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鉴赏
作者: 赵宁
歌德
啊,大自然,这包涵着我们又控制着我们的大自然呵,谁也跳不出她的掌握,更无法参透她的心意;而她,却往往一下攫住了我们,把我们扔进她那狂舞的旋涡,在她的手中晕头转向,精疲力竭。
她容忍一个个稚子在她面前卖弄才智,也允许一个个傻瓜对她妄加评议。无数的人在她面前走过,却从来没有人看清过她的面目,而她却在观赏周围发生的一切,对一切作出她自己的估计;即使你不同意,也得服从她的规律,即使你想反对,却又把她的意志奉为法律;一切都是必要,一切都是好意;她举止从容,是为了等待你;她行动匆忙,你就不发腻。她没有语言,没有文字,却创造了那么多嘴巴来说话,那么多心灵来感受、来识别。她就是一切呵,她奖掖自己,惩罚自己,让自己高兴,也折磨自己。
她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不同的人们眼前,又以无数不同的名目和称号隐藏着自己。
她把我带入了生活,又引我走出那生活的蕃篱;我信赖她,信赖她对我所做的一切。
她从不厌烦自己的创造;我对她,也决不评头品足,指东道西。她告诉了我什么是欺骗,也告诉了我什么是真理。唉,这世上的一切,全是她的过错呵,也全是她的功绩。
(薛菲 译)
古往今来,标榜自己是自然之子的作家数不胜数,描写大自然的杰作也美不胜收。但是,象德国大文豪歌德这样,既是文学家,又是哲学家、艺术理论家,在自然科学方面也颇多建树,还是一位生物研究者,就不多见了。他不仅热爱大自然,而且悉心观察、研究大自然,曾发现了植物的变态理论。同时从事科学和艺术两项工作,使他常常得以把科学中的新发现引入艺术领域,以自然的有机体比喻艺术,或直接投身于大自然,神游忘返于其中,借景抒怀,展示其对人生意义的哲理思辩,散文诗大自然就是这样的产物。
歌德不枉称为哲学家,即便是在大自然这种精巧的作品里,也闪烁着与其巨著浮士德相同的深邃的哲学思想的火花。你看,面对他魂牵梦绕的大自然,既没有现实主义的精雕细刻,也没有浪漫主义的热情讴歌,而是以一片虔诚之心,去洞悉神圣的大自然的心智,解析人与自然、作家与自然的关系,辩证思想的火花灼人眼目。在歌德笔下,大自然之母既沉默不语,充满空白,又丰富多情,无所不包;她神秘、任性,甚至无情,却又宽容大度,非常冷静;真理与谬误并存,感情与理智共生,欢乐与痛苦相反相成……置身于这个对立而又统一的母体,人之于她,规律和控制,服从与自由,局限与突破的二元对立,又造成了人类永恒的内在矛盾:“即使你不同意,也得服从她的规律,即使你想反对,却又把她的意志奉为法律。”难怪歌德哀叹在大自然的手中,人们“晕头转向,精疲力竭”呢!正是在这矛盾无处不在,事物不断变化,永不停滞的辩证思想的熠熠光辉之中,透露出作家对自然的敬畏之情。然而意识到这重重矛盾,勇敢地正视现实的歌德,当然不会真的为此而“晕头转向,精疲力竭”,用浮士德的话来说:“人要立定脚跟,向四周环顾,这世界对于有为者并非沉默不语”。因而“她把我带入了生活,又引我走出那生活的蕃篱;我信赖她,信赖她对我所做的一切。”正道出了歌德对大自然无私馈赠的由衷感谢。
置身于自然,从内心感受延伸到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又回转到个人,大自然以真诚的语调面对读者,讲述了作者洞察大自然的复杂的内心感受,赞美感谢与敬畏迷惑之情寓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然而也不可忽略,歌德对大自然怀抱的特殊感情,也透露出自然神论,以及神秘主义的色彩。那个被拟人化的,有着喜怒哀乐的大自然,何尝不是一位披着神秘外衣的自然之神呢?
-
【名句】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注释与译文]剜(wān),用刀挖
-
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① 》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 ②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③ 。问讯吴刚何所有 ④ ,吴刚捧出桂花酒 ⑤ 。 寂寞嫦娥舒广袖 ⑥ ,万
-
顾晓蕊·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顾晓蕊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
-
作者: 俞灏东 【作家简介】钦努阿·阿契贝(1930—
-
【原题】:子吴子某既结茆竹洲以娱亲复于居之前沼为亭以朝爽名之盖亭西面於晨兴看山为宜
-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今人称为大运河,即隋炀帝时疏浚开掘的通济渠,因其主干在汴水一段,故唐以来,人们习惯上呼为汴河。隋大业元年,炀帝发民工百
-
法国《拉封丹寓言》中有一个著名的寓言叫“布利丹的毛驴”。相传,14世纪,法国哲学家布利丹养了一头驴,这头驴和别的驴不同,它喜欢思考,凡事总要问个为什么。一次,主人在饥饿之极的毛驴前面放了两捆同样的干草
-
沈约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
-
【原题】:泛舟村落阻风不能少进而菱梢芡觜缭舷上下篙人病之
-
《教道不严,是师怠惰之过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教道不严,是师怠惰之过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