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绿衣》情诗三百首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绿衣》情诗三百首赏析

绿衣

作者: 张若晞 【本书体例】

【原文】:

绿兮衣兮(1),绿衣黄里(2)。心之忧矣,曷维其已(3)!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4)!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5)。我思古人(6),俾无訧兮(7)

絺兮綌兮(8),凄其以风(9)。我思古人,实获我心(10)

【鉴赏】:

绿衣这首诗,诗序以为“卫庄姜伤己也,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这种说法并无根据。细读全诗,是一位男子穿了亡妻生前给他做的衣裳,睹物思人,情意难忘,唱出了绿衣这首悼念亡妻的沉痛凄楚的怀念之歌。

诗分四章,以衣为线索,由物及人,抒发了诗人对亡妻的无限哀悼之意。前两章着重写自己之“伤”,后两章重在写对故妻之“悼”。

以感人之深浅,衡量文学作品之优劣,十九得之。而感人之深浅又以真情实感为基础。作品之感人深,自于作者之至诚。绿衣之所以感人,也在于一位丧偶的男子,对亡妻表示了笃厚至诚的感情。诗的一、二两章采用赋的方法,睹物思人,引发出对亡妻的一片悲苦之情。一位丧偶的男子,在妻子逝世之后,心情凄楚,若有所失,徘徊空房之中,突然发现妻子穿过的绿衣,心情痛楚,不可言状。仿佛妻子的音容倩影就在眼前,不禁发出沉痛的呼喊:“绿兮衣兮”!这那里是呼喊“绿衣”,简直等于在呼喊亡妻,“绿衣”成了妻子的代名词。而且这种呼喊又重复了两次,二句八个字中连用四个“兮”字,沛然如肺腑中流出,如闻其含泪深情之呼唤,悲切叹息之声,使人从中体味出这位丧偶男子对亡妻的痴情怀念。言为心之声,行为心之迹。对妻子的深切怀念,表现在行动上则是由“绿衣”而“黄里”,由“绿衣”而“黄裳”。这种对“绿衣”自内而外、自上而上的抚摸情态,既表现了这位男子对亡妻的遗物的痛不释手,爱不释手,哀伤欲绝之态,又流露出对亡妻深切怀念的绵绵之情。经过这一系列的思念活动,不是减轻了主人公的痛苦,而是加深、加剧了内心的痛苦。“心之忧矣”一句既表达了这种感情,又揭示了呼唤和反复抚摸“绿衣”的原因。一个“忧”字概括了男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乃为一篇之骨。经过一番痛定思痛之后,男主人公压抑不住内心极度的悲痛,情不自禁地向苍天连呼“曷维其已、”、“曷维其亡”。爱妻已死,内心的忧伤何时才能终止,何时才能忘记?这简直成了不能实现的泡影,成了不可排遣的浓愁厚忧,这就把男主人公内心郁积的忧伤表达得淋漓尽致,表现得无以复加,突出了一个“忧伤”。不假修饰夸张,语极坦率、质朴,情极深挚痛楚,感天动地,鬼神为之哭泣。

如果说,前二章由睹物而忧伤,是虚写的话,那么,后二章则是由睹物而思人,称颂亡妻的才德和贤惠,实际上揭示了男主人痛伤妻子遗物原因,显示了与前两章内在的严密的逻辑关系,这显然是实写。第三章仍采用赋的手法,一开始就突入其来的呼喊着“绿丝啊绿丝啊”!从表面看并无深意,但如仔细品味,意蕴丰富,感情更为强烈。由手中之衣,想到一缕一缕的丝,由丝而衣,妻子要付出多大的劳动代价。可以想见妻子起早贪黑,终日劳动的情景。这既加深了对亡妻的悼念之情,又使读者极自然地通过“治丝”这一细节,想见平日勤劳贤淑、夙兴夜寐,勤于操持家务的种种情况。诗中的主人公也可由此想她平时其他方面的好处。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妻子的好处难以数计,此时都可能一齐涌上心头。“绿兮丝兮,女所治兮”,仅八个平易的字,却凝聚着主人公对亡妻的深情厚爱。用语何等浅近,寄情又何其深长!但使主人公最难以忘怀的还是妻子生前常能纠正他的过失。作为一个妻子,勤劳贤淑,任劳任怨,吃苦耐劳,温柔体贴都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要有头脑,有远见卓识,明辨是非,真正从各个方面做丈夫的贤内助,这样的妻子却不多。而这位男子的亡妻却是二者兼而有之,不愧为“尽见人间妇,无如美且贤。”在他的心目中,她是最贤惠、最有头脑的妻子。现在贤妻亡故,好不痛杀人也!故“俾无就兮”一句,既是对亡妻深深的痛惜,也是对亡妻的赞美。总之,这一章通过治衣、纠过两个情节,突出了亡妻的德才兼备,实有中虚,虚中有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语短情长,细腻委婉,将男主人公赤诚之情进一步深化了。

