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讼田,至于失欢》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兄弟讼田,至于失欢
【原典】
清河百姓乙普明兄弟争田①,积年不断。太守苏琼②谕之曰:“天下难得者,兄弟;易求者,田地。假令得田地,失兄弟心,如何?”普明兄弟叩头,乞外更思,分异十年,遂还同往。
【注释】
①清河:位于河北省东南部,隶属于河北邢台。争田:争夺田产。②苏琼:字珍之,北齐武强(今河北武强)人。初任刑狱参军,累迁清河太守。其郡多盗,苏琼至此后,民吏肃然。在郡六年,深受百姓爱戴。后迁升三公郎中,行徐州事,后为大理卿。北齐灭亡后,仕北周为博陵太守。隋开皇初卒。
【译文】
清河老百姓乙普明兄弟两人,为田地的事争了多年。太守苏琼教导他们说:“普天之下,难得的是兄弟,而容易得到的是田地。如果你们得到了田地,却失去了兄弟的情义,又有什么意思呢?”普明兄弟两人叩头,请求去外面再想一想,这样分开了十年的兄弟重归于好。
【延伸阅读】
中国自古就重血缘,儒家的家国政治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个框架之上。血缘亲情至上的观念,历代相沿,直到现在还为很多人所信奉,兄弟就是五伦中的重要一项。坊间曾流行调侃兄弟情义的话,“兄弟如手足,老婆如衣服”,意谓兄弟较之于夫妻关系密切,因为前者连着血缘纽带,而后者不过是外姓来仪。历史上乃至于现实中,兄弟和睦的例子当然很多,但是反目成仇的也不鲜见。司马牛的哥哥是宋国的大贵族,他为人很坏,因为谋反失败,几个兄弟跟着在外流亡。有一天司马牛伤心地说:“别人都有好兄弟,单单我没有。”子夏安慰他说:“我听说过,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是对待工作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待别人辞色恭谨,合乎礼节,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虽然子夏将“兄弟”的界限扩大到整个国家,但是在很多人的心里,天下的“兄弟”再好再多,终究敌不过自家“兄弟”的骨肉情深。王夫之在告诫家人要兄弟和睦时说:“譬如一人左眼生翳,右眼光明,右眼岂欺左眼,以灰屑投其中乎?又如一人右手便利,左手风痹,左手岂妒忌右手,愿其同瘫痪乎?不能于千人万人中出头出色,只寻自家骨肉相凌相忌,只便是不成人,戒之戒之!”(丙寅岁寄弟侄)王夫之的观点正确与否暂且不论,但他与上述诸人一样,都看重兄弟之间的情分,并都将情义置于利害冲突之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普明兄弟才会幡然悔悟,握手言欢。在当下人人逐利的语境中,我们也不妨时时提醒自己,人是有情的,人是重情的,不要因为一时的身外之物,而耽误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俗话说“情义无价”,亲情也是如此。
-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劲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作品赏析【注释】:这是一首秋景词,词人以其独特的方式,细腻委婉又具体
-
王介甫祭曾博士易占文 呜呼!公以罪废,实以不幸;卒困以夭,亦惟其命。命与才违,人
-
长忆故山寒食夜,野荼蘼发暗香来。分无素手簪罗髻,且折霜蕤浸玉醅。
-
身入青云无见日,手栽红树又逢春。唯留花向楼前著,故故抛愁与后人。 作品赏析著:一作看。
-
送春归,三月尽日日暮时。去年杏园花飞御沟绿,何处送春曲江曲。今年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西江西。帝城送春犹怏怏,天涯送春能不加惆怅?莫惆怅,送春人。冗员无替五年罢,应须准拟再送浔阳春。五年炎凉凡十变,
-
一日禅 人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最陌生的也莫过于自己;最亲近的是自己,最疏远的也是自己。人有两个眼睛看世间、看万物、看他人,就是看不到自己;能看到别人过失,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能看到别人的贪欲,却看不到
-
宋词典故·三千美女出唐宫 【出典】 唐·白居易《新乐府·七德舞》:“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见《全唐诗》卷四二六)参见“三千粉黛”条。 【释义】 白居易
-
分忧余刃又从公,白羽胡床啸咏中。彩笔谕戎矜倚马,华堂留客看惊鸿。渚宫油幕方高步,澧浦甘棠有几丛。若问骚人何处所,门临寒水落江枫。
-
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著名的思想家
-
《甘节,吉。往有尚。》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