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戏为六绝句(其六)·[唐]杜甫》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戏为六绝句(其六)·[唐]杜甫》原文与赏析

[唐]杜甫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戏为六绝句是杜甫的一组文艺批评诗歌,主要针对当时讥诮前贤的后生而作。题为“戏为”,是由于诗歌“语多跌宕讽刺”(仇兆鳌语)。诗大约写在宝应元年(762)前后,当时杜甫尚未出川。这里所选的是该组诗的第六首。与组诗中的其他几首相比,这首诗歌于跌宕讽刺之中,更多地正面总结了自己的创作经验,阐明了“转益多师”、博采众长的重要性,富有哲理意味。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一联委宛多刺,含意博赡;它既嘲讽了目无前贤的自大自负的后生,又阐述了继承前人遗产的必要性。组诗的第一首云:“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前贤”即指前代的贤人。在这里,杜甫向那些“轻薄为文哂未休”的“尔曹”、“后生”发出了委宛而又直接的劝告:我们赶不上那些前辈,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既然这一点已经确定无疑,那么,那些“后生”对前辈哂笑就显得非常轻佻、非常盲目,也非常可笑。“递”,接替的意思;“祖述”,指继承前人而有所述作。“递相祖述复先谁”是说继承他们的遗产,无用说什么先谁后谁。在这里,诗人以质朴的语言揭示了文学创作必须继承先人而又有所发展的规律。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作家都不能白手起家,而必须充分尊重前贤、祖述前贤,这样才能在学习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此句以巨大的艺术概括力将文学创作中的这一规律突现了出来,颇有哲理意义。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一联进而阐述了继承前人遗产的方法和途径。首先,必须博采众长,广泛学习。“转益多师是汝师”是说后生们必须向前人学习,不能局限于一家,而必须广采博取,使自己眼界开阔,以求大成。这是与组诗第五首中主张“不薄今人爱古人”,对今人、古人的成就都应该尊重学习的意蕴是相通的。其次,必须批判地继承,而不能盲目地兼收并蓄。文学创作是一个继承的过程,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创造自然也就必须以选择和批判为前提。为此,他提醒人们在学习时必须有区别、有裁取。“别裁伪体亲风雅”意谓学习时应该区别裁汰那些伪体,而去亲近风雅。“别裁”谓区别而裁去之。“伪体”,指齐梁相习轻薄之风。“风雅”即国风和大小雅,概指诗经。杜甫在第五首中也曾有“恐与齐梁作后尘”的诗句,提醒后人不要滑进彩丽竞繁的形式主义的泥坑。这一句鲜明地表现了杜甫尊崇现实主义的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待文学遗产的态度,即既要继承,又要批判。二者相比,后者是更能给人以方法论上的哲理启示的。

这首论诗的诗是诗人宝贵的创作经验的凝聚和结晶。诗人作此诗时,已步入其创作的最后一个时期。在此之前,他已写出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悲陈陶、哀江头和“三吏”、“三别”等大量的优秀作品。杜甫的这些优秀诗作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正如元稹所说“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杜甫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之高的艺术成就,是与他的虚心学习分不开的。他向古人学习,也向同时代人学习;向作家学习,也向民歌学习。虚心的学习、广泛的继承使他能够博采众长,浑涵汪洋,千汇万状。但是他的学习并不是无批判的学习,而是有鉴别、有裁汰的学习,是有批判的继承。他对诗经的推崇、对齐梁之风的力贬,正是他的这一态度的有力说明。广泛地学习,批判地继承,终于成就了杜甫这样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诗人正是把自己的深切的创作体会熔铸到了这首诗歌之中,从而深刻地论述了继承与批判的关系。这是宝贵的经验,也是科学的理论,对于人们的学习和创作具有永久的指导意义。不惟如此,这首论诗的诗还能给我们学诗以外的更具普遍性的富有哲理的启迪和教益。人们在学诗时自然既应该“转益多师”、广泛学习,又应该“别裁伪体”、批判继承,而在任何一种的学习中又何尝不应该如此!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在人类的递相进化中,批判与继承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是一个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范畴。任何人都必须以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对此作出自己的解答。杜甫的这首小诗科学地深刻地论述了这一命题,因而可以给人们以恒久的哲理启发。

猜你喜欢
  • 想象的古诗词名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想象的古诗词名句,内容包括古诗词中,运用想象的句子,哪些古诗中有表示想象的诗句(要诗句),诗人大胆想像的古诗词名句。1.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李白 《夜宿山寺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3.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

  • 《魔鬼的舞蹈》鉴赏

    作者: 王予民

  • 最美古诗词推荐卡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最美古诗词推荐卡,内容包括最美古诗词的读书卡,好诗推荐卡理由,最美古诗词的读书卡。王安石诗札记 千行诗文话沧桑 当我们谈及王安石的身份、在历史上的地位时,先于诗人想到的一定是政治家。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写道,他在

  • 古诗名篇《燕歌行(其一)》注释、翻译和赏析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② ? 贱妾茕茕守空房 ③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④ ,短歌微吟不

  • 岑参《稠桑驿喜逢严河南中丞便别(得时字)》全诗赏析

    驷马映花枝,人人夹路窥。离心且莫问,春草自应知。不谓青云客,犹思紫禁时。别君能几日,看取鬓成丝。

  • 韦应物《答重阳》全诗赏析

    省札陈往事,怆忆数年中。一身朝北阙,家累守田农。望山亦临水,暇日每来同。性情一疏散,园林多清风。忽复隔淮海,梦想在沣东。病来经时节,起见秋塘空。城郭连榛岭,鸟雀噪沟丛。坐使惊霜鬓,撩乱已如蓬。

  • 《闰中秋》

    〔明〕张岱 崇祯七年闰中秋,仿虎邱故事,会各友于蕺山亭。每友携斗酒、五簋、十蔬果、红毡一床,席地鳞次坐。缘山七十余床,衰童塌妓,无席无之。在席七百余人,能歌者百余人,同声唱“澄湖万顷”,声如潮涌,山为

  • 刘禹锡《元和癸巳岁仲秋,诏发江陵偏师问罪蛮,徼后》全诗赏析

    蛮水阻朝宗,兵符下渚宫。前筹得上策,无战已成功。汉使星飞入,夷心草偃同。歌谣开竹栈,拜舞戢桑弓。就日知冰释,投人念鸟穷。网罗三面解,章奏九门通。卉服联操袂,雕题尽鞠躬。降幡秋练白,驿骑昼尘红。火号休传

  • 《蓦山溪·与鸥为客赏析》

    此词起首二句忆旧游:“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上言作鸥鸟的朋友,下言此处园林曾留下自己的足迹。姜夔曾以“冷鸥轻燕”寄托自己的归隐之思,鸥鸟作为姜夔笔下经常出现的鸟类意象,它们所体现的绝不仅是归隐之思。透过鸥鸟的意象,可以体味出作者内心的

  • 《贞观政要》赦令第三十二

    贞观七年,太宗谓侍臣曰:“天下愚人者多,智人者少,智者不肯为恶,愚人好犯宪章。凡赦宥之恩,惟及不轨之辈。古语云:‘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一岁再赦,善人喑哑 ① 。’凡养稂莠 ② 者伤禾稼,惠奸宄者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