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发展:现实与构想
【4355】海洋发展:现实与构想
(贺鉴主编,于洋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6.2万字,2016年12月第1版,45元)
4章:[1]海洋治理经验;[2]海洋权益维护;[3]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4]海洋发展战略构想。
美国的海洋发展历程:[1]海上崛起的准备期:建国之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2]海洋强国的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40年代;[3]综合性海洋强国地位的确立:20世纪50年代。历史经验:[1]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美国海洋发展的物理基础(三面环海);[2]综合国力的增长是美国海洋发展的物质基础;[3]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强大海洋是美国海洋发展的坚实后盾;[4]前瞻性、战略性地顶层设计布局美国的海洋发展;[5]领先海洋科技与教育是美国海洋发展的动力之源。启示:[1]加强对海洋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2]加强海洋科技能力,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3]建设强大的海上力量,加强中国海洋执法能力与海洋权益的维护;[4]妥善处理与周边国家海洋争端问题;[5]加强海洋智库建设,提升“海洋软实力”,增强国际海洋领域话语权。
世界上的主要强国无一不是通过海洋走上强国之路的。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大国,具有巨大的海洋利益。中国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则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有15个陆上邻国和7个海上邻国,海岸线长18000千米,在我国主张的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中大约120万平方千米与周边相关国家有争端。
海洋权益:[1]一个国家作为主权独立的行为体最起码的海上利益要求“安全性海洋权益”;[2]随着国家利益的外延不断拓展和不同时期海权战略的变化,海洋权益的空间也将从“本土海域”周边不断向全球延伸开去,这种扩张性的国家海上利益就是“利益性海洋权益”。
中国海军“近海防御,远洋护卫”。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有着18000多千米长的大陆海岸线,6500多个岛屿和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海上文化线路的价值:[1]是线路两端及沿线各国经济发展的见证;[2]推动各国文化交流和社会进步;[3]体现中国造船技术的发展进步;[4]海上文化线路的兴衰体现中国治国理政政策的转变与国力强弱的关系,体现重视海洋的极端重要性。
我国无居民海岛具有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且分散,单一岛屿面积狭小且地形结构简单、资源单一且数量稀少等自然特征。另外,每一个无居民海岛都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封闭性、脆弱性特征。
海洋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世界上近4/5的国家(地区)是沿海国,2/3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线200千米以内的地区。
权力是基础:大力发展我国的海洋实力;能力是支撑:积极提升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制度设计的能力;影响力是保障:持续增强我国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话语权。
海洋是一体的、流动性的。海洋属性和资源特点需要“强政府”统筹谋划;需要更清晰、更权威的产权制度安排;研发、公共产品供给需要政府的巨量投资。
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人创造的文化反过来又塑造了人,提高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手段。
-
美国“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爱德华·阿尔比*的独幕剧,是“荒诞派”戏剧名作之一。1959年初,在柏林上演。之后又在英国、奥地利、荷兰、土
-
江景又妍和,牵愁发浩歌。晴沙金屑色,春水麴尘波。红簇交枝杏,青含卷叶荷。藉莎怜软暖,憩树爱婆娑。书信朝贤断,知音野老多。相逢不闲语,争奈日长何?
-
苏子瞻志林 范增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
-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 【出处】唐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 【意思】春和气暖,催得黄莺欢快地鸣唱,明 媚的阳光促使水中浮萍转绿。诗人以春催黄莺,黄莺欢唱; 东风送暖, 浮萍变绿的描
-
嵇绍似康为有子,希超叛鉴是无孙。如今更恨贾梁道,不杀公闾杀子元。
-
霏霏点轻素,渺渺开重阴。风花乱紫翠,雪外有烟林。雪近势方壮,林远意殊深。会有无事人,支颐识此心。
-
姚鼐 泰山之阳 (1) ,汶水西流 (2) ; 其阴,济水东流 (3)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4)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5) 。最高日观峰 (6) ,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
-
唐·韩愈2世有伯乐3,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
-
洛阳二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念此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河边。万户楼台
-
“山对面兰堆翠岫,草齐腰绿染沙洲”,这两句写的是远景。在“山对面”行走,作者看到对面山上层峦叠翠,路边的小草已长至人的半腰高,染绿了整个沙洲。一个“堆”字将山的颜色由“兰”至“翠”的情形写得有层次感,生动形象。一个“染”字将草的颜色写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