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逢李龟年》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题解此诗写于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杜甫出三峡后,经湖北到湖南,和同样浪迹天涯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在长沙意外重逢,遂激起他对当年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美好回忆,思绪激荡而写下这首诗。李龟年,开元、天宝年间长安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经常为皇亲国戚演唱,深得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简析全诗仅仅二十八个字,却包含了唐代开元、天宝时期的社会剧变,人世沧桑,故被后世誉为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首诗。前两句追忆了当年与李龟年在长安的多次相见,寄寓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怀念。后两句则抒发他对国势衰败,自己和李龟年颠沛流离的伤感之情。“落花时节”既是相逢的自然季节,更是衰老飘零的人生晚年写照。词语平淡自然,内涵却极其丰富,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
张养浩:标山记 张养浩绰然亭西三四里,有双山曰标。各广四十亩,童无树林。东西并峙,皆青石叠矗,势陂陀可步而上。按《舆图经》无其名,
-
《宋人轶事汇编》 卷二○引 《默记》: 李教者,学左道既成,与恶少薄游不检。一日书倡馆云:“吕洞宾、李教同游。”王则叛于贝州,闻教妖术最高,声言教为谋主。朝廷亦知教妖术高,又于倡馆得教所题语,诏天下捕
-
《孟子·鱼我所欲也》是孟子的名篇之一,主要讲述了孟子与鱼的对话。文章通过描绘鱼儿努力想要达到的目标,阐述了人类对于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应该坚持努力不懈的态度。此文中,孟子深化了对自己人自下心的见解。诗文表达清雅,含义深远。
-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
-
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
-
此诗是拟左延年之同名诗作,写秦氏女报仇杀仇家的侠肝义胆。左延年原诗风格朴质,形式自由,多五言,也夹杂着三言、四言、六言、七言句,富有汉代民歌的特色。李白的这首拟作把它改成了工整的五言诗,不仅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及其精华部分,字数也压缩了一
-
今诸州长吏不亲行礼,非尊师重教之道。|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今诸州长吏不亲行礼,非尊师重教之道。》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身轻步隐去忘归,四柱亭前野约微。忽悟过溪还一笑,水禽惊落翠毛衣。
-
作者: 王慧才 【作家简介】见《斗牛》。 《天平之
-
偶因冷节会嘉宾,况是平生心所亲。迎接须矜疏傅老,只供莫笑阮家贫。杯盘狼藉宜侵夜,风景阑珊欲过春。相对喜欢还怅望,同年只有此三人。 作品赏析原题注:二人并是同年。岚翠:一作岚气。