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与行动
【3692】全球资源治理:对象、主题与行动
(杨杰、陈丽萍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7.3万字,2018年3月第1版,75元)
△这本书通过对全球资源治理的主要对象,主题和主要行动的梳理,勾勒出一个全球资源治理的大致轮廓,可对全球治理的基本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全书5个部分:①全球资源治理:对象与行动;②资源主权治理主题;③资源贸易与投资主题;④资源与人权、原住民和社区治理主题;⑤资源与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治理主题。
○全球治理的主要目的是要避免全球体系内的危机和动荡。全球治理需要一系列多层次多领域多主体的制度安排,全球治理是一种民主的治理,国家、国际组织、区域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将以平等关系,共同承担对于全球性问题的责任;是一种规则的治理。全球性规则是治理过程的权威来源、规则的制定与施行是各国及不同组织共同参与的结果;是一种诉诸共同利益与价值的治理,维护全球利益是全球治理主体的共同责任;是一种协商与合作的治理,维护全球秩序和利益必然是超越暴力和冲突,依赖于协商、对话和合作的治理。
○北极区域才能被称为全球公域,尽管有八个国家对北极的部分区域享有主权。
○太空的定义和边界的划分;太空资源的分配,如轨道资源的分配问题,太空矿产资源的归属问题等;太空碎片等太空活动所带来的外部性问题如何解决的问题。还有,即便确立了治理的框架,如何执行也是一个问题。
○生态环境与资源密切相关,在全球层面,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生物多样性;二是空气污染;三是水污染。
○目前,全世界的跨流域调水项目数量达到了155个,涉及26个国家,总调水量达到每年4900亿立方米,另有60个项目处于规划阶段,总调水量达每年11500亿立方米。
○所谓“资源诅咒”的存在甚至意味着,具有丰富矿物或烃类储备的国家会出现相对严重的贫困和不平等、环境质量恶化、制度化腐败以及更加频繁的冲突和战争。
-
司马迁 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行,略定秦地。至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 (1) 。又闻沛公已破咸阳 (2) 。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 (3)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
-
作者: 袁明仁 【本书体例】
-
作品: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简介本篇选自《
-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首联点明出征送别的时间。大唐王朝这次东征平叛,选择在秋气肃杀的时候,正是为了“昭我王师,恭天讨”。这两句暗示唐军乃正义之师,讨伐不义,告捷指日可待。“肃杀”、“白露”勾划出送别时的气氛,使出征者那种庄重严肃的
-
燕子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诗如杜甫,词如晏殊等,然古典诗词中全篇咏燕的妙词,则要首推史达祖的这首《双双燕》了。 这首词对燕子的描写是极为精彩的。通篇不出“燕”字,而句句写燕,极妍尽态,神形毕肖。而又不觉繁复。“过春社了”,“春社”在
-
【名句】虽曰安宁之日,不如友生 ① ;其实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注释】①友生:朋友。 【释义】虽说是清静安宁的日子,但还是不如有朋友在一起;其实当今的人,没有超过兄弟之间感情的。 【点评】朋友之间,
-
宋·沈括 祥符中 1 ,禁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 2 ,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取土 3 ,不日皆成巨堑 4 ,乃决汴水人堑中,引诸道竹木筏排及船运杂料,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
-
野狐泉上柳花飞,逐水东流便不归。花水悠悠两无意,因风吹落偶相依。
-
贺知章:(约659-约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武后证圣元年进士,举超拔群类科,授国子监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玄宗开元年间,历任太常少卿、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太子右庶子充侍读、工部
-
诗歌首联两句是远景,一句写物景,一句写人景。据此,我们不妨这样想,诗人在清明节这一天来祭扫,未到坟茔聚集之地,即以目睹此景,因墓地往往在深处,怕妨路径,故一眼必是望到远景。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呢?“南北山头多墓田”,“南北”当是虚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