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世界的答案
【3424】给世界的答案
(〔美〕伯温格著,凌复华、彭婧珞译,中信出版社,26万字,2016年7月第1版,59元)
△共4个部分:[1]希腊物理学;[2]希腊天文学;[3]中世纪;[4]科学革命。
〇作者将其学术资质和科学史知识结合起来,研究了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解释世界的努力如何随着的推移而改变。“非凡的故事,是人类历史中最有趣的故事之一”。
〇雅典四大哲学学校:柏拉图学派的“学院”、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学园、伊壁鸠鲁学派的“花园”和斯多葛学派的“柱廊”。
〇古希腊的科学成就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直到16—17世纪发生科学革命时才被超越。希腊人的一个重大发现是:人们能够用自然主义的精确数学理论对自然界的某些方面——尤其是光学和天文学方面——进行描述,而且这些理论能够与观测结果相符。关于光和天体的知识无疑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具有可知性事物的认识,以及认识它们的方法。
〇根据哥白尼、第谷、开普勒和伽利略等人所做的计算和观测,人们对太阳系有了正确的描述,体现在开普勒三定律中。而要想对行星为何会遵循这些定律做出解释,尚需等待另一代人,等待牛顿的到来。
〇理查德·沃森在他所著的笛卡尔传记中写道:“没有笛卡尔提出的将物质分解为基本元素进行分析的方法,我们就不会看到原子弹的问世。17世纪现代科学的兴起、18世纪的启蒙运动、19世纪的工业革命、20世纪的个人电脑以及20世纪对大脑的全盘解密——这一切都是笛卡尔的功劳”。
〇科研规则无法教会我们如何做科研,亲身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
〇这本书原名为“解释世界”,确切地说,是“用物理科学解释世界”,更确切、更啰嗦地说法是“用物理科学解释世界,主要以天体力学为例”。
〇对科学发展的三个重要问题,作者认为:首创权、理论的微调、理论的简洁性。
(2018年2月18日下午6:00阅毕)
-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
-
我到巫山渚。寻古登阳台。天空彩云灭。地远清风来。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荒淫竟沦替。樵牧徒悲哀。 作品赏析【注释】:我到巫山渚。(到一作行)荒淫竟沦替。(替一作没)
-
志无休者,虽难必易;行不止者,虽远必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志无休者,虽难必易;行不止者,虽远必臻。》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诗句】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出处】 唐李白 《听蜀僧濬弹琴》 【鉴赏】 不知不觉中碧绿的山野又到了黄昏的时候; 那天空的秋云,暗沉沉地不知有多少重? 原诗是说作者在山中听蜀僧弹琴,那有如流水般的
-
1、山人与山林秋季,上百万只候鸟途经青岛向南迁徙,黑压压的鸟群过境,当空的神秘浩大无边。至少有一千年了——青岛是全球候鸟迁徙的八大
-
本文将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邯郸冬至夜思家》进行对比赏析。两首诗都是怀念故乡的作品,但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前者通过描绘光景和回忆,向读者展示了作者对山东兄弟的思念之情;而后者则以空灵的笔墨,通过描写邯郸的冬至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两首诗都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让读者对故乡产生共鸣。
-
古诗词的方式为七十岁女人的悼词(古代追念逝人的悼词古诗词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的方式为七十岁女人的悼词,内容包括古代追念逝人的悼词古诗词,村一个老人七十多岁逝世了求写一篇悼词,悼词的诗词写法百度。《江城子》宋 苏试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昨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
君入空台去,朝往暮还来。我入泉台去,泉门无复开。鳏夫仍系职,稚女未胜哀。寂寞咸阳道,家人覆墓回。
-
孤愤第十一 【题解】 “孤愤”,指孤独和愤慨之意,抒发了韩非孤独的愤慨。“孤”即文中所谓“处势卑贱,无党孤特”;“愤”即愤慨于
-
蜕形浊污中,羽翼便翾好。秋来闲何阔,已抱寒茎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