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人间词话·难觅之真我》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难觅之真我经典解读
难觅之真我
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
何为社会杀人呢?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段被社会渐渐杀死的过程,只是强弱不同而已。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被社会所要求了。
按照社会所规定的方式去生活,道德、规则以及知识的充实。
道德、规则定义了我们生活的方式。
知识的学习是我们混入社会的培土。
从出生开始干净如水,到最后具备种种本领,生活在这个相处太近就生刺,相处太远就觉冷的社会。
社会不仅仅是杀善人,习惯也不仅仅是杀天才。
不管是善人,还是天才,归根结底,他都是符合了社会价值需求的。在这样一个被规定的大环境中,我们都被改变、塑造成社会“需求”的不同个体。
也就是,其实你并不是你,你以为你是,其实,你并不是。你的父母按照社会惯常的方式来培养你,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按照这样的要求来努力寻求的。
原本真真实实的自我,其实是不存在的,现实中的你就是社会上各种生活习惯和思想时尚的综合体。
烦躁的生活,不管是谁,总会某天无端地心慌,这样的心慌其实也是一种迷茫,他不知道自己为何如此生活。
按部就班的生活,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为何又会成为我?
如今的我,又是如何成就的呢?
他者,对于现在的我,又有何意义?
焦虑、迷茫,有宗教总是好的,因为这样会给你信仰。你的眼神才不会因为不知如何而活变得空洞。
这是整个社会大环境对人的改变。
或许这样说更合适,社会大环境对人生成的规划。
人在这样一个总体的规则中生活,在这样的规则之内,出现了平庸者和出类拔萃者。
王国维在这里所说的:“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就是处于这样的大环境中,在固定的规则中,多数人磨灭了自己的灵性。
其实,不管是大环境还是小环境,都难觅真我。
因为,这样一种绝对的真我是不存在的。
这则所写之内容似乎和王国维此则文字所谈的写作关系不大。他强调的是写作上,社会习惯对人的影响。
实质上,谁不是被社会所影响、塑造的呢?
人的哪一个方面又不是被社会所影响、塑造出来的呢?
万千河流归大海。
终归于同。
-
空山不难到,绝境未易名。何时谪仙人,来作钧天声。胸中几云梦,余地方恢宏。长庚与北斗,错落缀冠缨。黄公献紫芝,赤松馈青精。溪山久寂寞,请续离骚经。抱枝寒蜩咽,绕耳飞蚊清。谪仙抚掌笑,笑此羽皇铭。我顷尝独
-
剧韵新篇至,因难始见能。雨天龙变化,晴日凤鶱腾。游海惊何极,闻韶素不曾。惬心时拊髀,击节日麾肱。符彩添隃墨,波澜起剡藤。拣金光熠熠,累璧势层层。珠媚多藏贾,花撩欲定僧。封来真宝物,寄与愧交朋。已老无时
-
作者: 韦旭昇 【作家简介】朝鲜的文字发明于15世纪
-
名言: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注释: 怀: 顾惜。 句意: 在刀枪林立的战场上奋勇拚杀, 早已把生命置之度外, 连生我育我的父母都无法奉上孝心, 妻子儿女更无从谈起。 出处
-
吴澂 士可以游乎? “不出户,知天下” (1) ,何以游为哉!士可以不游乎?男子生而射六矢 (2) ,示有志乎上下四方也,而何可以不游也? 夫子 (3) ,上智也 (4) ,适周而问礼 (5) ,在齐
-
臣闻帝武造周,已兆兴王之迹;日符祚汉,实开受命之祥。非天私我有邦,惟圣乃作神主。仰止诞弥之庆,集於建丑之正。瑞玉旅庭,爰讲比邻之好;虎臣在泮,复通西域之瑁式燕示慈,与人均福。恭惟皇帝陛下,睿思冠古,
-
有石白磷磷,有水清潺潺。有叟头似雪,婆娑乎其间。进不趋要路,退不入深山。深山太获落,要路多险艰。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有食适吾口,有酒酡吾颜。恍惚游醉乡,希夷造玄关。五千言下悟,十二年来闲。富者我不
-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意答儿童问,来经战伐新。泊船悲喜后,款款话归秦。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鶺鴒。枝间喜不去,原上急曾经。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应论十年事,愁绝始星星。
-
诗所伤叹的海棠悲剧,实概括了无数类似的人生命运。它之能在许多读者心间,引起哀哀共鸣,也正在情理之中。
-
江上多嘉客,清歌进白醪。灵均良可笑,终日著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