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宣言:那些改变世界大趋势的小力量
【3655】小宣言:那些改变世界大趋势的小力量
(〔瑞典〕马格努斯•林奎斯特著,史光辉译,中信出版社,8万字,45元)
△共10章:①饱受信息轰炸的社会;②欢迎来到“脱社”时代;③创造的时刻;④想法的不同;⑤灵感地带;⑥来自成功彼岸的礼物;⑦接下来会发生什么;⑧众人的创意;⑨无知的幸福;⑩未知的世界。
○那些改变世界趋势的大宣言、大创见固然值得称颂,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到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都无疑证明了在即将来临的宏伟计划前,人类有多么的渺小。小宣言则是逆向行为,是需要我们在创造过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是由下至上的自由呐喊。在我们过着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时,那些好奇、怀疑、顿悟的瞬间能激发出无数的创意灵感,而这些灵感又将为人类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奇迹。
○追求大创见的同时,不要丢失小想法。
○未来,与其说是时间轴上的一个节点,倒不如说是一个故事。作为一个故事,未来包含4个原型:进步、衰退、循环性和不连贯性。
○社会的基础性概念,是为共同目标和共同特征而努力奋斗,去创造一个“我们”。
○政治哲学家马克斯•韦伯把权威分为三种:传统型权威、法理型权威、魅力型权威。
○宠物派中规中矩、招人喜爱、易于实现并与人类和谐共处;而野兽派大胆狂野、捉摸不透、自由散漫且似乎只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人类很渺小、终会逝去、无足轻重,而宗教则普世存在,永生不朽,包罗万象”。
○哲学家萨姆•哈里斯说,人生的意义就是使用各种手段去不断寻求,从而改变主意。
○发现是找到已经存在于我们身边却不为人知的事物,如物理、化学、天文学等领域。发明是创造出之前并不存在的东西。
○哲学并非预言。
○一切技术都始于简单技巧。
○英国诗人斯蒂芬•斯彭德说:“人类最大的错觉在于,认为目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爱因斯坦曾说:“神秘,是人类所能经历的最美的事物。它是一切真艺术和科学的源头”。
-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节选自《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清高鹗续作。清涂瀛《红楼梦论赞·林黛玉赞》:“人而不为时辈所推,其人可知矣。林黛玉人品才情,为《红楼梦》最,物色有在矣。乃不得于姊妹,不得舅母,并不得
-
江心蟠石生桃竹,苍波喷浸尺度足。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梓潼使君开一束,满堂宾客皆叹息。怜我老病赠两茎,出入爪甲铿有声。老夫复欲东南征,乘涛鼓枻白帝城。路幽必为鬼神夺,拔剑或与蛟龙争。重为告曰
-
此词步秦观《千秋岁·谪虔州日作》原韵,写妇人闺思。 上阕写思妇睡觉的慵懒情态:她上半身探出曲屏之外,唇上的朱红已经褪色。枕上只见簪发的玉钗,却不见了系罗衣的、用五色丝线作穗的流苏带子。佩饰物的零乱,人物的怠倦将一种“剪不断,理还乱”
-
朝来取饭化,乃是维摩遣。全锋虽未露,半藏已曾转。说有陋裴頠,谈无笑王衍。看经聊尔耳,遮眼初不卷。三吒故自醒,一吷何由喘。请归视故椟,静夜珠当反。安居三十年,古衲磨山茧。持珠尚默坐,岂是功用浅。 作品赏
-
【名句】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注释与译文]春末的原野上铺展着秀丽的绿色,高高的山岩上屯聚着一朵朵白云。这两句诗,将暮春时节山野之间的绿、白两种色调相互映衬,以绿野作底色,以白云作点缀,构成了一幅明
-
名言: 明主使其群臣, 不游意于法之外, 不为惠于法之内。 注释: 使; 使用, 使唤。游意: 随心所欲。 句意: 英明的君主使唤他的群臣, 不在法律之外随心所欲地指使他们,也并不因为他们做好了法律规
-
宋词典故·丰城双剑 【出典】 《晋书》卷三六《张华传》:“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道术者皆以吴方强盛,未可图也,惟华以为不然。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乃要焕宿,屏人曰:
-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选的《玉台新咏》,题目叫《钱塘苏小歌》。《乐府广题》说:“苏小小,钱塘名倡也,盖南齐时人。西陵在今钱塘江之西,歌云‘西陵松柏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临行挽衫袖,更赏折残菊。佳人亦何念,凄断阳关曲。酒阑不忍去,共接一寸烛。留君终无穷,归驾不免促。岱宗已在眼,一往继前躅。天门四十里,夜看扶桑裕回头望彭城,大海浮一粟。故人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