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寒月》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寒月》鉴赏

作者: 张俊山

德富芦花

夜九时,开门,寒月如昼。风吹动着千万棵落光叶子的树木,飘飘飒飒,在空明的霜夜里飞舞。地上的影子随树木一起摇荡。到处是散乱的落叶,在月光下闪耀。走在上面,簌簌有声,如踏玉屑。

举首仰望,高空无云,寒光千万里。天风呼号,大海怒吼,山野骚动,乾坤皆发出悲壮的轰鸣。侧耳倾听,寒蛩鸣于篱下,其声将绝。可曾听到,有人踏着月色如霜的道路,迎风走来,屐声戛然,如闻金石之音?可曾看到,月下湘海浩荡无垠,洁白的富士娉婷玉立?

月光长照,寒风劲吹,大地怒吼,大海咆哮,浩浩复浩浩。

何其壮大,这自然的节奏!这月,这风,几乎使我不能安眠。

(陈德文 译)

一则精短的文字,却写来生气灌注,意境宛然,这就是寒月的妙处。

题为寒月,作品却不是孤立地描绘“寒月”。它所呈示的,是一幅寒月辉映中的霜夜图,第一段勾勒的就是其主体图景。这里,因为“寒月如昼”,月下景物就历历可睹,了然分明:“风吹动着千万棵落光叶子的树木,飘飘飒飒,在空明的霜夜里飞舞。地上的影子随树木一起摇荡。到处是散乱的落叶,在月光下闪耀。”图中各种物象:萧木、树影、落叶、均绘其动态,从而一扫“霜夜”本来所具有的寂寥气氛,使它反倒显得生动、活跃,一如大自然在呼吸,在舞蹈。最后一句写人走在落叶上的“簌簌”足音,“如踏玉屑”,不仅暗示画图中一个观照主体的形象,而且传达出细微的感觉,这画图也就平添了“人”的脉息,“人”的体温,那缕缕生意也就迎而扑来,令读者心动神摇了。

如果说第一段完成的主体画图已是对自然界“生命”的讴歌,那么第二段是对这种“生命”的浑然宏观展现。观照主体的一个特写动作是“举首仰望”,这不是平平的陈述语句,而是为全段张目的领起之笔。因为唯其是“举首仰望”,才能视域宽广,看到“高空无云,寒光千万里”的宏阔景象。令人惊奇的是,接下去虽然写到了“天风”、“大海”、“山野”、“乾坤”这茫茫天垠景观,但是着墨之处却是重在描绘这些宏观景象的声音。这不禁令人想起欧阳修秋声赋的句子:“初淅沥的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两般情景,何其相似!不过,寒月所写“秋声”,不仅有雄浑悲壮之宏音,而且有微弱如丝的蛩鸣,还有幻听中的戛然屐声。巨细交响,虚实并呈,这氛围更显得淆然浑融。最后回到视觉形象:“月下湘海浩荡无垠,洁白的富士娉婷玉立”。与前面的声响交迭重合,完成了一个大境界、大氛围,这就是主体画图的背景了。

那么,这个完整的画图总体意境怎样呢?这就是第三段再次运笔敷墨之用意:

月光长照,寒风劲吹,大地怒吼,大海咆哮,浩浩复浩浩。

这里突现了整个画图的意境神韵,那是凛肃的,然而却是生气雄放的。“寒夜”虽寒,大自然的生命还是那样活力充盈,令人振奋!因此,抒情主人公禁不住赞叹起来:

何其壮大,这自然的节奏!这月,这风,几乎使我不能安眠。

这种主体情感的直接吐诉,既是对上文所描绘的客体景象的呼应,又是对其内在神韵的特别拈出。文章为何着意描绘这幅寒夜图?因为它体现了“自然的节奏”,也即显示了乾坤的生气。诗人有感于此,又钟情于此,于是以抒情之笔写自然之景,表达其对大自然永恒生命的礼赞。这是画,也是诗,是用散文笔法写成的情韵浓郁的咏物诗。

猜你喜欢
  • 《高唐赋赏析》

    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是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的姊妹篇,两篇赋都是写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爱情故事,但两篇赋的神女形象差别很大。   《高唐赋》中的神女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她自由奔放、大胆追求爱情的举动,所谓“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这

  • 毛泽东诗词《菩萨蛮·黄鹤楼》注释和鉴赏

    《菩萨蛮·黄鹤楼》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本诗中运用了独特的写景手法,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宏伟壮丽的感觉。同时,这首诗词也充分展现了毛泽东的思想情感和文化素养,在字里行间透露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对《菩萨蛮·黄鹤楼》的注释和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首诗词的内涵与意义。

  • 苏轼《次韵答刘景文左藏(有美堂燕集,景文有诗。》全诗鉴赏

    我老诗坛仆鼓旗,借君佳句发良时。但空贺监杯中物,莫示孙郎帐下儿。夜烛催诗金烬落,秋芳压帽露华滋。故应好语如爬痒,有味难名只自知。 作品赏析原题:次韵答刘景文左藏(有美堂燕集,景文有诗。)

  • 杜甫《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全诗赏析

    远闻房太守,归葬陆浑山。一德兴王后,孤魂久客间。孔明多故事,安石竟崇班。他日嘉陵涕,仍沾楚水还。丹旐飞飞日,初传发阆州。风尘终不解,江汉忽同流。剑动新身匣,书归故国楼。尽哀知有处,为客恐长休。 作品赏

  • 韦应物《酬韩质舟行阻冻》全诗赏析

    晨坐枉嘉藻,持此慰寝兴。中获辛苦奏,长河结阴冰。皓曜群玉发,凄清孤景凝。至柔反成坚,造化安可恒。方舟未得行,凿饮空兢兢。寒苦弥时节,待泮岂所能。何必涉广川,荒衢且升腾。殷勤宣中意,庶用达吾朋。

  • 古代名诗《春江花月夜》题解、原文、注释和赏读

    题解 这首诗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探讨,叙写了游子思父的别离之情。清人徐增《而庵说唐诗》评论这首诗:“此诗如连环锁子骨,节节相生,绵绵不断,使读者眼光正射不得,斜射

  • 宋词典故“玉带金鱼”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玉带金鱼 【出典】 唐·韩愈《示儿》诗:“恩封高平君,子孙从朝裾。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见《全唐诗》卷三四二) 【释义】 韩愈诗叙写来访的客人都是贵官,有“玉带

  • 《古文·别赋》鉴赏

    古文·别赋 江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况

  • 描写夏天炎的古诗词(关于夏天炎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夏天炎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夏天炎的古诗词,关于夏天炎的古诗词,与《微笑的可乐》类似的短文,含有线索的。《夏田园杂兴》(其)【宋】范梅金黄杏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篱落唯蜻蜓蛱蝶飞《池》【宋】杨万泉眼声惜细流树荫照水晴柔荷才露尖尖角早蜻蜓立《晓净慈

  • 《绿衣》情诗三百首赏析

    绿衣 作者: 张若晞 【本书体例】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