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焦裕禄精神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焦裕禄精神

【4292】焦裕禄精神

(吴宏亮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8.1万字,2018年1月第1版,48元)

7章:[1]焦裕禄精神的内涵及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2]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3]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4]科学求实的务实作风;[5]迎难而上的大无畏精神;[6]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7]焦裕禄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焦裕禄精神主要是指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叫日月换新人”“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迎难而上,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死不瞑目的大无畏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焦裕禄精神产生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熏陶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这本书史论结合、史料详实、论述严谨,生动描绘了焦裕禄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艰苦奋斗、鞠躬尽瘁的历史画面,展现了焦裕禄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深刻阐述了焦裕禄精神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并结合实际论述了焦裕禄精神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大道至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简单地说,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马克思主义是为穷人说话的,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

“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也”。道不远人,道在伦常日用中。

古人说:“治国之要在治吏”。官德决定民德,官风决定民风,“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下乱者”。

钱琦钱公良测语·规世:“做官念头重,做人念头轻,则毁誉常足堕志”。

汪天赐官箴集要:“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

苦难铸就辉煌,实践锻炼才干。

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品格,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容。

唯有精神能比阔苍穹,唯有奋斗能改变命运。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主观受客观的制约,又可以反作用于客观。在物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创造出一定的条件。

“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民心”。

  • 下一篇: 钱玄同
  • 猜你喜欢
    • 孟浩然《洞庭湖寄阎九》全诗赏析

      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莫辨荆吴地,唯余水共天。渺弥江树没,合沓海湖连。迟尔为舟楫,相将济巨川。

    • 《度索寻橦》原文|翻译|赏析

      明·杨慎2《西域传》3有度索寻橦之国。《后汉书》“跋涉悬度”注4:“溪谷不通,以绳

    • 《三国志·姜维传》译文与赏析

      姜维传姜维传 【题解】 姜维(202-264)本为魏将,降蜀后深为蜀汉丞相诸葛亮赏识,成为其军事方面的传人。姜维好学不倦、朴素清廉,

    • 写潼关诗词之《雨晴复赋一绝》

      《雨晴复赋一绝》 过关何事懒摇鞭 ① ,酷爱三峰落马前 ② 。 天气清明新雨后,山光日色满秦川。 [注释] ①摇鞭: 催马扬鞭。 ②三峰:华山的西峰、南峰和东峰,此指代华山。 【题解】 此诗选自 《徂

    • 白居易《酬李少府曹长官舍见赠》全诗赏析

      低腰复敛手,心体不遑安。一落风尘下,方知为吏难。公事与日长,宦情随岁阑。惆怅青袍袖,芸香无半残。赖有李夫子,此怀聊自宽。两心如止水,彼此无波澜。往往簿书暇,相劝强为欢。白马晓踏雪,渌觞春暖寒。恋月夜同

    •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评析】 民间谚语。后一句讲的是: 历代高僧建立道场,均极其重视风水,为了让佛法长存世间,高僧们将道场建在风水宝地上,所以 “天下名山僧占多”。前一句意思是: 世间的书,作者们为了表达他们的思想和观点

    • 《容斋随笔·宰相不次补》译文与赏析

      宰相不次补宰相不次补 【原文】 景德元年七月,宰相李沆薨,时无他相,中书有参知政事王旦、王钦若,不次补。寇准为三司使,真宗欲相

    • 《题木居士·韩愈》原文与赏析

      韩愈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这是一首饶富谐

    •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释义】 古代格言。“知己知彼”出自 《孙子·谋攻》: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作为成语,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根本就不用担心

    • 鲁迅《幸福的家庭——拟许钦文》赏析和读后感

      【析】 《幸福的家庭》,一个多么响亮的题目,又是发表在《妇女杂志》(10卷3号,1924年3月)这样一个为妇女儿童谋幸福的杂志上,确实引人注意。 其实,这是一个暗讽。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广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