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是本诗的显著特点。前三章全用赋的手法,在铺陈中见真情,现至诚,表悲痛。第四章转用比兴手法,再向亡妻深表悼念痛惜之情。主人公由于手中捧着亡妻之绿衣,很自然就想到自己身上所穿的絺綌。每当夏日来临,他穿着亡妻亲手缝制的絺衣綌衣,感到舒适凉爽,心情愉悦,自然想到妻子既美且贤,无以伦比。絺,细麻布,适宜初夏服;綌,粗麻布,适宜盛夏穿。一细一粗,用心良苦,对丈夫关怀体贴之情溢于字里行间。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深深感动了主人公,当然也只有对亡妻感情专一的人才能体会到这一点。此刻纵使他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尽亡妻对他的好处,也述不尽对亡妻的深挚悼念,故从心灵深处爆发出“我思古(故)人”的呐喊,千言万语,百般愁情,凝聚成“实获我心”四个字。这里既有对亡妻的深哀巨痛,也有对亡妻全部的挚爱,更有他们共同生活的全部内容。真可谓语淡情浓,词微蕴丰,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本诗从结构上看,体现了貌分实合、明疏实密的特点。从表面看,诗中的内容好象彼此无关,但实际上却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诗由“绿衣”而“黄穿的絺綌,层层生发,由表到里,由上而下,由衣而人,由人而己,环环相扣。“似乎无头无绪,却又若断若连,最是令人寻绎”(姚际恒语)。

这首诗感情深挚沉痛,但作者没有借助奇特的想象、曲折的情节、华美的词藻,而仅运用平淡的语言,习见的细节,不加矫饰夸张,而诗人对亡妻的悼念之情,清泪涟涟之态,已是呼之欲出。这是由于越是不加修饰,作品就越富有真实感,也就越能感染人。

猜你喜欢
  • 骈文《丁酉八月陶然亭宴集序》原文|翻译|赏析赏析

    陶然亭者,都中士大夫比之周侯藉卉之地,右军修禊之所〔2〕。或逢美日,则重席相邀;将有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阅读答案及全诗意思翻译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是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描写芙蓉楼和江水,表达了诗人对别离的感伤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思考。本诗意味深长,令人回味。

  • 钟文《院子树上的斑鸠窝》散文鉴赏

    前些天回了一趟乡下的老家,堂嫂串门来告诉说,在我家院子里的一棵鸭脚树上,于个把月前发现有一个斑鸠窝。那段时间,见到两只斑鸠每天

  • 《古文·唐且为安陵君劫秦王》鉴赏

    古文·唐且为安陵君劫秦王 《战国策》秦王使人

  • 《题芹圃画石》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爱新觉罗·敦敏 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 ② 。 醉余奋扫如椽笔 ③ ,写出胸中磈礧时 ④ 。 【注释】 ①芹圃:曹霑的号。工诗善画,多才艺。所著《红楼梦》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不朽杰作。②嶙峋:

  • 苏轼《喜刘景文至》全诗鉴赏

    天明小儿更传呼,髯刘已到城南隅。尺书真是髯手迹,起坐熨眼知有无。今人不作古人事,今世有此古丈夫。我闻其来喜欲舞,病自能起不用扶。江淮旱久尘土恶,朝来清雨濯鬓须。相看握手了无事,千里一笑毋乃迂。平生所乐

  • 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暮春归故山草堂》是钱起的一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别山林的情感。通过细腻而流畅的文笔,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的句句都饱含哲理和深意,让读者深思。 诗人以充满诗意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山林景色,将自然的美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他对故乡的爱和眷恋,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都融入了这首诗中。诗中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反而给人一种亲切自然之感。 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山林,表现了他的离别之情。他用明亮而细腻的感受,以及准确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眷恋故乡的情感。这种情感也以细腻的笔触表现出来,让读者

  • 鲁迅《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全文、注释和赏析

    鲁迅《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 谋生无奈日奔驰, 有弟偏教各别离。 最是令人凄绝处②, 孤檠长夜雨来时③。 还家未久又离家, 日暮新愁分外加④。 夹道万株杨柳树, 望中都化断肠花⑤。 从来一别又经年, 万

  • 李白《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全诗赏析

    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光中乍喜岚气灭,谓逢山阴晴后雪。回溪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了然不觉清心魂,只将叠嶂鸣秋猿。与君对此欢未歇,放歌行吟达明发。

  • 《仿子久小笔》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李日华 不是看山淡欲无,江空沙落眼模糊。 鹁鸠强要司晴雨 ① ,不管人眠着意呼 ② 。 【注释】 ①鹁(bo)鸠:又名鹁鸪。《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鹁鸠灰色,无绣项,阴则屏逐其匹,晴则呼之。语曰:‘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