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斯须之敬》译文与赏析
斯须之敬
斯须之敬
【原文】
今公私宴会,称与主人对席者曰席面[1]。古者谓之宾、谓之客是已。仪礼·燕礼篇:“射人[2]请宾,公曰:‘命某为宾。’宾少进,礼辞。又命之,宾许诺。”左传:季氏饮大夫酒,臧纥为客。宋公兼享晋、楚之大夫,赵孟为客。杜预云:“客,一坐所尊也。”乾道二年十一月,薛季益以权工部侍郎受命使金国,侍从共[3]饯之于吏部尚书厅,陈应求主席,自六部长贰之外,两省官皆预,凡会者十二人。薛在部位最下,应求揖之为客,辞不就,曰:“常时固自有次第[4],奈何今日不然?”诸公言:“此席正为侍郎设,何辞之为?”薛终不可。予时为右史,最居末坐。给事中王日严目予曰:“景卢能仓卒间应对,愿出一转语折衷[5]之。”予笑谓薛曰:“孟子不云乎:‘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侍郎姑处斯须之敬可也。明日以往,不妨复如常时。”薛无以对,诸公皆称善,遂就席。
【注释】
[1]席面:筵席上与主人相对的客位。[2]射人:官名,这里指宴请酒宴的主人。[3]从:“从”的繁体字。参与,参加。[4]次第:依次,按照顺序或依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5]折衷:指调和不同意见或争执。
【译文】
如果有公家和私人举行的宴会,那么我们就管坐在对面的客人称为“席面”。在古代叫做“宾”,或者叫做“客”。仪礼·燕礼篇说:“当司仪宴请宾客时,主人就会说:‘让某人坐宾位’。这时客人就会向前走来,非常礼貌地辞让。主人又一次催请,客人才会答应下来,坐在客人的位置。”左传写到季氏宴请大夫们饮酒,臧纥为上宾。宋公同时宴请晋和楚两国的大夫,以赵孟为上宾。杜预说:“宾客,是满座最受尊敬的人。”孝宗乾道二年十一月,薛季益借着代理尚书工部侍郎的身份受到朝廷的派遣出使金国,于是,侍郎和从官决定一起在吏部尚书的办公厅里举办宴席为他饯行。陈应求主持宴会,除了尚书六部的一些主要长官外,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们也都来参加宴会了,这次宴会的参加人共有十二人,职位最低的是薛季益,陈应求给他行礼,并邀请他坐在客人的位置,薛季益推辞不肯坐下,说道:“以前的宴会,都是有固定的次序,怎么今天却要例外呢?”所有的官员们都说:“今天的宴席是为你专程摆设的,你为什么要推脱呢?”但薛季益说什么也不肯就座。当时我担任的是史官,职位是最低的,坐在最后一个座位上是必需的。就在这时,给事中王日严注视着对我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到好办法,就请你说几句折中一下。”我笑了笑对薛季益说:“孟子曾经说过,平常的恭敬是对于兄长而言的,暂时的恭敬是对于乡里长者而言的。’薛侍郎暂时可以受到大家恭敬,但是从明天开始,就要像以往一样了。”薛季益无言可对,在座的各位长官都说我讲得妙,于是各自就座。
【评析】
这篇文章从子首先引用仪礼·燕礼篇中的一段话,来大概的讲述宴会时主人与客人应注意的礼仪。然后又从左传中“客,一坐所尊也。”体现了古人对宾客的尊敬。之后又通过讲述发生在作者身边的故事进一步引出孟子的一句话‘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从而与题目相对应。虽然文章简短,但却给我们讲述了礼仪的重要性。子曰:人无礼,无以立。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礼仪的国度,礼仪是一个人是否有道德的基本评价标准,一个人有礼仪就可以被重用,就能成大事,就能受人尊敬,就能成为别人的榜样。
-
再入都门万事空,闲看清洛漾东风。当年帷幄几人在,回首觚棱一梦中。采药会须逢蓟子,问禅何处识庞翁。归来邻里应迎笑,新长淮南旧桂丛。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寄托爱情长相思古诗词,内容包括寄托了长相思这样感情的诗句还有什么,长相思长相守诗句,有多少《长相思》的诗词,越多越好。作者: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
-
无衣 作者: 李芳明 【本书体例】
-
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裳裾。 ① 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 ② 朝登津梁上,褰裳望所思。 ③ 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 ④ 【注释】 ①穆穆:柔和。裾:衣裳的前后下半部分。②条风:即调风,立春时的东北风。
-
作者: 张俊山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心机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求形容有心机的人的古诗词,求形容有心机的人的古诗词,形容女人有心计的诗句。清代小说家曹雪芹:《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
-
秦汉·韩婴·范昭观齐政 西汉轶事小说。韩婴撰。原载《韩诗外传》卷八第十八章。《新序·杂事》一亦载。李格非、吴志达主编《文言小说》录入。范昭,春秋时晋国大夫。作品描写: “晋平公使范昭观齐国之政。景公锡
-
一来当复去,犹此厌樊笼。况我林栖子,朝服坐南宫。唯独问啼鸟,还如沣水东。
-
春荑秋夹两臾,神药人间果有无。无鼻何由识薝卜,有花今始信菖蒲。芳心未饱两蛱蝶,寒意知鸣几蟪蛄。记取明年十二节,小儿休更籋霜须。
-
羽林郎,汉代所置官名,是皇家禁卫军军官。诗中描写的却是一位卖酒的胡姬,义正词严而又委婉得体地拒绝了一位权贵家奴的调戏,谱写了一曲反抗强暴凌辱的赞歌。题为“羽林郎”,可能是以乐府旧题咏新事。 这首诗在立意、结构和描写手法上,与《陌上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