母担忧”、 “阳光是灿烂的,但比不上母亲对我的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无论我们过得好与不好,走得远还是不远,觉得过年有意思还是没意思,一年了,请别忘了与家人团聚,回家看看为我们操劳一生,整日里期盼儿女回家的父母!回家过年是一种亲情的呼唤,更是一种良知的体现。

过年了,淡去的是物质享受,浓化的是人间亲情、真情,也只有世间至纯至善的真情,才使这个年过得有滋有味、春意浓浓。

吴利强

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散文家、中国文学、散文福地、中华日报、光明文荟、陕西市政、八九点钟和宝鸡日报等,迄今为止,发表散文、诗歌、杂文和小说等200余篇80万余字。

猜你喜欢
  • 七下古诗词考卷(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古诗词考题)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下古诗词考卷,内容包括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古诗词考题,七年级(下)语文古诗词检测,试卷答案(考试范围:第一单元及课后古诗词前五。《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 ; 2、《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

  • 《排闷(其四)·[宋]陆游》原文与赏析

    [宋]陆游西塞山前吹笛声,曲终已过雒阳城。君能洗尽世间念,何处楼台无月明。陆游绍熙四

  • 韦应物《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全诗赏析

    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高斋犹宿远山曙,微霰下庭寒雀喧。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疏空掩门。时忆故交那得见,晓排阊阖奉明恩。

  • 承德避暑山庄古诗词鉴赏(写避暑山庄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承德避暑山庄古诗词鉴赏,内容包括写避暑山庄的诗句,有关避暑山庄的诗文,写避暑山庄的诗句。承德避暑山庄72景色诗歌14首北枕双峰晚辉笑,南山积雪夕映照.巅顶依稀几闲亭,看罢秋风看春晓.2、金莲澄波映日红,双湖叠翠夹镜中.清风起

  • 乐府诗《画鱼歌》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宋]苏轼 湖中道中作。 天寒水落鱼在泥,短钩画水如耕犁。渚蒲披折藻荇乱,此意岂复遗鳅鲵?偶然信手皆虚击,本不辞劳几万一。一鱼中刃百鱼惊,虾蟹奔忙误跳掷。渔人养鱼如养雏,插竿冠笠惊鹈鹕。岂知白挺闹如雨

  • 《[双调]夜行船·秋思》

    [元]马致远 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

  • 王勃《早春野望》全诗赏析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 古代兵法之《管子》原文和鉴赏

    [原文] (节选) 卷第二 七法第六 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是必立,非必废,有功必赏,有罪必诛,若是安治矣,未也。是何也,曰形势器械未具犹之不

  • 《先秦·列御寇·两小儿辩日》内容简介和鉴赏

    先秦·列御寇·两小儿辩日 亦题《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斗》、《两小儿辩日远近》。先秦寓言小说。旧题列御寇撰。原载《列子·汤问》。公木等编《历代寓言

  • 白居易《尝黄醅新酎忆微之》全诗赏析

    世间好物黄醅酒,天下闲人白侍郎。爱向卯时谋洽乐,亦曾酉日放粗狂。醉来枕麴贫如富,身后堆金有若亡。[诗云:一醉曰富。]元九计程殊未到,瓮头一盏共谁尝?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