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塞尔,盖欧尔格作品分析
【介绍】:
一译凯泽、凯撒。德国表现主义*剧作家、小说家、诗人、小品文作家。生于马格德堡一个商人家庭。1894年开始经商,1897年到南美等地从事商业活功,1901年因患疟疾,始返国。治病期间开始文学创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剧作经常演出,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德国剧作家。1933年,希特勒上台,他的戏遭禁。1938年,他被迫流亡瑞士,过着孤独和穷困的生活。后来在瑞士的阿斯科纳逝世。
凯塞尔把自己的剧作称为“思想剧”,他自己也被称为“思维剧作家”。他认为作家写一个剧本就意味着“把一个思想想到底”,“思想应该变成为形象”。所以,他的剧本具有明显的“席勒化”的倾向,作品成了个人思想感情的传声筒。他剧作的主题是多方面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否定,对人失去本质及其价值的异化的极度愤慨,反对战争,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崇拜英雄,探讨人的复兴道路,讴歌“新人”等是他的剧作常常出现的主题。他的第一个剧本卡雷城的市民(1914)便写了一个“新人”为解救被英军围困的卡雷城而献身的故事,反帝、反战,讴歌人复兴的思想极为明显。他的代表作从清晨到午夜*(1916)也是讴歌“新人”的作品。
凯塞尔的作品具有非常明显的思想和艺术特征。由于他强调主观思想的绝对性,因而便产生了描绘客观事物的随意性。历史剧卡雷城的市民描写的是1347年英军围困法国卡雷城的故事。历史事实是英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城里派6名光头赤足,身穿认罪服,颈上系绞绳的代表出城受降,全城人才能幸免于难。凯塞尔将6人改为7人,而第7个人就是他所讴歌的“新人”;全城也是由于英女王生一王子才得以赦免于难的。这两处改动严重违背了历史的真实。形象的抽象化、符号化是其剧作的又一特征。他的剧本场景常出现各种各样立方体、抽象面、阶梯、机器部件等,这些场景实际是某种思想的代号。他的剧本有很多人物无姓无名,全用职业代替,如“出纳员”、“阔太太”、“银行经理”等。剧中行文也多有电报式的短句。表现形式也多采用电影的声光效果等。
他早期作品大多是表现主义的。20年代以后则转向现实主义的社会批评。晚期作品带有明显的悲观厌世情绪。除上述作品,凯塞尔还有剧本煤气三部曲:珊瑚(1917),煤气Ⅰ(1918)、煤气Ⅱ(1920),并存(1923)、谣传(1924)、士兵塔纳卡(1940)、八音盒(1943),短篇小说一个学者等。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岑参诗的特点是意奇语奇,尤其是边塞之作,奇气益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奇而婉,侧重在表现边塞绮丽瑰异的风光,给人以清新俊逸之感;这首诗则是奇而壮,风沙的猛烈、人物的豪迈,都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诗人在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封常清出兵去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语文出版社小学五六年级古诗词,内容包括人教版小学56年级所有的古诗词,人教版小学四五六年级全部古诗,人教版的小学56年级的所有古诗。小学古诗、词 语文第一册: 咏鹅 悯农 静夜思 唐 骆宾王 唐 李绅 唐 李白 鹅 鹅 鹅, 锄禾日当午, 床前明月光, 曲项像天歌。
-
[唐]杜甫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戏为六绝
-
名言: 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注释: 窥: 探视。蠡(li): 瓠瓢。测: 量。 句意: 从竹管的小孔探望天空, 用瓠瓢来测量海水。喻见识片面狭窄,看不到事物的整体。 出处: 汉·东方朔《答客难》
-
【4801】世界中心的岛:曼哈顿传奇(〔美〕萧拉瑟著,陈丽丽、吴奕俊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6 1万字,2019年9月第1版,86元)△三
-
论百读不厌 前些日子参加了一个讨论会,讨论赵树理先生的《李有才板话》。座中一位青年提出了一件事实:他读了这本书觉得好,可是不想重读一遍。大家费了一些时候讨论这件事实。有人表示意见,说不想重读一遍,未必
-
【原题】:柯君振相别三十余年为言亲丧不能举请赋此诗庶几有哀之者
-
有献野鹅于临川王,世子愍其樊絷〔2〕,命为之赋。其辞曰:集陈之隼,以自远而称神;栖汉
-
杨万里 沙鸥数个点山腰,一足如钩一足翘。 乃是山农垦斜崦,倚锄无力政无聊。 这一首写山农的耕作之苦。“沙鸥数个点山腰,一足如钩一足翘。”写沙鸥,形态逼真。但“山腰”怎会有“沙鸥”呢?仔细一看,原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