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人间词话·花鸟共忧乐》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花鸟共忧乐经典解读
花鸟共忧乐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指的是诗人明白其中奥妙,懂得世事苍凉,阅尽风月,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诗人才轻视外物。
因为诗人懂得。
张爱玲曾经说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慈悲,说起来更具女性的柔美和母性的宽容。他包容一切,全因为他的理解。
诗人轻视外物,并非就是字面上的看不起。
用“看不起”来定义此则中的“轻视”是粗鄙的,甚至是毫不具备诗人之心的粗野表现。
“轻视”虽还没有达到张爱玲慈悲的高度,却也是知晓参透之意。
只有看破参透,诗人才具备了放浪形骸的基础,他才能够“上九天揽明月,下五洋捉鳖”。
只有看破参透,诗人才能够纵横五千年历史任意遨游,他才能够生出“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叹。
看破参透,才能够驱风唤月,人生之惬意,最终获得心灵的至高享受。
只有轻视外物,诗人才能建立自己的主体地位,不为外物所束缚,才能把外物当作自己抒发情感的工具,不为外物所束缚,才能不因为外物的特征而改变自己的性质状态。
轻视外物乃是超然于物之外。
“诗人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指的是诗人对于外物明白理解,用心体会,融入客观外物,只有感知到外物,熟悉外物,诗人才能够找到一种最贴切的方式去表达情感。
这个最贴切的方式就是以何种外物为寄托,诗人只有融入外物,与物共游共亲,其诗人之情乃出。
经由这样的过程,诗人之表达才具备大众的可读性,客观之外物才是诗人内在的情感表现。
也是这样,一切外物才能够皆为诗人所用,诗人才能够与花鸟共忧乐。
客观外物是诗人之内在情感的导火线,诗人之特殊情感是客观景物的客观抒发。
由此,文学乃成。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未刊手稿第五十则中说:“诗人视一切外物,皆游戏之材料也。然其游戏,则以热心为之。故诙谐与严肃二性质,亦不可缺一也。”王国维视文学创作之为游戏,只说其中之“诙谐”与“严肃”。“诙谐”乃是轻松之心,也就是“轻视外物之意”。“严肃”乃是重视之心,也就是“重视外物之意”。
“轻视外物之意”即是以我为主之情感,“重视外物之意”是重视其创作之真实。
-
楼 我是在散步的时候,认识老刘的。 一大早,在一条并不很宽的水泥路上,我从一边过来,一个中年男人从另一边过来。我往一侧让开,中
-
十二东秦比汉京,去年古寺共题名。早衰怪我遽如许,苦学怜君太瘦生。茅屋拟归田二顷,金丹终扫雪千茎。何人更似苏司业,和遍新诗满洛城。
-
贞观初 ① ,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
-
周文雍:1927年12月广州起义时,曾任广州苏维埃劳动委员和工人赤卫队总指挥。1928年春,他和假称夫妻关系一起坚持地下工作的陈铁军同志同时被捕。以上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是文雍同志写在监狱的墙壁上的。在狱中,他们严辞驳斥敌人的审问,使反动派张
-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苏轼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 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 踏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 坐客无毡醉不知。 花谢酒阑春到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形容一个人,内容包括古诗中经典的描写一个人很孤独的诗句,用古诗词“形容一个人话太多,惹人烦”的句子,古诗词是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满腹经纶,稳重豁达,又温润如。落叶他乡,寒灯独夜人。《灞上秋居》唐代诗人马戴译文: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 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
-
【3692】全球资源治理:对象、主题与行动(杨杰、陈丽萍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7 3万字,2018年3月第1版,75元)△这本书通过对全球资源治
-
无信义以结士心,无庄严以正师律,退则奔北,进则被擒,亏损威灵,取侮夷狄,命将之失,未有
《无信义以结士心,无庄严以正师律,退则奔北,进则被擒,亏损威灵,取侮夷狄,命将之失,未有若今之甚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乌云翻,内容包括诗句“黑云翻未遮山”后面一句,诗句“黑云翻未遮山”后面一句,黑云翻末遮山将诗句用比喻句形式改写出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中的“未遮山”以及“跳珠”、“乱入船”这几处写出了雨下得很急,乌云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雨点便好似
-
【原题】:离临安日范伯达送茶约至钓台烹之正月十八日宿台下兼简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