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袴》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诬袴
【原典】
陈重同舍郎有告归宁①者,误持邻舍郎袴②去。主疑重所取,重不自申说,市袴以偿。
【注释】
①陈重:字景公,东汉名士,豫章宜春(今属江西)人。少与同郡雷义为友,俱学鲁诗颜氏春秋。后举茂才,除细阳令。政有异化,举尤异,当迁为会稽太守,遭姊忧去官。后为司徒所辟,拜侍御史,卒。此事详见后汉书·独行列传。郎:汉官名,秦汉时,郎官属郎中令,员额不定,最多时达五千人,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四等。以守卫门户,出充车骑为主要职责,亦随时备帝王顾问差遣。归宁:指古代新婚夫妻在婚后的第三日,携礼前往女方家里省亲、探访。②袴(kù):同“裤”,裤子。
【译文】
陈重同僚中有人新婚不久要去丈人家回礼,走的时候误拿了邻舍的人一条裤子。主人怀疑是陈重所拿,陈重也不申辩,买了一条裤子还他。
【延伸阅读】
年轻人的本性是冲动的,所谓的少年意气,所谓的年少轻狂,面对他人的误会,大部分人的反应会是横眉冷对,绝少妥协。所以孔子告诫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说自己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则说自己四十不动心。我们不知道陈重此时年岁几何,但从他与人同宿舍的描述来看,应该不会太大。史书说他“少与同郡雷义为友,俱学鲁诗颜氏春秋。太守张云举重孝廉,重以让义,前后十余通记,云不听。义明年举孝廉,重与俱在郎署”。小小年纪有了如此的修为,让我们由衷叹服。故事没有说明室友归来,还回裤子之后,主人的羞愧与敬佩。但对于陈重而言,后面发生的事情,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显然不是要得到事实澄清之后别人对自己的赞誉。我们愿意这样去猜测陈重,因为他是一个心地淳厚的人。一个对他人无限宽容的人,对于他人并非恶意的误会,他自然不会拂人之意。故事中陈重明明被误会,却选择不予申辩甚至于接受,在当时因为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可能成为当时的美谈,但是在当下的语境中,这会引来很多的麻烦,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对自己而言,选择接受误会,就要承担很多污蔑的风险;而对于他人而言,这种纵容的姿态,无疑会助长某些居心叵测之人的坏心。当然故事的重点在于要凸显陈重的宽厚仁慈。能吃亏既是宽厚的显著特征,也是古今称许的优良美德,因为所有歌颂仁慈的故事,最后的结局都是好人得到了好报。陈重是一个很好的榜样,虽然这个榜样的姿态极高。俗话说,矫枉必然过正。出格的行为,才能彰显出格的人才。清代大诗人龚自珍有诗云:“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荦全凭弱冠争。”(己亥杂诗)真正出色的人才,在年轻的时候,便已经显露峥嵘了。
-
君子居易 ① 以俟命,小人行险 ② 以侥幸。(《中庸》十四) 注释 ①居易:居住在平地上,无危险。②行险:做险恶的事。 【译文】 君子居安思危以待天命,小人冒险求利而心存侥幸。 感悟 冒险求利,可能是
-
北方正气名祛邪,东郊西应归中华。离南为室坎为家,先凝白雪生黄芽。黄河流驾紫河车,水精池产红莲花。赤龙腾霄惊盘蛇,奼女含笑婴儿呀。十二楼瞰灵泉洼,华池玉液阴交加。子驰午前无停差,三田聚宝真生涯。龟精凤髓
-
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在政治上是悲剧的一生,在个人的爱情生活中也笼罩着悲剧的
-
从幽默到正经“幽默”一倾于讽刺,失了它的本领且不说,最可怕的是有些人又要来“讽刺”,来陷害了,倘若堕于“说笑话”,则寿命是可以较为
-
运用倒叙、插叙等方法,把若干个故事套连成一个整体,来完整地表现主题。是小说安排结构的常用方法之一。也叫包孕式结构。其特点是以一个主要故事为中心,其他的故事在其中自然引出,这样完整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
散文·张岱文《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明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
-
州民知礼让,讼简得遨游。高亭凭古地,山川当暮秋。是时粳稻熟,西望尽田畴。仰恩惭政拙,念劳喜岁收。澹泊风景晏,缭绕云树幽。节往情恻恻,天高思悠悠。嘉宾幸云集,芳樽始淹留。还希习池赏,聊以驻鸣驺。
-
游离堆旅游本是消闲的事,集体旅游尤其是被别人“接待”时,却往往弄得比平时更忙,前两次游都江堰的情形便是如此。匆匆地瞻仰了二王的庙貌
-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作品赏析【注释】①江郎山:一名灵石山,又名须郎山,在今浙江江山县县南,拔地如笋,高八百寻,江山县即以此山得名。陆游有《过灵石三
-
白马逐朱车,黄昏入狭邪。柳树鸟争枝,争枝未得飞上屋。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