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双调]夜行船·秋思》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双调]夜行船·秋思》

[元]致远

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混几个重阳节。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元代社会争名夺利之风盛行,马致远的这支曲子就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刻揭示这种丑恶现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决不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

“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以夜晚和白天的情形对写,点出夜晚的可爱、白天的可恼。蛩,蟋蟀。宁贴,舒适。无休歇,无休止。夜深人静,只有蟋蟀在吟唱,催人进入甜蜜的梦乡;公鸡打鸣,叫醒了熟睡的人们,万种事情便纷至沓来。人们在白天到底干些什么呢?“争名利”便是唯一追求。“何年是彻”既揭示了人们争名夺利的无休无止,更表达了作者无比的憎恶。彻,了结、到头。接下来作者用三组比喻,概括而细腻地刻画了“争名利”者的种种丑态。以密集的蚂蚁作比,可见“争名利”者之多;以到处飞舞的蜜蜂作比,可见“争名利”者分布范围之广,以闹哄哄的苍蝇作比,则又可见“争名利”者的喧嚷之烈;同时,“排兵”、“争血”,又暴露“争名利”者手段之残酷。这是一群疯狂的人们,是丧失了礼义廉耻的禽兽,他们把世界变成了争名逐利的战场。举世皆醉,唯有作者独醒,他不与“争名利”者为伍,而以清高孤介的裴公、陶令为榜样,成为一个不问世事的隐逸君子。裴公,唐代的裴度。他历事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五朝,以一身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后见宦官专权,国事日非,便在洛阳修了一座别墅,叫做“绿野堂”,和白居易刘禹锡在那里饮酒赋诗。陶令,陶潜。因为他曾做过彭泽县令,所以被称为陶令。相传他曾经参加晋代慧远法师在庐山虎溪东林寺组织的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则是作者学裴度、学陶潜的具体表现。摘下含露的菊花,烹煮带霜的螃蟹,燃烧枫叶以温酒,这是多么幽闲、多么惬意的桃源生活啊!在这里,没有人世的喧闹,没有功名利禄的侵蚀,有的只是优美恬静的自然风光。这三句语意清新,意境优美,给人以不尽的美学感受。“想人生有限杯,混几个重阳节”,是作者发出的深沉的慨叹。他不满于“争名利”者的急急钻营,劳形伤神;崇尚高隐者的安贫乐道,淡泊宁静,因而产生了“人生几何”的思想情绪,走上了借酒消日、逍遥尘外的人生道路。“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便是他的生活态度。北海,指东汉的孔融。他曾出任过北海相,所以后世称他为孔北海。他尝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东篱,即作者本人,他慕陶潜的隐逸生活,因陶潜饮酒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因自号为“东篱”。这几句虽为戏谑之语,但却集中地表现了作者“但愿长醉不愿醒”的人生理想。

这支曲子对“争名利、夺富贵”的庸俗风气,给予了深刻的揭露和批评。但曲中,也流露出一种严重的消极颓废的人生哲学,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在写作方法上,这支曲子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比强烈、鲜明。夜间宁静无事与白天万事纷繁,“密匝匝蚁排兵”三句对“争名利”者的揭露与“和露摘黄昏”三句对隐居者的赞美,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强化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猜你喜欢
  • 陈子昂《感遇·卅二》全诗赏析

    索居犹几日。炎夏忽然衰。阳彩皆阴翳。亲友尽睽违。登山望不见。涕泣久涟洏。宿梦感颜色。若与白云期。马上骄豪子。驱逐正蚩蚩。蜀山与楚水。携手在何时。 作品赏析【注释】:索居犹(一作独)几日。宿梦(一作

  • 诗经《关雎》翻译和译文

    男子慕恋女子,想和她结成伴侣的恋歌。 关关雎鸠,(一) 王雎儿地对唱, 在河之洲。在那河中小洲上。 窈窕淑女,(二) 美丽善良的姑娘, 君子好逑。(三) 哥儿想和她配成双。 参差荇菜,(四) 长长短短

  • 小学低年级古诗词大赛试题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低年级古诗词大赛试题,内容包括小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小学古诗词竞赛试题一定要有答案,小学古诗词竞赛试题。不知细叶谁裁出,( )2、洛阳亲友如相问,( ) 3、劝君更尽一杯酒,( )4、( ),孤帆一片日边来。 5、莫愁前路无知己,( )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湾的诗句

    上一句:“想见东篱久,胡为乱秋弦。”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下一句:“青门柳色新,知是故园远。”

    这首诗的意思是:想要看到久违的东篱,为何琢磨着弄乱秋天的琴弦。乡书何处送达呢?正好归属洛阳边的候鸟。青门外的柳树显得嫩绿,使人知道故园的距离已变得遥远。【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出处】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意思】我的家书应该寄向

  • 《容斋随笔·孟子书百里奚》译文与赏析

    孟子书百里奚孟子书百里奚 【原文】 柳子厚《复杜温夫书》云:“生[1]用助字,不当律令,所谓乎、欤、耶、哉、夫也者,疑辞也。矣、

  • 《伯兮》鉴赏、赏析和解读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诗经·卫风》 这首

  • 《史记·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 [2] 。且陛下富于春秋 [3] ,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 [4] ,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且陛下深拱禁中 [5]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辛弃疾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

  • 《蝶恋花·陌上箫声寒食近赏析》

    上片写离开小益时所见所闻,有哀景,有乐景,而末句则似有未了之愿,留下悬念,令人牵念。下片回顾人生,“三十”“无处无”写“遗恨”之长,之遍布,突出壮志时时处处难酬。最后问天打算,忍心让我在苦苦相思之中慢慢变老?属虚写,表现己之苦闷,心之沉痛,显现实之残酷。将感情推向高潮,深深感染我们读者。这首词写得十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