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贝多芬幻像》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贝多芬幻像》鉴赏

作者: 宋生贵

赵丽宏

他,在他的乐章中缓缓地站起来,站起来,站在高高的空间,俯视着那支庞大的乐队……

静!他耳畔只有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然而他却扬起指挥棒,轻轻地扬起,轻轻地抖落。哦,那根小小的指挥棒,依然挑出惊天动地的沉雷,牵来汹涌澎湃的波涛。风,在棒尖上呼啸;云,在棒尖上萦绕;夜莺和百灵鸟,在棒尖上歌唱……

哦,他甩动银发,他闭上眼睛,他沉思,他微笑,他锁起眉峰,一颗亮晶晶的泪珠,在脸颊上闪耀……

是的,何须用耳朵听呢!只要音乐家的心还在跳,音乐,就会从那里流出来,流出来,流向他所热爱的空间和土地,流进无数知音者的心灵……

贝多芬是一位巨人,一位高高站在十九世纪音乐最辉煌的顶峰雄视世界的巨人。虽然他经历了做为一个音乐家所难以承受的巨大打击——失聪,但他到底“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以超人的勇气与意志,投入了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的音乐创作之中。他说过:“是艺术,就只是艺术留住了我。啊,在我尚未把我感到的使命都完成之前,我觉得不能离开这个世界。”正是怀着这种强烈的使命感,他在失聪后的二十多年中,完成了英雄、命运、田园等一系列堪称里程碑的作品。1827年7月26日,贝多芬怀着与命运抗争的决心,也怀着无限的欣慰,与世长辞了。但他的精神,他的作品却永在人间。只要有音乐响起,人们便会想起他和他的作品,并以种种方式表达对他的敬仰和怀念。赵丽宏的散文诗短章贝多芬幻像,便是这种情绪的诗意体现。

作者以丰富优美的想象和对音乐的敏锐感受、深刻理解,于幻化间集中描绘贝多芬指挥乐队时那震动人心的风采。在乐章中复生的贝多芬,如巨人般高高站立在大厅内,俯瞰着宠大的乐队,一场空前盛大的演奏会在他手中的指挥棒“轻轻地扬起,轻轻地抖落”之间开始。诗中写道:“哦,那根小小的指挥棒,依然挑出惊天动地的沉雷,牵来汹涌澎湃的波涛。风,在棒尖上呼啸;云,在棒尖上萦绕;夜莺和百灵鸟,在棒尖上歌唱……”那雄壮宏伟,“惊天动地”的是英雄交响曲;那激烈紧张,因意志与命运抗争、光明与黑暗较量而掀起阵阵“波涛”的,是命运交响曲;那和谐明朗,莺飞鸟唱的是田园交响曲,是月光奏鸣曲。雷鸣,风啸,浪涌,云卷,水流,鸟鸣……一时间,整个大自然中最动人的音响都汇聚到这位音乐天才的小小指挥棒下。此时的贝多芬,已完全沉浸在以音乐而创造的世界中:“哦,他甩动银发,他闭上眼睛,他沉思,他微笑,他锁起眉峰,一颗亮晶晶的泪珠,在脸颊上闪耀……”这是他生命的“进入”,也是自我形象的最生动的雕塑。

诗作的最后一段写:“是的,何须用耳朵呢!只要音乐家的心还在跳,音乐,就会从那里流出来,流出来,流向他所热爱的空间和土地,流进无数知音者的心灵……”这里从描写转入充满激情的议论,不仅与上文所写的由于失聪,贝多芬的耳畔“只有一片死一般的寂静”形成强烈对比,而且也自然地揭出全文之旨:音乐究竟是心声的真实传达,是灵魂的深刻体现,所以,最为重要的是用心灵去感受,去体验,用宽阔无比的胸襟去缔构那超越民族,超越时代的音乐世界。贝多芬自己说过:“音乐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振拨的苦难。”(一八一〇年致贝蒂娜)现在,诗人之所以从他那自心间流泄而出的旋律中幻化出他伟岸的形象,恰是因为首先感受到一个伟大的心灵世界。

一滴水可以映照出一个辉煌的太阳。贝多芬幻像这一短章,仅摄取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四十年音乐生涯中一个极短的片断——指挥乐队,作身临其境的想象和精炼如洗的描写,从而使我们感受到了音乐家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使诗作本身获得了以少总多、一以当十的艺术精神,给人以回味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猜你喜欢
  • 古代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注释与译文

    【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注释与译文]瑟瑟,碧色宝石名。两句的意思是:一道西下的夕阳铺映在江水中,江面上一半碧绿,一半橙红。诗句色彩绚丽,意境恬静,“铺”字用得尤绝。 参考文献 (唐)

  • 刘禹锡《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全诗赏析

    朱户凌晨启,碧梧含早凉。人从桔柣至,书到漆沮傍。捇嵋蚣丫洌?樯钊《险隆c?耐?τ铮?攵?ん匣伞R湮羧?趼罚?恿谑?鹎健Q?们嘤癜福?史?下弈摇w虢强闯删停??约?盅铩l爸蟹梢患??萍事渌?I。甸邑叨前

  • 白居易《经溱洧》全诗赏析

    落日驻行骑,沉吟怀古情。郑风变已尽,溱洧至今清。不见士与女,亦无芍药名。

  • 《扈从登封途中作赏析》

    宋之问的宫廷诗比沈佺期的要复杂些,虽然这仅是在基本一致的风格中所发生的轻微个性变化。他的最好的宫廷诗完全不像应制诗,而是优美自然的抒情诗。这首《扈从登封途中作》是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宋之问在随皇帝登嵩山祭天所作。古代帝王为

  • 《未尝按黜一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未尝按黜一吏【原典】陈文惠①公尧佐,十典②大州,六为转运使③,常以方严肃下,使人知畏而重犯法。至其过失,则多保佑之。故未尝按黜(ch

  • 刘昶《断句》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刘昶 白云满鄣来,黄尘暗天起。 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断句”是联句的对称,相当于绝句。这首诗可以说是没有规范化模式化的时期的绝句。 诗写得很形象,联系到作者当时的遭遇,就会感到诗句气势逼人,使读

  • 王祥夫《想像与现实之间》

    小时候,我是一个耽于幻想的孩子,是病痛给我插上了一双想像的翅膀。那一年夏天,我得了痄腮,整个脸肿得老大,红彤彤的,医生也说不清我为

  • 欧阳修《日长偶书》全诗鉴赏

    日长渐觉逍遥乐,何况终朝无事人。安得遂为无事者,人间万虑不关身。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这是李白的著名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上一句描述了朋友已经离开黄鹤楼,向西远去。下一句则描绘了孤帆在碧空中的遥远影子,只能看见长江水流。整句表达了离别之情,以及对友人远行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 《月出》鉴赏、赏析和解读

    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 佼人懰兮,舒懮受兮。 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 佼人燎兮,舒夭绍兮。 劳心惨兮。 ——《诗经·陈风》 这是一首风格独特的月下怀人诗。诗歌通过月下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