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厄伦斯坦,阿尔伯特作品分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厄伦斯坦,阿尔伯特作品分析

【生卒】:1886—1950

【介绍】:

一译厄棱斯坦、爱因斯坦。德国表现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多宣扬反战和和平主义的主题。他说:“所有的将军和飞机机长,所有的弹药工人和战地轻便铁路工人,所有坚持到底的人,社会爱国者,为战争助威的记者和英雄作家,统统该受诅咒!”人类朦胧时代*中收有他的诗作。他的诗还强烈抨击现代资产阶级物质文明。他在诗作中高呼:“破坏城市!”“破坏机器!”“破坏国家!”他的诗以理念化和叫喊,显示了自己的表现主义特色。

  • 上一篇: 余光中都是你
  • 下一篇: 蝴蝶泉之梦
  • 猜你喜欢
    • 如何高效记忆

      【4194】如何高效记忆(〔美〕肯尼思·希格比著,余彬晶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0 5印张,2018年4月第1版,39元)△14章:[1]你应该对记忆有

    • 高适《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全诗赏析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

    • 楚天遥过清江引·送君词·薛昂夫

      楚天遥过清江引·送君词 薛昂夫 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祝 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 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 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

    • 古代诗文名篇之词·柳永词《望海潮》原文、鉴赏和解读

      《望海潮》是清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描写了作者因思念故乡而产生的无边无尽的忧愁。词中运用了豪放激昂的辞藻和形象描写,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身世不遇的心情。通过对大海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追求自由的心愿。整篇词富有倾诉之意,流露出了作者追求理想、不甘平庸的精神追求。

    • 《咏院中丛竹赏析》

      吕太一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吕太一咏院中丛竹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 鹰之歌 丽尼

      黄昏是美丽的。我忆念着那南方的黄昏。 晚霞如同一片赤红的落叶坠到铺着黄尘的地上,斜阳之下的山冈变成了暗紫,好像是云海之中的礁石。 南方是遥远的;南方的黄昏是美丽的。 有一轮红日沐浴着在大海之彼岸;有欢

    •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注释、译文和感悟

      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

    • 欧阳修《送黎生下第还蜀》全诗鉴赏

      黍离不复雅,孔子修春秋。扶王贬吴楚,大法加诸侯。妄儒泥於鲁,甚者云黜周。大旨既已矣,安能讨源流。遂令学者迷,异说相交钩。黎生西南秀,挟策来东游。有司不见采,春霜滑归輈。自云喜三传,力欲探微幽。凡学患不

    • 《上李邕》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海。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释】李邕(yōng):唐玄宗时任北海(今山东益都)

    • 《咏筝诗》(沈约)原文、鉴赏和赏析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此诗题为《咏筝》,但它不是一首描写筝这种乐器的咏物诗,而是写听人弹筝。诗末句云:“宁知颜如玉”,可知弹筝者是位女性,大概是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