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别范安成·沈约》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别范安成·沈约》原文与赏析

沈约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沈约(441—513)是南朝齐梁时代文坛的领袖,加以他历仕宋、齐、梁三朝,官至尚书令领太子少傅,封为建昌县侯,所以在当时影响很大。他著有四声谱(今已佚),提出四声八病之说,又是“永明体”诗的主要创造者。“永明体”是一种新体,是齐梁时代的格律诗。它促使诗歌从古体向近体发展,为唐代完成格律诗奠定了基础,有一定的历史作用。但他的诗歌理论和实践,偏重于追求形式而忽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助长了当时诗歌绮靡柔弱的倾向,因此也颇被后人所讥议。

他的作品注重声律、对仗,辞藻绮丽,但内容比较贫乏。永明初年,他进入了仕途与创作的得意时期,写的多是应诏诗和带游戏倾向的诗,有的甚至迹近宫体。不过这一时期他也有少数朴素、清新的述怀之作,发抒了自己的真实感情。如别范安成(岫)即是其中的一首。范岫字懋宾,南齐时曾任建威将军、安城内史。他是沈约从青年时期起的多年同僚,并且是沈约所赞美的文士。此诗即写与范岫离别时的感情。

诗从“生平”着笔,“生平”二字包括了下文“少年”和“衰暮”两个时期,在诗中是前四句。意思是说,一生中和朋友有过多次的离别,但面对离别,少年时和暮年时却有着不同的感受,预示着这次离别的不同一般的伤感,使诗意更深入一层。少年人豪情满怀,对于分手不大经心动情,总以为重新相见是很容易的事。而老年朋友之间的分别却有不同的滋味,心境是很复杂的。既会想到人生苦短、时日无多,又会留恋旧日的友情,更要悲伤重见难期,简直会有生离死别的感慨。所以说这时“非复别离时”,已不是再经受别离痛苦的时候了,悲伤的感情显得特别沉重。从人生的经历说是这样,从两人之间的深厚感情来说,更见得这次别离的悲痛了。这四句诗概括了人们普遍的心理,唤起了人们会心的同感,把读者引入深沉忧郁的境界里。作者当时虽然仕途得意,但也不免流露出内心的凄凉。看来也包含着他对南朝政局多变和个人前途难以逆料的隐忧。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诗中的感情都是由此产生的。一二句只是轻轻带起,作为这两句的陪衬,用来突出暮年离别的伤痛,充分表现自己和范岫的深厚友情。后面四句又是这两句内容的扩展,并且逐步推进。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承接上句,说明这次饯别不同于往日,把别易见难的感慨作了形象的表达。不要说这杯送行酒是平常的酒,它寄托着极其珍贵的无限情意,因为明日分别后,要想再来把盏对饮,恐怕是不可能了。这里是即境生情,淡淡的两句,写出极浓的离愁。

上面六句似乎已经把友情和离愁写到了顶点,再也加不上更有表现力的话了。但是诗人还是意犹未尽,他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进一步开拓了诗的意境,来表达他的炽烈的感情。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这一意切情深的激问,预言别后的相思,抒发出内心深处的感情,不但显得真挚,而且余意无穷。这里还得顺便提一下,“梦中不识路”原来有个故事,战国时张敏和高惠两人友情很深,分别以后张敏屡次在梦中寻访高惠,都因半途迷了路悻悻而回(见韩非子)。在这两句诗中,作者没有露出用典的痕迹,读者也无须借助典故来理解,只把它当作诗人自己的话。他使事用典的高明,曾使时代稍后的北齐诗人邢劭为之叹服,他说:“沈隐侯(沈约谥隐侯)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深以此服之。”(见颜氏家训)

本篇只从老友间别易见难着笔,不写送别的时间地点,也不借助风景描写来抒写离绪,自有它的特点。诗中感情真挚,语言率直,表达自然,保留着汉魏诗歌纯厚的气质;它又不用对仗、不施彩饰,在沈约的作品中,这类诗虽然为数甚少,倒是值得重视。

猜你喜欢
  • “橘井(橘泉)”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橘井(橘泉)》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晋·葛洪《神仙传》:“苏仙公者,桂阳人也,汉文帝时得道。……先生曾持一竹杖,时人谓曰:‘苏生竹杖,固是龙也。’数岁之后,先生洒扫门庭,修饰墙宇。友人曰:‘有何

  • 李清照《声声慢》诗意|阅读答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

  • 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李白《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山在南陵铜井西五里》全诗赏析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灵异可并迹,澹然与世闲。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州。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剪竹扫天

  • 《古文观止·司马迁·项羽本纪赞》鉴赏

    古文观止·司马迁·项羽本纪赞 太史公曰【1】

  • 《出都赏析》

    元好问于乃马真氏三年(1245)秋天,出雁门到燕都,这年冬天离开。诗中抒发了诗人故国河山之思,感情极为沉痛。首联说:“汉宫曾动怕鸾歌,事去英雄不奈何!”这是借用梁鸿之典来写亡国之思。后汉的梁鸿,字伯鸾,平陵人。他出关过洛阳时,曾作《五噫歌》表示对帝京豪奢的震惊和感慨:“陟彼北邙兮,噫!顾瞻帝京兮,噫

  • 《江馆赏析》

    客馆临江,所以开头先点出环境特点。“水面细风生”,写的是清风徐来,水波微兴的景象。但因为是在朦胧的暗夜,便主要不是凭视觉而是凭触觉去感知。“生”字朴素而真切地写出微风新起的动态,透露出在这以前江面的平静,也透露出诗人在静默中观察、感受这

  • 曾国藩《冰鉴·二十一·内为精神,外为气色》译文与赏析

    二十一内为精神,外为气色 【原文】 人以气为主,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有终身之气色,“少淡、长(1)明、壮艳、老素”是也。有

  • 苏轼《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全诗鉴赏

    堆盘红缕细茵陈,巧与椒花两斗新。竹马异时宁信老,土牛明日莫辞春。西湖弄水犹应早,北寺观灯欲及辰。白发苍颜谁肯记,晓来频嚏为何人。

  • 千家诗《张耒·初见嵩山》题解与鉴赏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1],赖有青山豁我怀[2]。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3]。 [作者简介] 张耒(1054—111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