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惆怅
【4063】帝国的惆怅
(易中天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3.9万字,2018年2月第1版,58元)
△“帝国与共和”三部曲之一。11部分:[1]明月何曾照沟渠;[2]武侯治蜀与“攻心联”;[3]小太宗与大败局;[4]变法帮了腐败的忙;[5]荒唐的正义;[6]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7]鸦片的战争与战争的鸦片;[8]非典型腐败;[9]从“出入两难”到“进退自如”;[10]千年一梦。附录:帝国官僚制度简述。
〇蜀汉为何而亡?罗开玉认为:“蜀汉表面上是亡于魏,实质上是亡于当地的土著豪族”。
〇如何看待历史:能攻心,则疑虑自消,从古知书非好辩;不审势,即褒贬皆误,后来治学要深思。
〇皇帝要守王法。
〇严嵩踏入官场以后,媚主、整人、弄权、索贿。
〇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乾隆六十年,汉武帝五十四年,万历四十八年,嘉靖四十五年。
〇纲就是权力,就是认命与罢免、提拔与处分、奖赏与惩罚官员的权力。
〇国家兴盛可以分红时,匹夫无份;国家危急需要救难时,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〇思想和言论可以自由,行为不能自由。可以“胡思乱想”,可以“胡说八道”,不能“胡作非为”。
〇战场上靠的是武力,商场上靠的是财力。
〇官高级,吏低级;官为主,僚为属。
〇中国的帝国制度由秦灭六国而建立,起初一定是好的。但久而久之,帝国制度变坏了,这是为什么?以人为本,看历史演变,借古鉴今。
-
清明初过酒阑珊,折得奇葩晚更妍。春色岂关吾辈事,老狂聊作座中先。醉吟不耐欹纱帽,起舞従教落酒船。结习渐消留不住,却须还与散花天。
-
许杰 上 吉顺和他的两个朋友匆匆的走上了三层楼,就在向东的窗口择了一个茶座。堂倌来了,问他们要吃什么东西。吉顺吩咐他先泡两壶绿茶,再拿几碟瓜子和花生。 三层楼是我们县里新修的第一间酒菜茶馆,建筑有些仿
-
旌旗如火浪如鸥,一路春城次第游。江上高楼欲千尺,便從今日望归舟。
-
乡下老宅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限于财力不足,五间的趟子只盖了四间,西头一间的地一直空着,这样整个院子缺了西北一角,就不完整。
-
桑麻已零落,藻荇复销沉。园宅在人境,岁时伤我心。强穿南埭路,遥望北山岑。欲与道人语,跨鞍聊一寻。 作品赏析原题:与道源游西庄遇齐道人同往草堂为齐书此?此诗为王安石作?
-
《双星》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见“七夕穿针”、“织女牵牛”条。 【释义】“双星”指牛郎、织女两星宿。 【例句】①闲只管银河问双星,无蹊径。(马致远〔仙吕·青哥儿〕《十二月·七月》)小令写七月的景色
-
死亡我有个乡邻,他是个年轻的地主,爱好打猎。七月一个晴朗的早晨,我骑马去他家,约他一起打松鸡,他同意了。“不过,”他说,“我们走我
-
项穆,初名德枝,后更名穆,字德纯,号贞元,亦号无称子,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万历时官中书。为著名收藏家项元汴子。穆承家学,故工书,明沈思考《陆沉漫稿》曰: “德纯书于晋、唐名家,罔不该会,而心摹手追者
-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出处】唐杜甫《 客至 》。 【意思】您可愿意让邻居老翁作陪?隔着篱笆喊上他,就可与我们共饮一杯。 【全诗】 《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
-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弄晚睛。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作于元丰五年(1082),快阁在太和县治东澄江边,以江山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