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花的知音》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花的知音》鉴赏

作者: 吴泽永

柯蓝

红的花,白的花,紫的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花,请托春风为她们传送寻找知音的信息……

于是,众多的花的知音者狂奔而来,用最现代的色彩,用最象征的装饰,用跳迪斯科的舞步,用最困憾的迷醉的眼光。说:请你随我走吧,我是你的知音。

于是,花的知音者为了表达自己的真诚,将花狂吻,攀折,纠缠不休。

但,花知道她真正的知音,是辛勤的浇灌者,是看不见的种花人。

于是,花在黄昏中,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寂寞,一种无法补偿的悲凉。于是,世界上从此便没有不憔悴的花……

花的真正知音不是那些闻风而至。如醉似狂的观花者,而是那“辛勤的浇灌者”、“看不见的种花人”。这个看似有悖常理的翻案文章,却蕴含着诗人独具慧眼的发现。

是的,那些观花人对于花的培育没有涓滴之劳;只是在花事繁盛的时候,他们才“狂奔而来”,那么轻佻地“将花狂吻,攀折,纠缠不休”。他们是美的掠夺者,又是美的摧残者,还谈何“花的知音”!

倒是那些种花人和养花人,从始至终护理花木成长,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那些万紫千红的鲜花。此恩此情,对于花来说,不是“真正的知音”么?

诗人在此“翻案”,并非是与“常理”作无谓的校劲儿,实则是在感慨或一种世态,其中融入了他多少人生体验啊!而诗篇的哲理意味于此是更见其深长了。

对花的拟人表现,达到了妙肖而传神的地步,这是诗篇的艺术最成功之点。在诗人笔下,花有情、有思、有感知、有心理变化,宛然一位不胜“寂寞”和“悲凉”的寻觅者。所觅者何?“真正的知音”。然而,招来的却是一群毫不相干的浮浪看客,难怪“世界上从此便没有不憔悴的花”!花被写活了,是不胜哀怨的“活”,这确是令人怦然心动、愀然泪落的笔触。

  • 上一篇: 再论不平等
  • 猜你喜欢
    • 大自然 [英国]马洛

      大自然赋予人四大元素—— 在内心冲突,争着控制性灵; 造化启迪众生奋发而探索, 人的灵智能理解万物: 领悟宇宙的神奇结构, 测量天体运行轨迹; 不断追求无穷知识, 宛如星球生生不息; 性灵敦促我们锲而

    • 《昭君怨·牡丹赏析》

      大多数词人写牡丹,多赞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充满富贵气象。总之大都着重于一个喜字,而词人独辟蹊径,写牡丹的不幸命运,发之所未发,从而寄托词人忧国伤时之情。   上片首二句“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写牡丹的身世。姚黄魏紫在当时是牡丹中

    • 欧阳修《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全诗鉴赏

      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希新阳晴暖动膏脉,野水泛灩生光辉。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吾已买田清颍上,更欲临流作钓矶。

    • 苏轼《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全诗鉴赏

      我昔在田间,寒疱有珍烹。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勿语贵公子,従渠醉膻腥。

    •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赏析》

      诗虽然是率然成章,不像梅尧臣大多数作品经过苦吟雕琢,但诗风仍以闲远洗练为特色,尤多波折。全诗分五层写,中间多转折。首四句直写河豚鱼,即一般咏物诗的着题。诗说当春天小洲上生出荻芽,两岸柳树飘飞着柳絮时,河豚上市了,十分名贵。这四句诗,一向

    • 李白《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全诗赏析

      绀殿横江上,青山落镜中。岸回沙不尽,日映水成空。天乐流香阁,莲舟飏晚风。恭陪竹林宴,留醉与陶公。

    • 苏辙《东轩记》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春,在苏东坡贬谪湖北黄州任团练副使的同时,其弟苏辙因牵连罪被贬往江西筠州(今高安县)任监盐酒税。正遇洪水泛滥,借部使者府开辟“东轩”,作为休息的地方。苏辙此时政治失意与生活烦乱交织,只好借笔以抒发之。

    • 苏轼《舟中夜起》注释和评析

      微风萧萧吹菰蒲①,开门看雨月满湖。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夜深人物不相管②,我独形影相嬉娱。暗潮生渚吊寒蚓③,落月挂柳看悬蛛。此生忽忽忧患里④,清境过眼能须臾⑤。鸡鸣钟动百鸟散⑥,船头击鼓还相

    • 《蝶恋花赏析》

      上片首先描绘的是一片大好春光。阳光普照下,触目所及处,园林草木青翠,红花满地。啼声清脆的流莺在人们春游时布置的华丽筵席周围飞来飞去。在这样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中,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出场了。他悠闲地跟随着那些华美的车子,他骑着马儿,尽兴游遍京

    • 《史记·孔子陈蔡受厄》全文、翻译和鉴赏

      (节自 《孔子世家》)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 ①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 “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