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诬金》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诬金》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诬金

【原典】

直不疑①为郎,同舍②有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金主意③不疑。不疑谢④有之,买金偿之。后告归者至,而归亡金,郎大惭。以此⑤称为长者。

【注释】

①直不疑:西汉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喜欢阅读老子,主黄老之学。汉文帝时,担任郎官,后位至太中大夫。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因平定七国之乱有功,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封塞侯。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因过失被免官。此事详见汉书·直不疑传。②同舍:同屋居住。③意:怀疑。④谢:道歉,认错。⑤以此:因此。

【译文】

直不疑在朝中担任郎官的时候,同宿舍有一个人在回家时,误将同舍的金子拿走了,失主怀疑是直不疑拿走了他的金子。直不疑没有解释,向失主道了歉,还买了金子还给了他。后来回家的人回来,将金子如数归还,失主对自己错怪直不疑感到十分惭愧。因此,大家都称直不疑是忠厚的人。

【延伸阅读】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再华丽的虚假言辞,在事实面前最终都会穿帮露馅;同样虚假的事情,最终还是会水落石出。直不疑大概就是信奉了这样的原则。或许在他看来,言语的解释是无力的,在自己拿不出让人信服的证据之前,解释只能加重对方的怀疑。聪明的做法,莫过于坦然接受,等待时间的审判。一般人大体就在这个地方止步不前,而直不疑却走得更远。他不但没有辩解,还接受了对方的诬告,将对方的怀疑干脆坐实了。后来对方的金子失而复得,直不疑的仁厚便如日出东方光芒四射了。直不疑的宽容仁厚,还有其他类似的例子佐证。史书称,有人诋毁直不疑,说他容貌虽然长得俊美,但却做出与嫂子通奸的丑事!直不疑听说后,说我根本没有哥哥,何来与嫂子通奸之说呢。但他始终也没有去找诬蔑他的人辩解。虽然我们都会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但是并非所有的人,在选择走直不疑这样的隐忍道路的时候,都能如他那么幸运。以一个极端的例子为例。春秋时期晋国发生了一件重大的变乱。事件的起因是晋献公晚年,娶了年轻漂亮的骊姬,还与她育有一个儿子,受宠的骊姬借得势的风头,撺掇宫中的几个人,要除掉太子申生。她谎称自己梦见申生母亲,要求太子去祭拜。太子事后向父王献上祭肉,骊姬将肉秘藏宫中,派人在肉中投毒之后,就诬陷太子要毒杀国君。太子明知遭人诬陷,却没有选择申辩,而是自杀成仁。直不疑所遇到的污蔑误解,似乎比不上太子申生严重。直不疑倘若也处在申生的境地,不知能否杀身成仁?当然我们不是在苛求直不疑,而是提示我们注意,这种一味宽容是有极大风险的,有时候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正因为难能,所以更加可贵。

另外,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不要因贫欲而取不义之财。生活中,我们时常能看到请客送礼之风盛行,这是因为清廉之心不够坚强。殊不知,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是需要为人“降灾免祸”的。这些完全是不知忍取之心造成的。为了一己私欲,有时候是需要付出惨重代价的。

正是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母老鼠掉进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老鼠自然不会放过。但饿慌了的它仍是十分警惕的。这不,上一回自己的三个孩子因为贪吃涵洞里的玉米棒而毙命了。刚从悲哀中缓过神来的它这回多了一个心眼,先用舌头舔一舔表层的米粒,几个时辰以后,发现自己仍然口不干舌不烧头不疼,反倒觉得有点多虑了。接下来自然是一通饱吃,吃完后倒头便睡。

不知不觉中,丰衣足食地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去算了,但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白米,嘴里便直发痒痒。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觉得现在这样的高度是自己难以企及的了,心里不由得发了慌。

这样下去的结果自然只有两个,不是成了主人的棒下鬼,就是饿死缸中。

世人呀,警醒吧!如果你有心获取不义之财,赶快收敛你的行为,因为法网永远不会漏过任何一条有罪之“鱼”。因此,面对不义之财的诱惑,怎能不忍住贪欲之心呢?

  • 上一篇: 豆豆十岁
  • 下一篇: 领导选任
  • 猜你喜欢
    • 七年级上下册所有的古诗词(七年级上下册所有的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年级上下册所有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七年级上下册所有的古诗,请提供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下册的全部古诗词及内容,求初一上下册所有的古诗。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有:《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

    • 雄毅过古人,诚信包当世。|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雄毅过古人,诚信包当世。》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子夜歌·三更月赏析》

      这首《子夜歌》是思妇的子夜的悲歌。上阕紧扣题目描写子夜深闺的寂寞凄凉,下阕抒发思妇的愁苦之情。词虽是写的传统题材,但写景与写人的结合,刻画人物的矛盾心理,却独具特色。   开头即直写三更之月,对应词题。然三更,午夜也,正是人们熟睡之时

    • 天地君亲师,五者并列,师位何等尊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天地君亲师,五者并列,师位何等尊重。》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白居易《春题湖上》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春题湖上》是白居易的一首诗,以描绘春天在湖上的景色为主题。文章旨在从赏析、鉴赏和解读的角度分析该诗的意境。作者通过描绘湖上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望。诗中用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湖水银河倒影”,“鸟语花香”,增强了对春天景象的形象化描绘。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一定的社会批判,表达了作者对时政的忧虑。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不同感慨。最终,诗歌的主旨是倡导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 小学三年级古诗词诵读材料(适合小学3年级小学生朗诵的经典诗文)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三年级古诗词诵读材料,内容包括适合小学三年级的诗文朗诵篇目,适合小学3年级小学生朗诵的经典诗文,三年级诗歌朗诵优秀稿。中华古代经典诗文诵读推荐篇目三年级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2、绝句 唐 杜甫

    • 韩愈《入关咏马》全诗赏析

      岁老岂能充上驷,力微当自慎前程。不知何故翻骧首,牵过关门妄一鸣。

    • 国学名句“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出处和解释

      【名句】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语出《宋书·宗悫传》。愿意趁着有利的风势,破万里浪,奋勇前进。南朝宋代宗悫年少的时候,叔父炳问他的志向,宗悫回答了这句话。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来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

    • 李贺《塞下曲》全诗赏析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露下旗蒙蒙,寒金鸣夜刻。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箕愁。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作品赏析写征戍。注:1:塞下曲:乐府旧题。出塞入塞曲,

    • 鲁迅《秋夜纪游》全文、注释和赏析

      秋已经来了,炎热也不比夏天小,当电灯替代了太阳的时候,我还是在马路上漫游。 危险? 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到自己生命的力。在危险中漫游,是很好的。 租界也还有悠闲的处所,是住宅区。但中等华人的窟穴却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