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容斋随笔·八种经典》译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容斋随笔·八种经典》译文与赏析

八种经典

八种经典

【原文】

开士悟[1]入诸佛知见,以了义度无边[2],以圆教[3]垂无穷,莫尊于妙法莲华经,凡六万九千五百五字。证无生忍,造不二门,住[4]不可思论解脱,莫极于维摩经,凡二万七千九十二字。摄四生九类,入无余涅槃,实无得度者,莫先于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凡五千二百八十七字。坏罪集福,净一切恶道,莫急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凡三千二十字。应念顺愿,愿生极乐土,莫疾于阿弥陀经,凡一千八百字。用正见,观真相,莫出于观音普贤菩萨法行经,凡六千九百九十字。诠自性,认本觉,莫深于实相法密经,凡三千一百五字。空法尘,依佛智,莫过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凡二百五十八字。是八种经典十二部,合一十一万六千八百五十七字。三乘之要旨,万佛之秘藏尽矣。唐长庆三年,苏州重玄寺法华院石壁所刻金字经,白乐天为作碑文,其叙如此。予窃爱其简明洁亮,故备录之。

【注释】

[1]悟:觉悟。[2]度无边:脱离苦海。[3]教:教化。[4]住:停留。

【译文】

僧人为追求他的觉悟而使自身进入诸佛的智慧,用“了断”表示脱离苦海,用“圆融”表示教化他人,这些说法没有比妙法莲华经更为高妙透彻的了,此经共计六万九千五百零五字。而证实法界无生无灭,进入无言无说的法门,停留在不必再费神思考议论的解脱境界,没有比维摩经更精到的了,此经共计两万七千零九十二字。引领万物生灵进入涅槃,使人都可得到度脱,没有比得上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的了此经共计五千二百八十七字。消除罪孽,求得幸福,洗净一切罪恶根源,没有比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更迅捷的了,此经共计三千零二十字。思有所应,愿有所顺,最终到达极乐天地,没有比阿弥陀经更快捷的了,此经共计一千八百字。用诸佛般的智慧,洞察万物真相,没有比观音普贤菩萨法行经更高深的了,此经共计六千九百九十字。能解说自我本性,认清自我觉悟,没有比实相法密经更透彻的了,此经共计三千一百零五字。剔除法界的尘染,归依佛祖的智慧,没有能超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了,此经共计二百五十八字。这八种佛门经典共计十二部,总共一十一万六千八百五十七个字。各派佛说的精华,历代诸佛的奥秘都囊括无遗了。唐穆宗长庆三年,苏州重玄寺的法华院石壁上刻写了金字佛经,白居易为它撰写了一篇碑文,就是以上这些。我私下喜欢它的简洁明了,因而全篇抄录在这里。

【评析】

作者在这里转载了白居易的苏州重元寺法华院石壁经碑。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距今三千多年前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佛教广泛流传于亚洲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唐朝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唐太宗在清除割据、平息骚乱时曾得到僧兵的援助,他即位后下诏在全国建寺院,设释经处,培养了大批佛教高僧、学者。这时最着名的僧人之一是玄奘。他历时19年,长途跋涉5万余里,去印度取经,共翻译佛经75部1335卷,并写出了大唐西域记见闻录。

佛教自传入汉地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及至隋唐时期达到了高峰。唐时我国名僧辈出,对佛学义理上的阐发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前代,因此为建立具有民族特点的很多宗派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佛教信仰深入民间,创造了通俗的俗讲、变文等等文艺形式。佛经的翻译和佛教的发展,对中国音韵学、翻译理论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自鸠摩罗什译大品般若以后,译场组织完密,迄至唐代益臻完善。宋代更有译经院之设,以宰辅为润文使,成为国家正式机构。

佛教的传播,给了传统知识分子在儒家学说以外的另一种精神寄托,并产生了禅宗这种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唐代诗人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他也有“诗佛”之称。白居易说自己“栖心释梵,浪迹老庄”,他的传记也说“居易儒学之外,尤通释典”。他死时遗命家人把他“葬于香山如满师塔之侧”,可见他对佛门的因缘之深。

猜你喜欢
  • 照应的写作手法

    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 照应是和伏笔(或称交代)联系在一起的。说话要有头有尾,前面说过一句话,如果它有重要的意义,又不能马上说清,那就要在后边一个适当的地方照应一下,否则,前面那一句就落了空。同

  • 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全诗赏析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水船。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媚远天。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新亭举目

  • 《送子相归广陵》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送子相归广陵广陵秋色雨中开,系马青枫江上台。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简析这首送别诗构思奇妙,全篇不写送别场面,却写想象中

  • 小说《月牙儿》原文和鉴赏

    一 是的,我又看见月牙儿了,带着点寒气的一钩儿浅金。多少次了,我看见跟现在这个月牙儿一样的月牙儿;多少次了。它带着种种不同的感情,种种不同的景物,当我坐定了看它,它一次一次的在我记忆中的碧云上斜挂着。

  • 白居易《和我年三首》全诗赏析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几许。甲乙三道科,苏杭两州主。才能本浅薄,心力虚劳苦。可能随众人,终老于尘土?我年五十七,归去诚已迟。历官十五政,数若珠累累。野苹始宾荐,场苗初絷维。因读管萧书,窃慕大有为。及遭荣遇

  • 《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开之使明.》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开之使明。》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郑光祖《迷青琐倩女离魂第二折》原文|翻译|赏析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郑光祖 〔越调斗鹌鹑〕人去阳台,云归楚峡。不争他江渚停舟,几时得门庭过马?悄悄冥冥,潇潇洒洒。我这里踏岸沙,步月华;我觑这万水千山,都只在一时半霎。 〔紫花儿序〕想倩女心间离恨,赶王生柳外兰舟,似盼张

  • 孟浩然《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薄》全诗赏析

    枳棘君尚栖,匏瓜吾岂系?念离当夏首,漂泊指炎裔。①江海非惰游,田园失归计。②定山既早发,渔浦亦宵济。泛泛随波澜,行行任舻□[木世]。③故林日已远,群木坐成翳。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 作品赏析①“念

  • 脱脱(元)

    作者简介脱脱(1314—1355),字大用,生于蒙古贵族之家,元末丞相。脱脱自幼拜浦江名儒吴

  • 《京师得家书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思乡诗.   江水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长,每行没有其它的话语,只是告诉我要早日回到家乡去。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