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
【3832】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梅俊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44.4万字,2016年10月第1版,98元)
△共16章:①1750年的英国;②工业革命的起源;③工业革命1780-1840年;④工业革命的人文结果1750-1850年;⑤农业,1750-1850年;⑥工业化的第二阶段1840-1895年;⑦世界经济中的英国;⑧生活水准,1850-1914年;⑨衰落的开始;⑩土地,1850-1960年;⑪两次大战之争;⑫政府与经济;⑬长期繁荣;⑭1914年以来的社会;⑮英国其他地区;⑯趋于严峻的经济气候。
○描述并解释了英国迈向首个工业强国的崛起之路,其暂时领先优势的无奈流失,其与世界各地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特殊关系,以及所有这一切对英国社会生活的广泛影响。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1917-2012),享誉全球的思想大师,备受推荐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英国科学院院士及美国艺术和科学院外籍院士。
○1215年,英国人为现代世界打开了规范国家权力的大门,从而奠定了现代国家的政治基础。
○不列颠新帝国的降临,尤其是通过国际贸易展现的强大国家实力,既是对其他国家的有效示范,也是对其他国家的无形号召。
○经济史本质上是量化的,所以会采用大量统计数字。
○工业革命标志的有文字记录以来世界历史上最根本的一次人类生活转型。
○工业革命并非单纯的经济加速增长,而是经济与社会转型所促成的加速增长。工业革命就发生在这个抓住了国际机遇,掌控了大部分海外市场的国度。
○前工业社会的经验、传统、智慧、道德无法为资本主义经济所需要的那种为提供充分的指南。
○农业自古以来一直是整个社会的根基和框架,以土地上的生产者为基础,由土地的所有者在管理。
-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① 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②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③ 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④ 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⑤ 【注释】 ①蜉蝣(fu you福游):一种小昆虫
-
今日散幽忧,弹冠及新沐。况闻万里孙,已报三日裕朋来四男子,大壮泰临复。开书喜见面,未饮春生腹。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举家传吉梦,殊相惊凡目。烂烂开眼电,硗硗峙头玉。?李贺诗云:头玉硗硗眉宇翠,杜郎生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昨晚睡得早,上床之后,仍习惯性地看了一眼墙上那一幅字。那是诗兄邵燕祥多年前赠予我的墨迹——草是国防绿,天如景泰蓝。斑鸠呼喜鹊,碧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表达一路平安的古诗词,内容包括祝福他们一路平安的诗句,表达平安的诗句,表达平安的诗词。1.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2.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3. 孤帆远影碧空
-
一二年级学过李白那些古诗词(一二年级学生学的李白的古诗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二年级学过李白那些古诗词,内容包括一二年级学过李白的古诗,一二年级学生学的李白的古诗,小学一二三年级学过李白的哪些诗。1,《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赠汪伦》唐代: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
-
尘架多文集,偶取一卷披。未及看姓名,疑是陶潜诗。看名知是君,恻恻令我悲。诗人多蹇厄,近日诚有之。京兆杜子美,犹得一拾遗。襄阳孟浩然,亦闻鬓成丝。嗟君两不如,三十在布衣。擢第禄不及,新婚妻未归。少年无疾
-
古文·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郑燮十月二十六
-
刘禹锡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这首诗运用特写镜头,把一位年轻妇女顺便托入蜀客商捎信给自己丈夫的情景摄入画面,诗意浓郁,耐人玩味。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
-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出处】唐贺知章《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 【意思】 年纪轻轻时离开故里老大后才重返家乡,鬓毛已经疏落而乡音却仍和往昔一样。 【全诗】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