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处】唐·李白黄鹤楼送浩然之广陵【注释】①黄鹤楼:位于今湖北武汉市长江南岸蛇山之上,是我国古代的名楼之一。②烟花三月:三月正是春季,烟花是指春天艳丽的景色。【释义】老朋友在黄鹤楼告别离去,在春光明媚的时分乘船东下扬州。孤船逐渐消失在碧蓝的天空之中,唯有长江之水不断地向东流去。【点评】全诗无一字叙离别之情,但却处处透着对故人的惜别之情。【鉴赏1】老朋友孟浩然辞别了黄鹤楼东去广陵,此时正是烟雾迷茫、繁花 似锦的暮春三月,故人独往扬州,诗人目送挚友,直至帆影模糊,消失 在碧空尽头,眼前唯有滔滔江水向天边流去。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 诗。诗句劈头点出“黄鹤楼”这一分手之地,其中隐含一种惋惜之情, 更何况时值春光明媚的阳花三月呢?三四句看似写景,实际是在暗示诗 人伫立江边,久久凝视友人远去,直到望不到踪影,留下一片惆怅之情。 “碧空尽”、“天际流”是天水相连、帆影消失的真实写照。诗炼字工 巧,感情真挚。【鉴赏2】诗写与友人(孟浩然)于黄鹤 楼辞别,时值春际三月,想见友人 去往扬州一路自是繁花如烟、美丽 迷人的景色,而感到十分的快慰。 送友人上船远去,依依目送,直至 帆影消逝于一片碧空之中,只见浩 浩江水,一望无际,奔流不息。诗 写辞别,却并不凄伤,而是充满了 诗情画意,具有相见可期的寓意, 同时,无限深厚的情谊亦尽在景 中。【全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注释】①西辞:从黄鹤楼到扬州是沿江东下,故云西辞。②烟花:三月正当春日,烟和花是春天的代表性景物。烟,春天阳气上升所造成的云雾之气。下:顺长江而下。【鉴赏1】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轻的李白从四川出峡,在湖北安陆住了十年,认识了隐居在襄阳鹿门山的孟浩然。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称赏的诗界名士,曾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赠诗称誉之,故诗中称之为“故人”。 黄鹤楼在武汉市武昌区的江边,历来是游览胜地。广陵即扬州,是唐代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有 “扬一益二” (当时的繁华都市,扬州第一,成都第二) 之称。诗的开头一二句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武汉在西,扬州在东,从武汉去扬州,顺流东下,自然是向 西北告别了黄鹤楼。这样的句子,信手拈来,毫无雕饰。第二句接得很好。他向哪里去呢?去扬州。“烟花三月”用得非常妙。它不仅是指出了离别的季节,也表达了当时的心情。“烟花”指春天笼罩在蒙蒙雾气中的绮丽景色。江南三月,风光明媚,孟浩然将去的又是繁花似锦,绣户珠帘的江南名都,怎不令人心旷神怡。这两句表面上只写了送别的人物、地点、时间和目的地,但透过字面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诗人对作为三吴都会的扬州的无限神往。前人称此句为“千古丽句”。 后二句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送别情景的描写很巧妙地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情感。楼头话别,孟浩然登船启程了。诗人依然伫立江边,目送故人所乘船只远去,渐渐消失于白云碧水之间。明丽的天空下顺流行进的 “孤帆远影”,本身就具有一丝孤独感和苍凉感。别情如流水,诗人凝望着天际江流,这时只有一江汹涌的波涛,奔向碧空尽处,仿佛依依不舍去追赶远行的朋友。整幅画面情景交融,给人苍茫空阔的感觉。诗人对朋友远行的惜别深情,对于不能同游的惋惜,以及对扬州胜景的无限神往,尽在江边送别的形象之中了。【鉴赏2】

黄鹤楼上,诗人祖饯送别。丝竹声中,孟浩然登上舟船,挥挥 手,挂帆东去。诗人伫立楼头,凭栏目送远去的风帆,久久不愿离去。一 片孤帆,在辽阔的江面渐行渐远,慢慢 只能望见一个模糊的影子,最后连这 影子也消融在水天相接之处,唯剩下 一江春水,在碧空掩映之下,无语 东流。 开元十六年(728)的春天,孟浩然 即将前往繁华的扬州,李白的心情颇 为复杂。来到江汉平原后,李白虽然 结识了许多朋友,最为倾慕的却只有 孟浩然。现在这位老朋友要离开自 己,心中难免留恋,难免依依难舍。但 转念想到,在这春意最为浓厚的三月, 前往繁花似锦的扬州,沿途春水碧天, 烟云草树,晴岚氤氲,千里莺啼,酒旗招展,风光着实旖旎,诗人又不免为 友人感到高兴。何况友人此行,说不定能有所遇合,这更是令人欣喜的事 情。不过,天高鸟飞,海空鱼跃,孟浩然得其所愿,而诗人由于种种原因滞 留在江夏,不能展翅腾飞,与之共同翱翔于蓝天,这对生性喜动的李白而 言,在纵目骋怀、登楼远眺之际,多少会有一些惆怅与茫然。诗人描摹离 别之景,实际上是在抒写其怅恨之情。“此诗赋别时之景,而情在其中也。 言我故人孟君,西辞黄鹤楼之地而行矣,当春景烟花之时,三月而下扬州。 我送于江干,跂予望之,孤帆远影,碧空已尽,帆没而不见矣。唯见长江飞 流无际,故人已远,予情徒为之怅怅耳。”(李诗直解卷六)
猜你喜欢
  • 李商隐《柳(曾逐东风抚舞筵)》鉴赏、赏析和解读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柳》是一首咏物抒情的七绝小诗。在李商隐以 《柳》 为题的五首诗中,此诗是意蕴最为深婉的一篇。据清·冯浩 《玉谿生诗集笺注》,称此诗

  • 国学名句“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食;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出处和解释

    【名句】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食;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 语出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七。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能在树下乘凉,秋天能摘取果实吃;春天种下蒺藜,夏天不能采摘它的叶子,

  • 关于实力不足的诗句,形容能力不足,时间补充的诗词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实力不足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能力不足,时间补充的诗词句,书写自己能力不够的诗句,形容“自己实力不行”的诗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朱熹 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

  • 王维《送陆员外》全诗赏析

    郎署有伊人。居然故人风。天子顾河北。诏书除(一作隶)征东。拜手辞上官。缓步出南宫。九河平原外。七国蓟门中。阴风悲枯桑。古塞多飞蓬。万里不见虏。萧条胡地空。无为费中国。更欲邀奇功。迟迟前相送。握手嗟异同

  • 外交部引用古诗词回应(在会议讲话中怎么引用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外交部引用古诗词回应,内容包括请引用古诗词回答,请引用古诗词回答,在外交场合引用我国名谚古语有什么意义。一是借着窗外不时传来的开业鞭炮声,我引用了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来祝福大家春节快乐

  • 白居易《苏州故吏》全诗赏析

    江南故吏别来久,今日池边识我无?不独使君头似雪,华亭鹤死白莲枯。[莲鹤皆苏州同来。]

  • 梅特林克,莫里斯作品分析

    【生卒】:1862—1949【介绍】: 比利时法语诗人、剧作家,前期象征主义*文学运动在戏剧领域的代表,象征派戏剧的创始人,1911年诺贝尔文

  • 《和宋贞题城南草图原韵赏析》

    【注释】:原题注:庚子初夏,余寄居草堂,得与幻园趄夕聚首。曩幻园于丁酉冬,作二十岁自述诗,张蒲友孝谦为题词云:无真非幻,无幻非真。可谓深知幻园者矣。李成蹊。

  • 欧阳修《奉答圣俞宿直见寄之作》全诗鉴赏

    寒夜分曹直,严城隔几层。予惭批凤诏,君叹守萤灯。病骨羸漳浦,官书蠹羽陵。无嫌学舍冷,文字比清冰。

  • 《冤魂志》

    《冤魂志》 志怪小说集。又称《还冤志》、《北齐还冤志》、《还冤记》、《冤报记》。隋颜之推撰。3卷,历代史志均有著录。现《宝颜堂秘笈》本、《续百川学海》本、《唐宋丛书》本、《古今说部丛书》本等均1卷35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